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红枣号”首发 8小时内地市民“零距离”吃上若羌鲜冬枣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bplbp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枣飘香,9月17日18时30分,巴州若羌红枣(鲜枣)航空货运专号启动,首批3吨若羌冬枣搭乘南方航空客机从若羌楼兰机场起飞发往浙江杭州市,从若羌田间枣园到杭州市民舌尖只需8小时,开启了红枣销售新模式。这是继“尉犁枸杞号”“库尔勒香梨号”开通后第三个巴州特色农产品系列航空货运专号,标志着若羌红枣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东部沿海城市市民舌尖的“零距离”。
  若羌还将将陆续开展若羌——乌鲁木齐、郑州、成都、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若羌红枣号”航运专班,并在乌鲁木齊国际大巴扎和成都等地举办多项推介活动,届时将会有一大批若羌红枣空运至活动现场,供当地市民和游客品尝。
  目前,若羌红枣已荣获“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一带一路”农产品商标建设特殊贡献奖、国家“地理产品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认证”等荣誉,若羌红枣享誉疆内外,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文/赵学龙 图/曹玥)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次研究采用断面正应力大小、泥岩削刮比(SGR)、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和断面紧闭指数等定量参数,对车拐地区红车断裂封闭性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显示泥岩削刮比(SGR)均值为0.6,断裂带充填物泥质含量(Rm)均值为0.51,泥质充填程度较高,断面正应力大小变化不大,为69.54~73.11 MPa,整体较大,紧闭指数为1.28~8.25,均值为3.98。从而认为准噶尔盆地车拐地区红车
期刊
摘 要:为研究伊犁谷地降水同位素特征及陆地内循环对其的影响,为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在伊宁、尼勒克和新源气象站采集降水同位素样品。采用回归对照法,讨论降水氘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96δ18O+10.37,与全球大气降水线较接近,水汽主要由西风带输送;氘氧同位素夏季富集冬季贫化而氘盈余无规律变化,由于降水过程不仅受温度效应,还受到水汽陆地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右岸边坡为例,据现场工程地质勘察、钻探开挖揭露和坡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该风化花岗岩边坡地质特点及不同开挖阶段监测点的位移。发现该边坡的滑移受到地质构造控制:断裂控制其后缘拉裂缝;节理密集带控制东边界侧缘沟谷;与斑状花岗岩相伴生的辉绿岩脉控制其西边界。工程上采取关闭滑体中部通过的公路、补充地质勘探、加强变形体监测、滑体中上部快速削方卸载、保护好西缘辉绿岩脉之下
期刊
摘 要:作为喀喇昆仑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奥依塔克-布伦口(简称奥布)公路受到沿线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大的泥石流影响,常导致行车中断,人员和车辆安全受到威胁。在现场地质考察和走访基础上,依据ArcGIS工具对奥布公路段的15条典型泥石流沟开展了重点调查和危险性评价。首先对汇流面积、纵坡度、面积宽度比、堆积区面积和距公路距离等5个评价因子属性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采用两层结构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影响因子的权
期刊
摘 要:米东区柏杨河乡玉希早布村崩塌地质灾害较发育,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G1-G10共10个崩塌点(潜在崩塌点)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初步确定了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对潜在崩塌点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崩塌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岩质崩塌,成因类型多为滑移式。其中G1-G6为较稳定-稳定型,G7-G10为不稳定型。对不稳定的潜在崩塌点,提出了“支撑杆固定防护网”的防护结构方案,
期刊
摘 要:加杜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体侵位最新地层为中—晚侏罗世拉贡塘组,后被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及中新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侵入,岩石具高Al2O3、Na2O和低TiO2、MgO、MnO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KCG)。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上表现为右倾,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集Rb,Th和亏损Ba,Nb,P,Ti,呈明显与俯冲作用有关的Nb和Ti谷,岩石可能为地幔玄武岩浆在
期刊
摘 要:通过沉积岩石学、岩相学、粒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维美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演化提出新的认识和探讨。晚侏罗世维美组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物质沉积,沉积期共经历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的岩石组合大致为含砾石英砂岩-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由底到顶粒度变细,层厚减薄。识别出6种岩相类别: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薄层页岩-泥岩互层
期刊
摘 要:新疆地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华北、华南和西藏等板块交汇处,位于古亚洲洋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结合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断裂发育,而深大断裂是古板块构造的主要划分标志之一。本文以断裂特征分析为切入点,全面梳理、总结新疆境内主要断裂类型、规模、产状、物质组成、运动方式、力学性质、形成时代及活动性等特征,在新疆境内划分出10条超岩石圈断裂、21条岩石圈断裂和9条壳断裂,共计40个主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新疆东天山雅满苏岛弧带双龙铜矿成岩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Hf同位素分析,认为赋矿岩体为一套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下的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的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00.9±1.2)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赋矿岩石具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等及高场强元素(HFSE)Th,U,Zr和Hf,贫Nb,Ta,Ti,Sr,P特征,可能形成于后碰
期刊
摘 要:贺根山蛇绿岩块位于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中段,其橄榄岩端元主体为方辉橄榄岩,少量纯橄榄岩,均发生了较强的蛇纹石化。对方辉橄榄岩进行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方辉橄榄岩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90.6~90.7),斜方辉石为顽火辉石(En=88.9~90.0),单斜辉石为透辉石,以低铝(1.82%~2.13%)和高镁(Mg#=94.2~94.7)为特征。橄榄岩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