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域下的“福利国家”问题研究

来源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和调整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外显,福利制度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夹杂着政治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的考量,其发展大都经历从“强国家—弱社会”到“弱国家—强社会”,再到“国家—社会”合作的转变过程。但不论如何变化,福利制度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初衷并未发生改变。福利国家的实践启示我们,要遵循马克思“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探索多元共治的社会福利模式,建立适度普惠型
其他文献
摘 要:遵循以结果产出为导向的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研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融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并结合具体课程学习目标,确定课程思想政治学习目标,挖掘具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而精心设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任务和培养路径,最终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对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OBE;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为中心;ERP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
2021年春天以来,面对持续上行的通胀压力,全球货币政策开始分化。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坚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维持零利率和“负利率”不变;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率先加息,启动了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本文将通过对三个主要发达国家央行,以及五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分析,说明此轮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过程、影响与趋势。
摘 要:研究消费者具有扶贫偏好时,制造商与零售商做出扶贫努力的二级供应链,探究制造商向做出扶贫宣传投资的零售商提供不同的契约协调时供应链的均衡决策与协调状态。综合考虑制造商的扶贫水平、零售商的宣传水平以及价格等因素,分别从批发价契约、成本分担契约以及两部制契约视角进行分析,探究契约对供应链决策以及利润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两部制契约更接近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利润,成本分担契约不可以同时协调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