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苦叫分开赡养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女不得强行分开赡养父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近日审议的《甘肃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这样规定。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多来浙江杭州、山东也出台了类似规定。现实中,因带孙、子女平摊养老任务等原因,夫妻相伴半世到老却分离的情况不少,他们的夫妻情感如何得到慰藉?
  被分摊养老,二老两年没见面
  说起分开赡养,现居山东泰安的74岁陕西人薛政东(化名)直抹眼泪,“我现在住到泰安大儿子家,老伴在西安小儿子家,2年多没见了”。
  4年前,薛政东的老伴突发脑溢血,出院后只能半自理。薛政东做过心脏手术,难以独自照看老伴。因老伴没退休金,薛政东养老金还不够每月药费,小儿子觉得养老任务重,提出分摊养老。
  2011年薛政东去了大儿子家,“在路上想到不能照顾她,还躲着流泪”。到泰安后,薛政东吃不下睡不好,一个月瘦了10来斤。2012年春节,薛政东回去见老伴,“两人只是抱着哭”。
  小儿子体谅父母分离之苦,想以请保姆照顾的方式让父母住一起,但在费用上两兄弟发生争执,二老再次分开。
  河南灵宝市人民法院冯欢欢法官最近判了一起案件:86岁樊婆婆55年前带一双儿女改嫁李大爷,3年前她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两方子女便各自照顾两位老人,实质隔离了二老。因无法见到老伴,李大爷以侵犯婚姻自主权起诉继子。经法院协调,李大爷才获得常去看老伴的权利。
  因带孙分开,一方生病没人管
  老夫妻分开有时也是为照顾第三代。“我老伴到桂林照顾外孙去了,剩下我孤零零没人管。”日前记者在湖南长沙金汇社区见到谭咸金(化名)时,他坐在小区石凳上啃馒头,“这儿人多,热闹点”。
  65岁的谭咸金只有个女儿,2014年2月怀孕,老伴去照顾,不料至今未复返,因为照顾完女儿要继续照顾外孙。谭咸金和女婿合不来,加上女儿家房子小,也就没有同去。
  “她不在,我生活全乱套。”谭咸金说,1个月前自己哮喘犯了,幸好及时拨通了120,“要是她在,及时拿来药,可能不要去医院”。
  2015年中秋节,谭咸金给老伴打电话,刚接通便传来外孙哭声,老伴急忙挂了电话,“通个话都这么难,这日子怎么过?”
  子女私订分开赡养协议无效
  “子女间订立分开赡养父母的协议,如非出于父母自愿,协议无效。”江苏泓远律师事务所律师宋宇表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协议内容不得违反老人意愿。“若意愿被违背,可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组织、社区进行调解;也可要求住到其中一个子女家中,其他子女付赡养费。若子女不履行义务,可向当地法院主张权利。”
  对于因带孙被迫分居的情况,甘肃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莫兴邦提醒,父母遭遇子女询问是否愿意分开去带孙时,不必急着说好,可先问问老伴意见,最好一起带孙;如果不得不分开去带孙,夫妻俩也应常团聚。
  (李仲文、宋清波/文,摘自《扬子晚报》)
其他文献
地方走多了,就会发现中国大部分乡村在建筑“风格”上是高度统一的。一栋紧挨着另一栋,裸露着红色砖头的外墙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房前房后罕见留有院子,整个社区除了留下并不宽敞的通道以外,再没有多余的公共空间。一些高达五六层的楼房,每层动辄上百平方,住着或许就是一小家三四口人。一些人家通常只装修出楼下的一两层,而楼上则空荡荡的,甚至连门窗也不安装。  这些看上去令人费解的建筑背后,实际上有着精致的理性计算。
期刊
中国巨富王健林以2.65亿欧元的价格从西班牙银行业巨头西班牙国家银行手中收购马德里地标建筑“西班牙大厦”。  西班牙大厦坐落在首都马德里的商业旅游腹地格兰大道,正对西班牙广场,毗邻马德里皇宫,是一座25层摩天大楼。它是马德里四大楼商业区中的最高建筑之一,也是西班牙20世纪建筑的典范。  虽然地段近似完美,但该楼从2005年开始就基本处于空置状态。王健林斥巨资买下西班牙大厦后,一直和马德里政府就重建
期刊
“二”是两种文明养宠管理模式——“居民小区自治模式”和“公共区域治理模式”。将关注到不同的居民区,如商品房小区、老旧小区、别墅区的养宠方式和要求不一样,于是针对不同的小区采取了适合自身的自治模式。如新华街道重点推进“一路三园三点”文明养宠示范区域建设,爱建小区群团联动模式、虹储小区楼组自治模式、荣华小区商居共治模式等。治理模式则针对公共场所区域的行政执法,通过城管、绿化、公安等多部门展开联合执法,
期刊
近日,河南郑州市区一座使用不到5年的人行天桥面临拆除,原因是配合地铁5号线施工。据悉,天桥造价在270万元左右。  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存在重复建设、大拆大建的问题。决定拆除使用不到5年的“年轻”建筑,对城市建设决策者来说,可能也是综合权衡的结果。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此“翻来覆去”,实在令人心疼、难以接受。且不说,拆除正在使用的建筑会带来多少不便,单就一建一拆不菲的开销,就大有浪费之嫌。  追根
期刊
日前,重庆475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奇葩事:车厢站满了乘客,年纪较大的人还没座位,一条小狗却堂而皇之坐在座位上,交涉后狗主人反而理直气壮表示,自己为狗刷了卡。  (摘自《健康时报》)
期刊
凭借祖传手艺,江西省上饶市沙田镇坞龚村村民陈德柱,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的一批“万元户”之一。由于为人融资担保,在借款人“跑路”的情况下,他背上了30万元债务。25年间,陈德柱变卖家产,如今依靠拾荒坚持还债。今年83岁的陈德柱表示:“还差2万多元就还清了。死前一定要把欠债还清。”  是什么支撑陈德柱用25年时间,甚至靠拾荒也要还债呢?陈德柱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
期刊
中纪委近日通报,最高法原副院长奚晓明因“严重违纪、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被开除党籍。记者梳理发现,奚晓明是中纪委通报中首次提及“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省部级官员。在中纪委和地方纪检部门反腐过程中,还有哪些官员“对党不忠诚、不老实”?  2015年8月7日,中纪委网站刊登消息称,山西省大同市委原书记丰立祥等5人被“双开”。5人分别是山西省大同市委原书记丰立祥、山西省忻州市委原书记
期刊
要养狗,先交千元风险保证金。近日,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住宅小区业委会出台上述新规,引发业主新议。  记者在该小区《养犬管理实施细则》上看到,其第一条就规定,养犬人应为犬只办理犬证,并持《动物健康免疫证》、《养犬登记证》每年12月到物业公司登记备案,第一次备案时预交1000元风险保证金(不计利息)。犬只灭失后退还风险保证金。  小区业委会王主任说,他们调解过一起纠纷,小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准备
期刊
400个造型可爱的卡通式“宠物便便屋”,日前落户本市的一些小区,旨在为外出遛狗的市民及时清理狗狗便便提供废纸,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有序。这项人性化的举措在主动服务养犬市民的同时,也折射出主办方的良苦用心。  由于各种原因,眼下市民养宠之风不衰,尤以养犬者为甚,有些新小区几达户均一犬的程度。随着狗狗阵容的壮大,各类由养犬不当导致的矛盾也突显出来,其中狗狗外出时随意便便,污染道路绿地,一脚不慎踩上还易滑
期刊
这个故事真让人惊诧——2014年9月,山西省某县委接到了关于山西省委巡视组即将进驻的通知。该县委书记在安排巡视进驻准备工作时竟强调“要能保证举报箱的位置在监控可视范围内”,以此掌握举报人和举报情况。10月中旬,省委巡视组按时进驻该县开展巡视,该县公安局把县委和信访局附近的2个摄像头,对准省委巡视组设立的2个举报箱,并安排人巡逻值守县宾馆的举报箱。  检举权是公众不可侵犯的权利,可在这名县委书记眼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