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体外检测靶向融合防龋DNA疫苗pGJA-P的免疫反应性;与非靶向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进行比较,评价其增强疫苗免疫效能的能力.方法将pGJA-P转染CHO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重组蛋白抗体免疫反应性.分5组免疫兔:pGJA-P经肌肉注射组(A组);pGJA-P经鼻黏膜免疫组(B组); pGLUA-P经肌肉注射(C组);pGLUA-P经鼻黏膜免疫组(D组)和pCI载体经股四头肌
【机 构】
:
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外检测靶向融合防龋DNA疫苗pGJA-P的免疫反应性;与非靶向融合防龋DNA疫苗pGLUA-P进行比较,评价其增强疫苗免疫效能的能力.方法将pGJA-P转染CHO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重组蛋白抗体免疫反应性.分5组免疫兔:pGJA-P经肌肉注射组(A组);pGJA-P经鼻黏膜免疫组(B组); pGLUA-P经肌肉注射(C组);pGLUA-P经鼻黏膜免疫组(D组)和pCI载体经股四头肌注射组(E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及唾液中的特异性抗体.用收集的血清进行葡糖基转移酶(GTF)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抑制实验.结果 pGJA-P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与抗GTF抗体反应.A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远高于C组(P<0.01);B组唾液特异性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1);A组同样诱导了高水平的唾液特异性IgA抗体.A组的免疫血清抑制GTF活性的能力最强.结论 pGJA-P具备GTF的免疫反应性;并较pGLUA-P有更强的诱导系统和黏膜免疫反应及抑制GTF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减少鼻底张力,确保鼻底修复的方法.方法通过在裂侧设计下鼻甲黏膜瓣与口腔黏膜瓣的联合应用,有效地减少鼻底张力、闭合鼻底.结果用本法治疗J8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鼻外形改善满意,供区愈合良好.结论应用下鼻甲黏膜瓣修复鼻底可以有效地减少张力,安全地闭合鼻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研究喉癌中 ST K15基因的异常及中心体扩增情况. 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 反应方法,检测62例喉鳞状细胞癌和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ep-2中 STK15基因mRNA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上 述组织及细胞中 STK15基因第6、7外显子突变;以Hep-2细胞系为代表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中心体扩增情况. 结果在39例 (63%) 喉癌及Hep-2细胞系中检测到了ST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超微结构病变的作用.方法6~8周龄SD大鼠高糖饲料喂养6周复制IR大鼠模型.成模后用药组(RSG组)予罗格列酮10 μmol·kg-1·d-1灌胃,用药6周.未用药IR大鼠模型为对照(IR组).透射电镜观察胸主动脉内皮超微结构.结果与IR组相比,RSG组大鼠收缩压、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水平降低(均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B β(fibrinogen B β,FGβ)基因启动子区域-455G/A变异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住院高血压缺血性中风患者86例(中风组),高血压非缺血性中风患者85例(高血压组),门诊健康查体者90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加HaeⅢ内切酶检测 FGβ基因启动子区域-455G/A的多态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法.结果 A-455等位基因在中风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第20外显子变异对脂质代谢的 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瘦素受体基 因的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并测定单纯型肥胖儿童及健康儿童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 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两组分别测身高、体重,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结果有3种第20外显 子的基因型,其酶
编者按 任何患者出现复视症状,首先均应进行全面检查,以积极寻病因。尤其是年纪大的患者,应该首先考虑到高血压、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全身性疾病;因为复视的产生是由于眼球运动神经发生了病变,引起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或者外展神经的核性、周围性、或者中枢性麻痹,从而引起两眼的眼肌运动障碍。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和膀胱癌患者外周血T和NK细胞ζ链水平与肿瘤发展进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3种荧光标记的抗CD3、CD56和ζ链单抗及流式细胞仪测定58例肾细胞癌、22例膀胱癌患者及14名健康人外周血T和NK细胞ζ链蛋白的水平。结果 肾细胞癌Ⅰ、Ⅱ、Ⅲ期患者的ζ链水平在T细胞中分别下降到健康对照组的59.5%、37.6%和21.3%;在NK细胞中分别下降到对照组水平的62.2%、27.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但该手术不能消除冠状动脉内硬化斑块,并且不适合于严重、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1],成功率低且并发症高,使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