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工作对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介入策略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死亡是每个个体无法逃避的最终归宿,直面死亡时产生的死亡恐惧是每个临终患者正常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表达。如何降低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重心和难点。死亡教育、死亡观念和临终遗憾与死亡恐惧的形成密切相关。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开展死亡教育、转变死亡观念和构建完善的个人生命历程三方面入手,帮助临终患者减轻死亡恐惧,提高死亡品质与生命质量。
  关键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死亡恐惧;死亡教育;死亡观念
  世间万物有其生,也必有其死。死亡是一切生命必然面对的客观事实和最终归宿。死亡的必然性和终极性使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死亡产生恐惧感和无力感,这是每个临终者正常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表达。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和社会对死亡品质的日益重视,人们愈加关注生命末期的“善终”问题,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善终”。作为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全人护理,包括顾及并尽量满足病人及家属所有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需要,从而使病人及家属拥有最大可能的生命质量[1]。因此,降低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使其能客观而正确地面对死亡,往往成为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重心和难点。本文旨在分析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形成因素,探讨死亡恐惧对临终患者及家属和社会工作者的负面影响,思考社会工作如何降低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使其对死亡的恐惧感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临终患者的死亡品质和生命质量,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一)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含义
  有学者从哲学意义上对死亡恐惧进行定义,认为死亡恐惧根源于“我终将一死”的意识觉醒,是“一种对时间上具有不确定同时又必将到来的死亡命运无能为力、惶恐不安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2];另有学者基于死亡恐惧分析量表,认为死亡恐惧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对分析临终患者的死亡态度具有重要意义[3];或有学者认为死亡恐惧是包括威胁、不安、苦恼和其他相似的负面情绪的一系列死亡态度的简称,减轻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有利于提升其死亡品质[4]。上述定义昭示了死亡恐惧是一种伴随着消极态度的情绪反应,是人们对死亡必然性的无力回应,人人皆不想死,却又不得不死,在这种“不死”与“必死”的张力中萌生对死亡的恐惧感。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指的是由即将到来的死亡命运引起的、体现在临终患者身上的一系列带有负面意义的情绪反应和行动表达。
  (二)临终患者死亡恐惧形成的原因
  1.死亡教育的缺位
  死亡教育缺位与否与死亡恐惧高低息息相关。死亡教育是指传授死亡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科学、合理和健康的生命观,目的在于减轻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对死亡具有科学而客观的认识,并激发其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5]。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此后逐渐流行至其他西方国家和地区,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可。接受了死亡教育的人群具有更低的死亡恐惧;相反,未接受或不了解死亡教育则会导致更高的死亡恐惧。米光明等人对河北省三个城市1393名城乡居民的死亡心态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调查人群中“完全不了解”死亡教育的比例占43.5%,这部分人群也因此具有更高的死亡恐惧[6]。
  2.消极死亡观念的影响
  临终患者的死亡观念影响死亡恐惧的具体程度。死亡观念是一种对死亡作出反应时持有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直接影响个体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生命质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7]。拥有积极的死亡观念的临终患者视死亡为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从而使他们能够坦然地接受死亡。而具有消极死亡观念的临终患者则认为死亡与棺材、寿衣、哭丧、送葬等可怕意象相关联,意味着呼吸停止、身体冰冷、生命终结,是个体对美好世间的彻底剥离,形成了对死亡的绝望假设,直接加深了死亡的恐惧与焦虑。
  3.临终遗憾的影响
  无论是死亡教育还是死亡观念,二者实质上都是个体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可以说,个体生命历程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和成熟期八个连续而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一种确定的心理社会危机,个体进入下一阶段依赖于上一阶段危机的化解[8]。大多数临终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他们必然经历成熟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危机。当临终患者回顾生命历程获得满足感和完善感时,在直面死亡时就会表现为宁静与平和;相反,获得了失望感和绝望感的临终患者则无法直面死亡,他们抑郁甚至恐惧死亡[9]。由于个体生命历程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每个人形成了对死亡的独特态度和看法,死亡恐惧也就呈现出高低不同的区别。
  二、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消极影响
  死亡恐惧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反应和情感表达,会给予临终患者及家属生命意义之启示,启发临终患者回顾生命历程以得到完满抚慰,或使其家属反思人生之價值,激发自我效能感和促进自我实现。与此同时,死亡恐惧还会给临终患者及家属带来难过、悲伤、痛苦的消极情绪,使临终患者无法直面死亡或导致其家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同时也会对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一)对临终患者自身的影响
  死亡恐惧具有适当与过度之分,自然就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不同影响。对死亡具有较高恐惧感和焦虑感的临终患者竭力逃避死亡话题,他们拒绝亲人家属、医生护士和社会工作者的接近和帮助,排斥药物治疗和医护照料,表现出不配合的抗拒态度和行为。同时,过度的死亡恐惧会造成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压力,临终患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压力。临终患者不仅会对周围人冷脸相待,更有甚者会大吼大叫,这间接加深了其死亡恐惧。而将死亡恐惧保持在一个合适范围的临终患者认同“向死而生”的理念,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死亡,从而在生命末期能够获得更深的死亡感悟和更高的死亡质量。   (二)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影响
  死亡恐惧与自我意识相伴而生,并非只表现为临终患者的情绪反应[2]。每个人都会存在死亡恐惧,区别在于能否意识到它。首先,临终患者家属作为临终患者在生命末期的最后陪护者,更容易接触到死亡带来的恐惧感和压力感。其次,临终患者家属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临终患者进行日常照顾和精神抚慰,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表现出身心疲惫、无助绝望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临终患者家属的死亡恐惧[10]。再次,临终患者家属在经历了亲人死亡后通常会产生一种郁郁寡欢的心态,越是亲近的人死亡越是会加重这种不良心态。在临终患者家属看来,死亡意味着亲人离去、情感断裂、社会关系消融,难以走出哀伤困境,甚至由于亲人逝去直接加深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感。
  (三)对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影响
  拥有过度死亡恐惧的临终患者隐喻着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其身体、心理和健康没有得到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关照[11]。而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处理的是与死亡和丧失相关的一系列复杂事件,它通过帮助临终患者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来提高临终患者的死亡品质和生命质量[12]。可以说,死亡恐惧关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果。适当的死亡恐惧能够促使临终患者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一系列关怀服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和有效实施干预方案,保证临终患者获得优质的服务体验。
  三、社会工作介入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策略
  (一)普及死亡教育
  死亡作为中国人的一个禁忌词汇,与之相关的行为观点和理论见解,通常会遭到人们的强烈拒绝和排斥。对死亡的忌讳导致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生的教育”,却缺乏“死的教育”,死亡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中国死亡教育的缺失表现在多方面。当幼儿询问与死亡相关的问题时,父母总是模棱两可;死亡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缺位则导致更多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大学生自杀率显著提高;与死亡教育有着密切关联的医学领域,对死亡教育的开展也有所不足[13]。由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临终患者及家属如何实施死亡教育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困惑。
  (二)转变死亡观念
  在大多数普通民众中,“重生轻死”“恋生怕死”的死亡观依然根深蒂固,这种消极的死亡观不易改变,但又不得不对其进行变革。对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而言,首要工作是转变临终患者及家属消极的死亡观念,重塑科学正确的死亡观念。第一步就是要使临终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人们只有通过正视死亡才能减轻死亡恐惧。只有在认知层面接受死亡的必然性和绝对性,才能更好地转变消极的死亡观,形成科学的死亡观。
  幸运的是,随着现代生命教育的普及与人民群众对死亡认知的变化,消极的死亡观正在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人们的死亡观趋于豁达和理智。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19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60岁以下的中青年立遗嘱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其中处于40~49岁年龄层面的人立遗嘱的比例最高,说明立遗嘱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关注与认可[14];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人体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共完成逝世后器官捐赠近2.9万例,捐献器官达8.6万个,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器官捐赠志愿登记人数达210多万人[15];更有大学开设了死亡体验课程,让学生身穿“寿衣”、躺进“棺材”、进行仪式性“哀悼”和“哭丧”等。上述事实昭示新一代年轻群体对于死亡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也体现了新型死亡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转变消极的死亡观,使个体在面临死亡时更加积极豁达,更能有效接受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优质服务,更能在面对死亡时从容不迫。
  (三)构建完善的个体生命历程
  大多数临终患者疾病缠身、身体有异味、生活无法自理,自我功能的丧失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厌弃的心理和情绪,进而降低自我价值和加重死亡恐惧。生命回顾是对临终患者过往记忆和过往经历的自传性回顾,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4]。临终患者与社会工作者共同确定生命回顾访谈指南,用以指导临终患者选取过往经历中重大意义的生活事件,唤醒临终患者对美好情景的回忆或与过去未解矛盾达成和解,并将此类事件制作成故事手册或人生相册,帮助临终患者回顾生命历程,有利于其加强自我肯定和强化生命意义。有学者发现,使用了生命回顾方法的患者具有更低的自我负担感和绝望感,能以更理性的心态面对死亡[16]。
  生命回顾疗法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回顾的是人生发展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包括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和整个人生的回顾和总结。由于每个时期或阶段都存在相应的心理社会危机,这就要求个体有效分析和解决危机,顺利进入人生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构建完善的个人生命历程,从而在临终时期减少遗憾,获得满足感和完善感,提高死亡品质和生命质量;相反,若是在生命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遗憾和不满,不仅影响当前阶段个体优势的形成,而且会降低下一阶段有效解决危机的可能性,对个体终生发展造成阻碍。
  四、结语
  对死亡恐惧和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研究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人的生命质量的越发重视,也昭示了人们对死亡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死亡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在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中,适当的死亡恐惧能够启示人们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过度的死亡恐惧则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因此,通过开展普遍的死亡教育、转变消极的死亡观念和构建完善的个人生命历程能够降低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死亡恐惧,使其直面死亡,使家属顺利重整家庭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永娜,范惠,李欢欢,等.临终关怀的整合模型: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关怀[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61-73.
  [2]岳长红,马静松.对死亡恐惧的形而上追问[J].医学与哲学(A),2014(4):11-14.   [3]徐晟,闫灿灿,吴捷,等.老年人死亡恐惧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1):7-12.
  [4]赵忻怡,金昌晓,付芳.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任务[J].社会建设,2020(5):48-57.
  [5]李颖,吴玉苗,毛懿雯,等.死亡教育在临终关怀科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7(21):3497-3499.
  [6]米光明,郭清秀,赖建强.1393名居民死亡态度与死亡教育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1994(6):14-18.
  [7]吴燕铭,张巩轶,李惠玲.死亡观念转变与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辩证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9(14):1337-1341.
  [8]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26-27.
  [9]王露.重塑生命意义:生命回顾对缓解癌症患者死亡恐惧的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8:9.
  [10]张弛,王君俏,胡雁,等.居家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19):75-78.
  [11]尤吾兵.“死亡品质”的关照及其在我国当下的实现[J].中州学刊,2013(8):100-105.
  [12]陈德芝.临终关怀:为临终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的全面照护——上海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撷英[J].医学与哲学(A),2014(6):95-98.
  [13]崔爽,郑莹,唐磊.护士死亡教育需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5(36):4526-4529.
  [14]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中华遗嘱库白皮书(2019年度)[EB/ OL](2020-03-28)[2021-05-25].https://www.will.org.cn/portal. php·aid=1595&mod=view.
  [15]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十周年(2010-2020)[EB/OL].(2020-10-13)[2021-04-25].https://www. codac.org.cn/cinformation/cpublication/202001013/700958.htm.
  [16]闫寒,李兵.生命回顾干预对胰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10):737-742.
其他文献
摘 要:大量的文献显示,动物辅助治疗可以应用在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笔者通过研究和学习,设计出一套动物辅助治疗模式,并以北京市某精神专科医院某病区为例,将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方法运用到了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将动物辅助治疗与个案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动物辅助治疗这一手段可以为精神障碍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改善,并且在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情绪表达能力、
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应发挥旅游APP在宣传旅游文化、服务游客、景区信息采集和景区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用户对红色旅游APP的需求,增强用户黏性。发挥情感化设计在红色旅游APP中的实际应用,更加符合手机旅游APP的发展趋势。通过红色景区杨家沟来分析如何通过手机APP中的情感化设计,更好地为旅行者提供服务,促进红色旅游景区的科技化智能服务。
\"互联网+公益\"虽然已经进入3.0时代,但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更多是线下物质上的,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本文即针对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心理失衡、学习失范等问题,分析我国留守儿童公益组织的现状,旨在打造一个\"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留守儿童公益心理教育平台——\"候鸟之家\",并结合多方面分析其建设的优势与可行性,探索公益创业平台的建设路径。
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测量滚动轴承摩擦力装置。该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将轴承的摩擦力放大,进一步转化为作用在悬臂梁上的压力,该压力使悬臂梁产生形变;再利用力传感器原理,在悬臂梁上黏贴四个电阻应变片,由于悬臂梁产生变形,应变片对应产生变形,从而使电桥输出电压发生改变,再通过标定的动态应变仪,即可读出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对轴承6203摩擦力的测定结果可知,其测试数据与实际结果比较吻合。
山东省莱州市柴棚中学是一所四年制初级中学,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几年来,我校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目标,认真实施莱州市教研室\"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深化研究,并结合山区教育实际,确立了\"德馨少年\"的新德育培养模式。
5月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非洲经济体融资峰会”并致辞。此次峰会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20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及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旨在讨论帮助非洲国家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发展。  菅义伟在致辞中强调,目前非洲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日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对非援助合作力度:加大对非新冠疫苗援助,以“人类安全保障”理念为出发点,在
随着我国“3060”目标的提出,各行业积极研究碳排放轨迹,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争取早日达峰。我国建筑领域尤其建筑运行能耗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占比不断提升,是促使我国早日碳达峰的重要领域。本文将从国家低碳发展总体要求出发,审视我国低碳转型下建筑用能现状,回顾我国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已有实践,进而探索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早日达峰路径及行动。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峰叠加的时代,出现一家独角兽企业便意味着一个细分领域在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地位,独角兽企业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目标。宁波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全国最多,具备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沃土,要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驱动宁波经济“轻盈”转型。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2020年中国独角兽数量再创高峰,达到251家,总估值首次超过万亿美元,主要分布于29座城市,“北上杭深广宁”成为中国独角兽6大集聚区,而宁波因上市已“毕业”独角兽1家,2020年暂无独角兽企业。
摘 要:本研究团队在高校完成了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质性叙事访谈研究,访谈和观察的结果证明叙事疗法可以帮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好地自我成长,提升内在力量。研究团队利用高校服务平台,在湖南省某县城随机抽取3名留守青少年进行以叙事访谈为主的教育帮扶工作,进一步探讨叙事疗法在留守青少年(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帮扶工作中的创新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叙事疗法;教育帮扶  一、研究背景  自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