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推动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对策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热门运动,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众多,同时,随着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加上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球星的影响,在如今的高职院校中,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的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水平普遍偏低,与本科院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篮球队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困难。为了推进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无锡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水平,本文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做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旨在分析目前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研究对象
  无锡市7所高职院校共14支男、女篮球队运动员168名及14位教练员。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质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阅相关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资料。
  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的现状设计出两份问卷,分别是教练员问卷、运动员问卷。共发放问卷182份,回收182份,回收率为100%。
  2.3 访谈法
  走访各高职校男、女篮球队教练,就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进行了访谈,并进行相关探讨,为本文研究获得原始资料。
  2.4 数理统计法
  在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出来之后,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训练、比赛经费
  训练、比赛经费是篮球运动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通过对14名教练员的访谈得知,无锡市各高职院校在运动队训练及比赛中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训练经费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篮球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直接影响着训练,外出比赛,科研等质量。众所周知,训练经费是否充足与一支球队的运动水平基本上成正比关系,若解决不好这个问题,高职院校篮球队的运动水平快速发展将无从谈起。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无锡高职院校篮球队的经费都是来源于学校内部的投入,几乎没有外来投入,现如今正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现实问题。由于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高职院校篮球队极少参加篮球比赛,缺少对外交流,也影响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3.2 训练场地、设施与器材
  场地、设施与器材是篮球队进行训练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学校篮球运动能否有序、科学进行的重要保障。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90%左右的高职院校具备充足的篮球场地和器材,这也与近年来无锡市重视高职院校建设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多所高职院校搬迁新校区,校园规模越来越大,每所高职院校都具备室内篮球馆及多片室外篮球场地,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准备充分,供篮球队专门训练的场地、设施与器材基本能满足篮球队的日常训练所需,这也正是发展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水平的有利条件。
  3.3 教练员状况
  通过调查,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教练员都毕业于体育院校篮球专业,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具有创新精神,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在训练中善于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及手段,肩负着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发展的未来。老教师们常年活跃在篮球教学训练的第一线,他们具有的丰富经验是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健康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笔者也发现无锡高职院校的篮球教练员在担任训练、比赛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每周14—18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很难全身心地学习运动理论及研究篮球训练中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地应用训练手段;从问卷中还可以看出,无锡高职院校篮球教练员几乎都没有参加过高层次的培训和研讨活动,缺乏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这也制约着无锡高职院校篮球队运动水平的发展。
  3.4 运动员学习、训练及比赛
  从调查可知,目前,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平均每周训练两次,每次两个课时时间,训练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因此受课程安排的限制比较大,经常与其它课程发生冲突,在训练时经常出现队员缺席,从而严重影响训练质量,难以进行科学的训练,尤其是在训练全队战术的时候难以做到系统化、整体性。目前,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鲜有机会参加全省级别的高水平篮球比赛,能够参加的比赛也就是市级高职院校篮球比赛,但是市级比赛有时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搁浅,这样一来,高职院校能参加的比赛真的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运动员缺乏大赛经验,篮球竞技水平提高缓慢,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篮球水平已经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比赛次数少是制约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3.5 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生源紧缺,选材范围狭窄是无锡高职院校篮球队普遍存在的现象。无锡市高职院校并没有招收高水平的运动员,也没有对体育特长生录取的优惠政策,只是在本校挑选一些具备一定篮球基础,身体素质比较突出的学生组建成校篮球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选材的范围及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可供挑选的运动员数量有限,正是由于选择范围的狭窄,无法形成运动员梯队。同时,教练员在运动员选材时多采用目测的方法,几乎很少全面衡量学生篮球技术及身体素质,综合测试的方法基本用不上,更谈不上科学选材了。
  4.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发展对策
  4.1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高职院校可以设立有关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专款,并给予教练员、运动员一定的训练补助,当球队取得优异成绩为校争光的时可适当增加奖励,这样也能调动整个球队的积极性;学校应适当与外界加强联系与合作,多方面、多渠道的吸引社会资金来投入学校运动队建设发展,为学校篮球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借鉴高水平本科院校的经验,吸引社会企业合作,将社会资金与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技术等优势有效结合起来,改善高职院校篮球队经费不足的问题。
  4.2 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水平教练员队伍
  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为教练员创造学习条件,支持教练员继续进修深造,鼓励教练员管理参加各类业务进修培训班,加强省内、市内学校之间教练员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鼓励教练员积极学习最新的选材与训练方法,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并大胆实施于实践中去。
  4.3 科学选材,提高选材质量
  教练员招收校篮球运动员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篮球技术,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两者需综合考虑,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重技术轻素质的现象;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报考高职院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体育特长生给予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以及减免部分学分的优惠;还可以与社会上的篮球俱乐部及当地的梁溪体校等篮球学校合作,加强交流,招收篮球后备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篮球水平发展。
  4.4 改善学训矛盾,增加比赛机会
  教练员应该充分考虑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学训矛盾是制约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抓好训练质量,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及,安排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效率;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减轻运动员学习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科学安排训练与比赛的有机衔接,尽可能多组织校内比赛及参加市级、省级比赛,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王国庆.浙江省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博览,2011(6).
  [3]于振峰.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1998(3).
  [4]赵世伟.惠州市高职院校篮球队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管理科学,2011(4).
其他文献
最美古刹提名:张飞庙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离重庆市区382千米,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重要档案: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和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三个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园区企业间既独立又互相交织,像极了一张无形的网,把他们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你无法定性他们属于哪种产业模式,如何进行复制?但他们就像武侠小说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e 12th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NPC)ratified a decision on February 27 to set a National Memorial Day for
期刊
对涂塑钢管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内外涂环氧涂塑钢管在消防中的应用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公共服务社会化在国际上已有多年的发展和实践,非营利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成功.中国在逐渐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施工材料的消耗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总成本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一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是影响利润的最主要因素。加强材料的管理必然成为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不可忽视的重
期刊
近年来,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清河采油厂采油服务三区将党建品牌建设与油气生产紧密结合,切实围绕“硬增储、稳上产、低成本、强党建”战略定位,多举措联动推进单位党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