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独立书店是纸媒最好的归宿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的城市生活,素来贴着“悠闲”的标签,无数的茶馆,宁静的古巷,还有成都人最爱的麻将。这里的年轻人,在这份悠闲之中,又加入了些许“文艺”的味道。而無早Rosabooks 独立书店,是成都文艺青年们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
  成都無早Rosabooks独立书店無早 Rosabooks 书店的位置并不太引人注目,用“转角遇见书”这样的形容再贴切不过—在一条小街上,不正对着街道,面向街的一侧只有个小招牌,正面入口墙面是白色,有大玻璃窗。如果恰好遇上个暖阳的下午,阳光会透过大大的落地玻璃洒满这个 小铺。


  书店并不大,内部被隔为两层,一层为休闲区,可以点上特制的饮料喝甜点,四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文艺品,二层则摆满了从世界精选的各种独立书刊,而且绝大部分书籍都是你未曾见过的。
  Rosabooks 书店的女主人 Rosa 是成都本地人,在英国留学时,国外那些独立书店里小众新颖的杂志深深地吸引了她。回国后,Rosa 和朋友便开了这家书店,她把国外一些优秀的独立出版杂志收集起来,希望让大家重拾纸质阅读的美好。
  给独立出版物找到最好的归宿


  “所谓独立出版物,显然与平日报亭里过时不候的期刊完全不同,这些小书的内容是超越时间潮流的,而装帧和设计上更是审美各异。” Rosa 说,“独立出版与独立音乐和独立电影一样,是大众里面思潮更加活跃的一种表达形式。”
  独立杂志或者独立出版物无法用一个准确的词语去定义,在 Rosa 看来,不受“创作”以外的任何因素的干扰,拥有自己的想法与态度的杂志和出版物可以称之为“独立”。它们的选题新颖独特,针对的人群很明确,制作周期是不定期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内容积累,做出一本高质量的读物。

其他文献
此次新加坡之行的目的是为了参观由日本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设计大奖获得者伊东丰雄设计的永泰“嘉御苑”。在此前,他与永泰亚洲合作的首个项目“嘉茂园”在2010年完成,大获好评并已售罄。伊东丰雄著有建筑界的“村上春树”之称,他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建筑师之一。201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大奖。获得此奖项时他已经72岁了,有人觉得他获得这个奖项的时间有点晚,但伊东觉得这个时间刚刚
期刊
前些日子,由于GUCCI在中国做了一个《已然未然》的展览,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是“当代”的意义。  当代中国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想借题发挥一下。  首先,最近奢侈品喜讯不多,反而是各种销售亚状态让大家担忧。我知道奢侈品是卖一个梦,一个你一时半会儿没法实现的梦,一个美梦。也许这就是问题,数码时代已经没有梦想,大家要参与感,别再逗我玩了。所以奢侈品要走入现实,我们做了一个尝试,三位摄影师同时拍了一组GUCC
期刊
最近,Lady Gaga在“妆饰”一道上又有惊人之举。她前往日本为资生堂拍摄广告,在双眼的前面各挂一道金色的“流苏帘”。这一对轻帘的“帘楣”粘在眉毛部分,贴着闪闪的水晶花饰,其下垂有数道金色的垂链,形成一道袖珍的疏帘,长度刚及唇侧。于是,便有条条金色流苏在她的眼前、颊前不停地荡来晃去,帘影之间隐约显露重彩描画的妙目,烈焰般红唇也因两侧金帘的映衬显得格外艳耀妖娆,气势迫人。  我对这位女星的奇装异服
期刊
01 时差空间  位于美术馆后街新兴的77创意园里面的时差空间,是咖啡馆、展览空间和活动空间的复合体。因为离公司不远,我们经常约朋友在那里聊天、谈事,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时差空间举办过插画展、绘本展、各类讲座、手工艺工作坊等活动。  东城区 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创园剧场后方  周一至周日 10:00—19:00  02 Susu越南菜  深藏在胡同里的以越南菜系为主的Fusion餐厅,有一个小
期刊
我一直很羡慕有绘画才能的人,因为自己没有那份耐心一笔一笔地把一个画面复杂的细节完成与呈现。所以我一直喜欢摄影,准确地讲是热爱摄影。因为它快速,因为它可以帮助我记录所有我想记录下的瞬间。如果可以,我想能有一个迷你相机在我的指尖,甚至像科幻电影一样有个相机在眼球上,这样我就能24小时不间断地拍下所有我想拍下的画面。因为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即使是街边餐馆昏暗杂乱的厨房,我都能看到如同画面一样的镜头。  去
期刊
20世纪70年代,一个意大利马尔凯地区的商人,经常带着自己的长子去纽约出差。商人的名字叫Dorino,他是一个皮革工艺世家的后人,在那个年代,他已经把自己家里的皮鞋生意做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他在马尔凯的工厂是美国最大百货公司的供应商。但是那时候,Dorino只有工厂,没有品牌。他的工厂有意大利最好的手工皮鞋制作技术,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皮鞋都挂着别人的牌子——Saks、Nieman Marcus等
期刊
期刊
罗冰跟我,是名副其实的“80年代新一辈”,在“小城故事”的旋律里一起年轻,并步入成年。那时的北京八中,还是靠生煤炉取暖的校园,据说建它的时候赶上抗美援朝,学校牺牲了暖气系统,捐了一笔钱支援前线,因此在我们的中学记忆里有煤烟、清冷和战争的影子。那时还是禁美的年代,人们会荒诞、激昂地为电影画报封底一张王子与灰姑娘接吻的剧照上纲上线地大讨论,师生的穿着还只有灰、绿、蓝。美,还没进校园,离孩子们很远。  
期刊
每个女孩小的时候,都有过幻想自己是服装设计师的经历:把手绢剪成裙子,拿妈妈的耳环坠在裙摆,凌乱而稚嫩的针脚缝着边线,将自己心中的公主造型在布娃娃的身上尽情地展现。这样的事情,丁又乔也曾做过,只不过,她最终把这份幻想变成了现实。  来自天堂和地狱的磨炼丁又乔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这所被誉为“只收天才”的艺术家摇篮里,曾培养出了像亚历山大·麦昆、约翰·加利亚诺这些天才设计师,但圣马丁的
期刊
去年冬天,朋友们一起去巡山,好友在一起有一种彻底的放松……完全放心,不用担心被大家发现你的孩子气,我们都自动恢复孩童时期的兴趣和感觉力,拈花、摘野果,甚至一起用树枝搭森林小屋,整整一个下午把时间闲抛野掷在游戏中,然后一起坐在里面倾听山谷里的寂静和声响。  Cedric走在前头,你几乎看到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男孩遍山漫游,躯壳沉重灵魂蹦跳(当然今年他身材又变得非常健美苗条),可不是什么聊发少年狂,他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