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發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保障项目的质量成为建筑实施行业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所以,施工企业需要做到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的基本特性,在理解自身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指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或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也先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市场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①有利于保证投资者投资效益的实现,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参与建筑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只有过硬的建筑质量,才能够保证其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进而完成投资目标;②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2.1管理当中的问题
在建筑当中因为管理体制的问题,大多具有施工单位分包的状况,可是各种分包单位在工作范畴中的界定不能做到尤为明确。由主管角度而言,所有单位在利益引诱下,则会期盼相关单位承担的工作越多越好,从而则会在工序方面产生遗留问题,会令协调管理的难度不断提升。并且,施工组织在管理中的制度并不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良莠不齐,管理人员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叶影参差等状况,为施工当中的工作协调带来诸多阻碍,这也成为了导致管理问题的另一大要素。
2.2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
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办法达到实际要求的情况下,那么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有一些承包商在完成投标后,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就不按照合同当中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在建筑材料进行选择以及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说,采购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等问题;还有很多建设单位对监管的机制非常的缺乏,从而致使有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建筑材料进入到现场当中。
2.3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之根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际工程的建设中,普遍的工人素质较低,不具备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经常忽视质量问题,其次工人的操作没有按照严格的规定去执行,从而降低工程建筑的质量,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此外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扩大而影响到了整体的工程建设。
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方法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管理是做好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在现场管理中,相关部门:①要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材料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保证建筑材料能够符合建筑质量标准要求;②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根据技术标准对施工环节进行检测与监督,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③重视对人员的管理,不仅要从安全生产的角度保证项目质量,还应该提高其职业素养,利用责任制提高对项目质量的控制。
3.2完善与调整施工的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采用需要将工序质量控制当作核心,并以此为依据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必要的完善与调整。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是由不同的工序环节组成,其中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而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涉及到设备、材料、方案等管理要素,所以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紧紧围绕这些因素展开,那么把握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结合工程的需求,才能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并且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依据科学的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制度等对每道工序进行适当的管理调整,从而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3加强对建筑项目的质量监管
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在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内部监督部门,利用专门的监督人员以及相应的监督标准对建筑项目的选址、建筑方案、施工现场、技术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将建筑质量问题排除在建筑过程中。此外,政府也应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利用行政手段提高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从而保证建筑项目质量。
3.4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责任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这样就排斥了工作中相互推诿的问题,利用追责制度提高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管理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企业应该将责任制与薪酬激励机制相挂钩,让管理者、监督者、技术人员、基层施工人员能够在激励中提高工作热情。
3.5积极引入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也是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的,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所以,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应该对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加以重视,避免出现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开支,而忽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监管,引入的科学技术难以达到施工的需要,导致建筑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在今后的发展环节中,建筑单位应该学会引进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或者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4结束语
建筑行业中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对建筑物本身以及使用者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对其生活以及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适当、合理的规范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健全与完善建筑市场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建筑单位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有效、合理的监督与控制。
参考文献:
[1]杨超.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陆培争.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苏杨月.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4]郭磊,张垚,程怀颖,殷晓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煤矿现代化,2017(01):33-36.
[5]范立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7(01):262+264.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优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指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或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也先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市场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①有利于保证投资者投资效益的实现,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参与建筑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只有过硬的建筑质量,才能够保证其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进而完成投资目标;②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2.1管理当中的问题
在建筑当中因为管理体制的问题,大多具有施工单位分包的状况,可是各种分包单位在工作范畴中的界定不能做到尤为明确。由主管角度而言,所有单位在利益引诱下,则会期盼相关单位承担的工作越多越好,从而则会在工序方面产生遗留问题,会令协调管理的难度不断提升。并且,施工组织在管理中的制度并不完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良莠不齐,管理人员在综合能力方面存在叶影参差等状况,为施工当中的工作协调带来诸多阻碍,这也成为了导致管理问题的另一大要素。
2.2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
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没有办法达到实际要求的情况下,那么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有一些承包商在完成投标后,为了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就不按照合同当中的要求来进行施工,在建筑材料进行选择以及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说,采购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等问题;还有很多建设单位对监管的机制非常的缺乏,从而致使有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建筑材料进入到现场当中。
2.3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之根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际工程的建设中,普遍的工人素质较低,不具备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经常忽视质量问题,其次工人的操作没有按照严格的规定去执行,从而降低工程建筑的质量,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此外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扩大而影响到了整体的工程建设。
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方法
3.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管理是做好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在现场管理中,相关部门:①要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材料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保证建筑材料能够符合建筑质量标准要求;②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根据技术标准对施工环节进行检测与监督,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③重视对人员的管理,不仅要从安全生产的角度保证项目质量,还应该提高其职业素养,利用责任制提高对项目质量的控制。
3.2完善与调整施工的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采用需要将工序质量控制当作核心,并以此为依据对施工的工序进行必要的完善与调整。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是由不同的工序环节组成,其中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而每一道施工工序都会涉及到设备、材料、方案等管理要素,所以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紧紧围绕这些因素展开,那么把握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结合工程的需求,才能保障施工质量的有效管理。并且施工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依据科学的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制度等对每道工序进行适当的管理调整,从而避免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3加强对建筑项目的质量监管
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在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内部监督部门,利用专门的监督人员以及相应的监督标准对建筑项目的选址、建筑方案、施工现场、技术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以保证将建筑质量问题排除在建筑过程中。此外,政府也应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利用行政手段提高对建筑企业的监管,从而保证建筑项目质量。
3.4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
责任管理制度能够保证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这样就排斥了工作中相互推诿的问题,利用追责制度提高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管理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企业应该将责任制与薪酬激励机制相挂钩,让管理者、监督者、技术人员、基层施工人员能够在激励中提高工作热情。
3.5积极引入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也是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的,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所以,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应该对于科学技术的力量加以重视,避免出现为了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开支,而忽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监管,引入的科学技术难以达到施工的需要,导致建筑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在今后的发展环节中,建筑单位应该学会引进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或者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4结束语
建筑行业中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对建筑物本身以及使用者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对其生活以及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适当、合理的规范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健全与完善建筑市场的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建筑单位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有效、合理的监督与控制。
参考文献:
[1]杨超.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陆培争.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3]苏杨月.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4]郭磊,张垚,程怀颖,殷晓轩.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煤矿现代化,2017(01):33-36.
[5]范立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7(01):262+264.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优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