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理科技助力中国之治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是各国争相加快布局的新兴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24日就區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六个“要”指明区块链技术发展方向。从2013年9月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至今,网络强国、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纷纷提上学习日程,不仅体现着中央高层对新技术新领域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考量。随着四中全会后“中国之治”的全面开启,政府的数字化建设必将深入推进,如何顺势而为,将治理改革置于社会浪潮之前,是切实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
  1.区块链是治理科技的重要支撑
  当前,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区块链技术应用覆盖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是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效率协同、体系可信的重要支撑。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国家治理领域的必要性。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治理与服务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改善营商环境,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是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营商环境的动力。尤其是通过“区块链+”,对于改善民生、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强化基础研究,占据创新制高点。2018年我国已拥有全球超八成的区块链专利,但在基础理论、产业生态、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短板,这也是这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一点。只有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破解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落地困难、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2.区块链政府的未来愿景
  数据治理已成为政府治理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模式。区块链政府的探索,将决定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制高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治理革命。简政放权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仅仅是要精简机构、优化结构,更为重要的目的是结合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要实现由1到0,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数据的真实性,二是数据的安全性。这两大难题刚好能被区块链技术解决。运用好区块链技术这台“创造信任的机器”,有助于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打造一个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摩擦最小的社会秩序。
  国家之治与数字之治辩证统一。当前,以区块链技术为标志的治理科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和基于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协商民主广泛运用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之中,二者结合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前所未有。特别是基于主权区块链的治理科技在协商民主中的运用,将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区块链到主权区块链,把治理领域向网络空间延伸,推动社会治理的功能重构、秩序重构和制度重构,推动国家治理从技术之治走向制度之治,是打开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大门的金钥匙。
  可信政府与信用社会相辅相成。区块链政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务板块上链,当一块一块的业务连成整体就会发生质变,对推动数字政府、信用政府建设产生积极作用。当前,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要立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基于信用政府的网络可信体系建设。
  3.“区块链+”与共享社会发展
  区块链技术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战略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并强调了七个“要”的明确要求。随着“区块链+”在各个应用场景落地,区块链生态将逐步建立,在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同时,要在“区块链+”方面助力共享社会的发展。
  “区块链+民生”。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民生领域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让所有需要信任、价值、协作的民生服务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完善方案。
  “区块链+城市”。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身份认证、城市管理、房地产和电子投票等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政务”。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学习借鉴类似杭州区块链之都、佛山禅城区区块链政务应用等成功经验,加快运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公共信息存储、交换和共享,加快建设区块链电子证照共享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尽享同城通办、跨城通办、一省通办、全国通办的极致政务服务。与此同时,加强对区块链的规范和治理,解决监管的便利化和低成本。各级政府不仅要成为区块链政策的制定者,也要成为区块链的积极应用者、场景管理者。要结合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争创国家区块链政府(务)及治理科技创新示范试验区,以治理科技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摘自《领导决策信息》)
其他文献
入选理由面对"出格文""创收文""掐架文"屡禁不止现象,全市人大联动开展对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评议,就是要促使行政机关依法办事、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6901件"红头文件"被废止,则彰显了此次评议监督的威力。万州区屈女士在单位吃午饭摔伤,在申请工伤认定时被区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屈女士将区人社局告到区法院,法院一审判决撤销被告区人社局对
期刊
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专题询问问题,既有利于提升专题询问的公开化程度,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是拓展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的重要途径。  专题询问水污染防治、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的重要监督课题。在专题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市内媒体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和询问问题。这在重庆人大工作中尚属首次。  2015年7月,在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前,市人大常委会决定面
期刊
一件法规是否符合实际,只有实施了才清楚;法规的推动、落实是否到位,执法者最有发言权。通过动态监督地方法规实施情况,人大常委会能及时掌握法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点,有助于强化地方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2015年5月18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主任会议首次听取《重庆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办法》等6件法规实施情况的汇报,开启了市人大常委會对法规动态监督的创新。  此后召开的第43次主任会
期刊
2015年12月9日,南京人大官方微博发布:“今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绍泽带队,分赴溧水区、高淳区代表团召开座谈会,就《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的内容、主要制度设计,当面听取市人大代表意见和建议。”  这是南京人大官方微博自2013年7月开通以来发出的第17400条微博,微博粉丝人数超过140万。此外,南京人大网站累计发布信息4.2万条,访问量超過436万人次;微信发布信息800余条,微友
期刊
着眼的格局高,切入的工作实,谁说地方人大就不能干一些事关全局的大事?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保护全市人民的中央公园,正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好事。  2015年8月27日,渝北区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庆中央公园保护及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市人民的中央公园有了“法治保护伞”。  早在2014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
期刊
社区院落自治模式,不仅解决了百姓身边的小事,也化解了政府的一些大事,实现了居民从“代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从“政府管理”到“自我管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冬日阳光下,南岸区长生桥镇桃花桥社区的移民小区里,居民或跳着坝坝舞,或在绿荫道上散步闲聊,或牵着孙子追逐嬉闹……  这一幕,正好被2015年12月16日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们看到。  “这是我区探索实施村居民自治、创新社区
期刊
2015年第12期《公民导刊》头条刊发的4篇文章和对当事区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的专访,生动反映了全市人大代表务实履职的新状态、新常态。  “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是我市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生动写照。如万州区突出问时、问责、问效的“三问”,以“十步工作法”将代表建议办成了民心工程;渝中区通过“议政日”“社区工作日”让群众有事就会会,让代表履职“全时空”;江北区通过新技术让代表线上线下等选民,联系选民更有效
期刊
从《公民导刊》第12期上读到报刊社指导委员会举行第14次会议的消息,对导刊将改版升级充满期待。其实,变化已在第十二期导刊初露端倪。  头条《新常态好状态》就有特别之感。四篇文章报道了万州等区县人大工作的新办法新经验,本身就引人注目。但更为引人之处是栏目的编排。与每篇报道相配,还有一篇对当地人大领导同志的访谈,分别冠以“现象”与“思考”小栏目串联,构成四组深度专题报道,体现了编者的用心。  现在,将
期刊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的主要运行指标。对于6.2%的经济增速等数字,一些外媒报道再次抛出“中国经济‘严重放缓’”的论调。我们该如何看待种种声音,中国经济的状态究竟如何?  客观来说,许多人的生活感受与统计数据之间会存在一些出入。你说经济运行平稳,但我感觉找工作不易;你说物价保持温和增长,但我觉得猪蹄太贵。这里面存在着总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反映的是经济全貌,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新年伊始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张德江委员长指出:民以食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