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可巧用化学实验,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学习。在化学实验应用中,老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觉得乐在其中。能够吸引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实验的原理等。又或自己设计实验,提高自身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化学实验研究化学知识,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同时也能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学习、研究方法,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初中教育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应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丰富有趣,在做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需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应用和创新,要将知识融入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教学参与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一、充分準备,乐在其中
   化学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作业、微课等途径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准备”工作,从知识认知、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其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第一,充分准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预习新知识,预习实验过程,让学生在准备中了解实验,进而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先了解蜡烛的燃烧,通过家庭小实验或观看视频对实验过程进行预习,在预习中感受化学知识的趣味,从而更充分的准备实验,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
   第二,准备化学实验的过程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可以将化学实验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学习。例如,在化学实验前让学生认知实验用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实验用具,进而将化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如,实验用的托盘天平精确度高、操作简单,在实验准备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简易的“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领会天平的使用原理,体会实验参与的趣味性,进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动手意识,使其在化学教学参与中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第三,在准备阶段,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培养学生的化学教学参与兴趣,在做实验前,老师让学生配合做实验演示,然后再分组实验。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中,老师针对实验的复杂性,找两名学生上台“帮忙”,并充分的展示实验器材,在实验演示中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启发学生有效学习化学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二、自己动手,边学边用
   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关键,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才能准确掌握实验的技巧,掌握化学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第一,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的趣味性,进而爱上化学实验,爱上化学学习。例如,“酸雨的危害实验”中,先学习自然界中的酸雨如何产生。然后提出:实验室如何制造酸雨,观察其危害性。实验中老师还准备了韭菜叶、鸡蛋壳等材料,按步骤制作出“酸雨”后,分别滴在韭菜叶、鸡蛋壳等物体上,观察其变化,判断酸雨的危害性。这一过程材料丰富、实验器材多样,在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可参与其中,有些实验步骤很简单,如把做出来的“酸雨”滴在韭菜叶上,观察记录情况,学困生和后进生都可以完美的完成操作。总之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实验,可增强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实验,主动探索实验过程、结果等,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第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保障化学实验的效果,使学生在化学实验参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教学参与兴趣,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一方面,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化学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化学实验的过程,对每一个环节掌握的都要熟练,这样学生在参与化学实验时才有信心,才能自觉参与其中,自信完成实验。另一方面,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要放大学生的优点,使其在化学教学参与中自信、稳重,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学习,细心观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思考实验的每个细节,进而做好实验,提高自己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第三,注重化学实验中的互动性,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投入实验。例如,“鸡蛋壳治胃病”的实验中,老师拿出鸡蛋壳粉,通过实物观察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胃酸的主要成分,然后让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实验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引导其联想化学知识的应用,使其产生化学学习的欲望,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三、设计实验,探究学习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较高级别,很多学生会做实验,但是不会设计实验过程。在化学实验应用中,要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可以从化学实验设计入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精神和化学学习正确途径,引导学生探索化学知识,能够将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学以致用。
   第一,在化学实验中要重视化学实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化学实验设计的巧妙性。例如,判断所产生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让其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这一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此外,二氧化碳还有不支持燃烧、溶于水等特点,但应用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实验,如通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浑浊的石灰水会变回澄清,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液中的碳酸钙沉淀消失。总之,通过不同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气体判断的方法,使其对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更有效地参与教学,学习化学知识。
   第二,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根据课程安排融入一些化学趣味小实验,如“鸡蛋留痕”实验、“‘杀鬼’实验”等,这类实验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还能破除一些封建迷信思想,非常有趣。以“鸡蛋留痕”为例,先准备一枚干净的鸡蛋,用毛笔蘸醋酸在上面写字,再放入稀硫酸铜溶液里煮,最后就能在蛋白上留下蓝色或紫色的字迹。这么有趣的实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根据化学原理设计丰富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手段,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及化学知识的应用非常关键,在化学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应用,要从生活、教学中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并将其带入课堂教学。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思考化学实验的准备、操作、原理等,使其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边学边想,边想边做,更全面、深刻的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技巧、应用方法等,提高学生化学综合素质,使化学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晏龙.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探讨[J].科技咨询,2020(11):92-93
   [2]韩志成.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J].教育革新,2020(28):28.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问题。学生普遍不敢质疑,不求甚解,导致课堂教学整体效率不够高。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质疑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摘 要】高中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体育教学要不断朝
【摘 要】審题是数学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能否顺利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数不高,一部分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而另一部分原因却是审题惰性引发的。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学生审题惰性的主要表现,并提出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审题惰性;审题能力;有效策略   所谓审题,不仅是要读题,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对题目中
【摘 要】英语学科教育是中小学学校及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的学科,而英语阅读又是其中的重要模块。在教学中,环境、媒介可以起到重要的支持辅助作用,而随着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所构成的智能教育环境可以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帮助。所以,本文就围绕智能环境支持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尝试得到一定的参考性结论,以推进教师课堂授课的转化率,增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对课堂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