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孤悬的星子……”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施茂盛:《彭公镇系列》,《扬子江诗刊》2018年第2期
  “他如孤悬的星子,静穆、莫测”——这是施茂盛组诗《彭公镇系列》中《辞岁诗》一诗中的人物形象。但不管是这里的“他”,还是《台风季》里的“他”,抑或是《骤雨间》《鹮瞳中》《旧曾谙》里的“我”,以及《老邮差》中的那个“老邮差”,实际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精神特征,“静穆、莫測”,有一颗孤独、落寞,似乎需要“慰抚”的“愈加苍老的心灵”(《老邮差》)。在我看来,他们径直就是“我”,径直就是《彭公镇系列》中的抒情主体。
  这组诗中的抒情主体,经常被诗人置放在彭公镇的一些特殊时刻,如“台风季”“骤雨中”“辞岁”和“出暑”之际,或者是“我”在“去彭公镇的路上”和“老邮差”的“临近黄昏”。诗人很是偏好和善于抓住这些“戏剧性”的时刻,注目或体会那些戏剧性的场景,渲染氛围,“像鹮,从头至尾目睹着晨起夜息的景象”(《鹮瞳中》)。《台风季》中,诗人写的是彭公镇的人们等待台风的时刻:“台风过境的消息他是两天前听说的。/那时桂花的香气还未离开枝头。/白云依然那么舒卷,使得天空的印痕/得以从铺展中缓缓淡出”,而“此刻”,“他在三楼阳台上俯视彭公镇”“所有的窗户”“窗沿上摆置的盆景”“广场中央的喷泉”“行道树”“迟行的公交车”“一群欢快的女生”“楼顶细长的避雷针”和“灰白的鸥鸟”,仿佛都处于台风到来前的某种状态。“他”与这些状态、与小镇、与小镇中的人与事物,也与即将来临的台风,显然表现为主客体般的紧张关系,一如《辞岁诗》中的“他”(“仿佛是在同一个傍晚,暝色初合,/他如孤悬的星子,静穆、莫测。/对面浑浊的小酒馆……”),或者是如《骤雨间》中的“我”——“此刻,一场骤雨令所有人笼罩雨水中。/我伫立在那里,看着一对落在最后的母女,/急步躲进了凉亭。她们互相搀扶着拥偎在一起……”。
  施茂盛在《彭公镇系列》中,总是会写到“一群欢快的女生惊叫着跳向路旁”(《台风季》)、“一群少年/哄笑着涌出店门”(《辞岁诗》)和“一群骑单车的少年从他身旁一闪而过”(《老邮差》)这样明亮和欢快的时刻,或者是《骤雨间》中的母女拥偎与《鹮瞳中》里三位妇女“不停地说”。这些温暖和明快的人们,不仅使彭公镇中略显灰暗的场景骤然生动,更加反衬出主体的“孤悬”,反衬着“他”或“我”的形单影只——就是这样,我们的生命“孤悬”于世,“孤悬”于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与人们,但对群体和对人世间的慰安与温暖,却又何其企羡、何其神往?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中国抗疫简史》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剑光教授的一部著作,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大年初六紧急出版,能让读者从古代抗击疫情的经验中借鉴一些防治疫病的方法和措施。疫病历史早已有之  春秋战国时期,疾病流行就已经很多见,在赵国和秦国等地也曾经多次发生比较严重的疫病。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据历史记载曾经发生了16次大大小小的疫情。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疫病高发期,战争动乱加剧了疾病
涉水记  风与岁月达成默契,依岸而偎  似初夜的柔舌,光线拐过弯就到了爱的顶点  分辨季节,误区中长满知觉  松垮的身体与一种咆哮何其相似  涉水而居,有多少生活可以反射寂靜  晚风轻曳一只小船的鼾声  渔民之爱来源于命运的柔情  他认为:载舟与覆舟是内部波澜  遥不可及的,是指骨自然垂下时的宁静  岸上之人有多少可以目测的胸怀  漫无边际的尺度,一瓢水,就足够丈量  一地碎银呀,唯留刺伤明人的光
有一天  有一天他们隔窗相望  你坐在院子里打着毛衣  我也不再写字  如果这一天来临  我只想像他们一样隔窗相望  院子里始终泛着绿色  夕阳始终都是深红  那件毛衣我始终都穿不上  银饰  清涼的镯子  附着古老的姓氏  散发着河水的光芒  仿若只有它能让佩戴者安静下来  沐浴 焚香 祈祷  清澈地住在想住的地方  博物馆或赎回青春的臂上  淬火控制的那些日日夜夜  剥离将它锻造的和孤独一样大
醒来  我是敞开的房子。  阳光的小虫  爬上了爱情。  创门喜欢我  这一动不动的旅程。  立春  一摊水洼  波浪的前世。  起风的时候  有鸟在飞,  翅膀一会儿朝天  一会儿朝地。  我站在翅膀里。  破松式  你立在松树边良久,  我在长凳上,  刚刚摸出香烟  你就说出了它的年龄  习性,属种。  仿佛与生俱来的气质,  甚至,不比头上杂生的白发还要熟悉。  我觉得这就是物与物的真正距
装满童话的日月湾  多少年之后 我依然会想起马鞍草  想到马鞍草 涌向脸来的微笑就会让时光  恍惚迷离——  水润碧绿的马鞍草是如何长在了  每一个人的鼻子上 那群俏皮的人  一再被大海所纵容  得到大海宠爱的人 月亮也为它们举起灯盏  细腻柔软的沙滩 把每个人  都变成了赤脚大仙 放下了尘世的戒备  这些远离料峭 险滩 深渊的人  在月亮湾 回到了童年  而马鞍草 静静地守着夜色  挖螃蟹的人
乡居  住的越久,越迷恋  这样的晨昏——  寂静、饱满  可以没有奢望,没有梦想  没有赞美,也没有神  一切都是安宁的  有时仰头望一望  空荡荡的天空,便会填满  我的孤独和愉悦  身邊那些会说话的花草  有着与我一样的爱  树影里的鸟,叫声充满挑衅  我选择了放过  更多的时候,我喜欢  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慢行  并以一裸草的名义,亲吻土地  向风鞠躬,和擦身而过的牛羊对话  告诉它们:我
吃草的马  天照样蓝,草照样绿  游人照样忙着照相感叹  指指点点  你照样低着头  不侧视,不旁顾  像此刻谁的内心  除了草,连天的草  蔽地的草,携风前行的草  无物无人可以动摇你的宁静  真想做你身旁的鸽子蓝  或是山丁子树,听你啃草的声音  也是一种天籁  酒话  跟父亲一起喝酒  十里路、五座桥、一道坡  我动用数个词组  慢慢取酒取杯  慢慢扯袖口  擦杯沿上的灰塵  我带的餐巾纸就
如方山  一只蝴蝶在鸡笼山上许个心愿  顺着花香就落脚到如方山  于是它的眼里就有春秋秦时的恩怨情仇  它能聆听伍子胥、项羽的雁过留声  它尝尽高关葡萄的酸甜  它是一只披着白云的白蝴蝶  它春天时与如山湖水面轻轻一吻  一万只小蝴蝶便在如方山上占山为王  云朵落上如方山的额头  如方山便顺手摘下满天星辰  点亮山腰下碧桂园的万家灯火  如方山青色的树木为谁弯腰  谁就一定能够驯服那一万只蝴蝶  
2021年清华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很低调。来自染织服装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工艺美术系、绘画系、雕塑系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散落在清华大学艺术博观物2层展厅及4层的部分展厅里,面积不算大。  没有乌泱泱的人群,清美的观展体验不错。清华学霸研究生们的作品更多展现的是技艺的研究和古今中外的融合创新。正如清美老师所言,2021年春天的主题,是破局。毕业生们卸下过往的桎梏,融合数字技术与专业能力,探索着关于未
一等奖《稻香丰年》  创作者:杨永康等  指导老师:叶洁楠  图/何汝鑫 顾瑀鸣 周桓立  切竹竿、劈竹篾、鉆圆孔、打榫卯、绑铁丝、搓麻绳……在南京江宁区横溪镇的溪田生态农业园里,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们4~6人一组,就地取材,利用园区内水稻收割后的秸秆,以及竹子、木板等原材料,开始了一场大型艺术创作。在大家巧手下,原本凌乱、粗糙的稻草,变身一个个大气、优美的景观作品。  这是南京林业大学第三届“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