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的临床特征及意义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左心室心肌发生脂肪替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心血管CT筛查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1.9±14.7)岁.以左心室心肌CT值≤-30 Hu为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标准.分析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患者左心室受累节段、受累程度等.结果 45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61.2±10.4)岁.非冠心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8±13.3)岁.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占56%,双支病变占20%,三支病变占24%,合并室壁瘤形成者3例,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者1例,平均左心室横径(54.5±9.4)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1.8±13)%.非冠心病组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例,房间隔缺损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其余15例患者心内结构未见异常,平均左心室横径(51.1±9.1)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9.4±13.9)%.冠心病患者脂肪替代均位于左心室梗死区,表现为心内膜下条带状或线状低密度区,其中伴左心室室壁变薄(<5 mm)患者21例,18例患者脂肪替代累及左心室心尖部,其次为室间隔远段(15例)和左心室前壁远段(11例),室间隔中段和前壁中段患者各7例,左心室基底段受累患者仅1例.非冠心病患者脂肪替代主要累及室间隔,表现为条带状脂肪替代17例,小片状替代3例,其中室间隔中段受累11例,室间隔远段10例,心尖部9例,脂肪替代累及左心室壁间患者14例,累及心内膜下患者10例,其中4例患者左心室壁间与心内膜下均受累.结论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在受累部位、形态等方面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对判断左心室心肌脂肪替代的病因有重要意义,非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脂肪替代的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面对现如今的中职生,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根本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烦情绪。追根寻源是学生数学基础较差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找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新课改、新教法改来改去离不开一点,即课堂教学必须有魅力.而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的手段之一.把影音穿插到严肃的历史教学中去,对我们穿越历史时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法及顺应性比值法在甲状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9例患者的86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分别对两
目的 研究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陈旧痤疮瘢痕的效果.方法 24例面部陈旧痤疮后瘢痕患者,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功率为40~80 W的滑动式及定点式双重治疗,每8周治疗1
提高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文章从现实的角度,对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思路提出探索性见解。
目的 检测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D)、组织蛋白酶H(CH)和组织蛋白酶L(CL)表达,探讨其作用与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82例肝组织标本CD、CH和CL蛋白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发生后最佳的影像诊断流程.方法 发病在1~72h的5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CT检查后行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
血吸虫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流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血吸虫病可以导致肺动脉高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血吸虫病列为肺动脉高压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本文将针对血吸虫病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连年增长,现有的校区学生容量趋于饱和,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新校区,合并占地规模大学生数量少的学校成为解决人员拥挤的主要方法。校区增多原有党建工作的
第二轮地方志的性质:一、由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领导。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持编修、同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的“信史”。三、继往开来,核心本质是社会主义。四、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