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与结束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的初中生活已经拉开了帷幕。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环顾四周红砖教学楼、宿舍楼,学长学姐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谈笑风生;前方绿色的操场上,高年级的同学正在开展一场小型球赛。看着看着,我眼前竟然幻化出小学校园,那个我曾经度过六年美好时光的地方。
   趁着教师节,我回到母校,一是看望老师,二是去拿毕业照。走进熟悉的校园,看见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内心百感交集。问候完老师,拿上毕业照,我还是不肯离去。就去教学楼里走了走,看看曾经的教室,教室里已经换了一拨新的师生。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这道题谁会?”“我,我,我……”一个小胖子过于踊跃,逗得全班哄堂大笑。“行,行,你来!”连老师都对他有些哭笑不得,“这道题,我的理解是……”下一刻,小胖开始一本正经地回答着问题。“同学们,小胖同学说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给他掌声!”我看了感慨万分,不觉间思绪神飞。
   毕业季,虽然对新的开始充满期待,但离别的感伤充斥了那段日子。记得毕业那天,我们在教室里或握手言欢,或拥抱道别,或写卡留赠,或举目四顾……这时,班主任老师悄悄进来,给我们播放视频。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大家屏息敛声,静静地观看着。那张是刚上学的我们,一年级小屁孩儿,好生稚嫩,那可是我们班第一张“全家福”啊,是我们小学生活的起点。那张是二年级我过生日,恰逢父母出差,班主任带领全班同学为我庆生吃蛋糕的情景,我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那张是三年级学校开展的“灵动课堂”活动,同学们跃跃欲试,争着表现。还有那张……
   视频播放完毕,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分明听见有人在低声啜泣。老师深吸一口气,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升入初中后,都能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努力拼搏。要知道,初中三年是求学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又在教室里、校园里拍了毕业照,直到夜幕低垂,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
   然而,老师深情的话语,同学们热情的拥抱,发自内心的鼓励和祝福,早已经沉淀在我记忆的深海里,成了心中最温情的回忆。回忆着美好的过往,我们更应该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开始已然开始,但结束不曾结束……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初2022届S4班)
  案例总结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亮点:
   1.情节更合理。小作者由熟悉的景物联想到毕业那天的情形,着重写出了老师播放的视频里面的内容,由此生发离愁别绪。这种构思方法明显更加合理,更有感染力。
   2.用詞更精准。升格后的作文语言精简了许多,表达出了更丰富的内容。“谈笑风生”“百感交集”“啜泣”“屏息敛声”等词语的运用,使整篇习作文采飞扬。
   3.人称更合理。小作者改用第一人称行文,使全文看上去更加亲切,表情达意更加真挚。
   4.结尾更深情。结尾,抒怀的语句多了,不会显得头重脚轻,表意也更加丰富。
  病情分析
  习作在选材上还是颇有新意的,但在材料组织和情节处理上,逻辑性不怎么强,前半部分的内容叙述不顺畅。修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详写内容的生动性。本文的详写内容是回忆毕业时班主任放视频的片段,主要着眼于对视频内容的具体描绘,那么,这段语言就应该是习作的闪光点。写作时,应注意措辞和语言的感染力。
   2.注意内容的详略安排。后半部分明显是习作的重心,所以前面的几段要略写,看见教室里师生学习的片段可以再精简一些,因为它只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3.注意结尾抒情的丰富性。结尾仅用一句话说明,显得有些单薄,支撑不了整篇习作,所以同学们应从多个角度抒发情感,这样更能体现出主题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4.注意人称的使用。这篇习作明显用第一人称表达更好一些,情感会更显真实。使用第三人称写作,总觉得是在转述别人的故事,真实性会大打折扣。
其他文献
阳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弱了,空气中也有了秋天的味道,女孩的眼睛一直关注着院子里的无花果树,她知道,再过一阵子,就可以吃到甜甜的无花果了。  女孩并不是在乡村长大的,但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便会随父母回老家看看,她最喜欢秋天的乡村了。秋天有甜如蜜般的无花果吃,何乐而不为呢7夜晚,搬一张小板凳,踩在落叶上,仰头望着满天繁星,听爷爷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或看着爸爸手指天空,嘴里嘟嚷著他仅仅知道的几颗星星。  有时
期刊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
期刊
【师者一角】  2018年新学期的第一天,我渴慕已久的能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一张公共自行车卡的心愿终于实现了,犹如童年时拥有一颗糖果般满足。   我有这一念头好久了,尽管现在出行很方便,公交遍布各地,但我与自行车却有着一段难忘的故事……   27年前,我师范毕业,从绍兴最东边的孙端分配到绍兴最西边的钱清。八月,烈日当空,父亲和我转了好几趟车来到南钱清乡校,后得知我被分配到南钱清渔后村的初中。从南钱清到
期刊
2019年12月,一张图片在朋友圈流传,某地音乐书上的经典儿歌《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引发了网友讨论。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无邪,也教会孩子做人要拾金不昧,成为一代代国人价值观的启蒙。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早已翻了几番。在现实生活中,连菜市场都已经
期刊
游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中国古代就出过很多游记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明代地理学家、散文家徐霞客,他走遍大半個中国,给我们留下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那游记主要写些什么呢?一是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二是与上述风光名胜有关的社会文化内容;三是自己的见闻感想。这里,给大家提供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移步换景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观察点,而是按照地点的转移和游人的视角,把
期刊
“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过了穿堂,抬头忽见他女儿打扮着才从他婆家来。周瑞家的忙问:“你这会儿跑来作什么?”他女儿笑道:“妈一
期刊
读书的时光是美妙的。在闲暇的午后,寻一处僻静所在,展开书卷,放松情怀,让心灵游走于文字之间,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忽然之间,在书中遇见一个新的自己。在我看来,明月清风,良辰佳景,莫过于此。  宋人尤袤有云,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虽然达不到饥时当肉、寒时当裘的境界,但对于文字和阅读,我始终是饥渴的。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日子过得清苦,家里竟
期刊
[就医作文]  往事  连续几日阴雨绵绵,又起风了,卷着丝丝的凉意自窗缝而入①。不知不觉间,雨又下起来了。这着实不是个好天气。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正相反。我挺喜欢雨的。在雨中,我就像一滴小雨珠,乘着风儿到处旅行,它载着我回到了儿时的家乡……②  熟悉的街道和河流,熟悉的瓦房和石灰墙,窗台上趴着两个小人儿,那是儿时的我和弟弟,那里也正下着雨呢,只见探出的两个小脑袋,打量着门前的一位过客——一跳一跳的,
期刊
太阳的光芒照在河面上,天空渐渐明亮起来。  还有一刻钟就要走了,我沿着河边走来走去。船已经准备好了,拴在一旁的木桩上,清风吹来,水面上泛起一层层涟漪,向远方延伸开来。  “王先生,要开船了,时候不早了。”划船的师傅说道。于是,我架起檣橹,船朝着目的地驶去。  师傅用力地划着船,手中的船桨在河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弧线。沿着河流,我来到了长江下游,两旁的青山包围了这条河。此时,我已沉浸在美好里,山上的
期刊
【小荷尖尖】  我从小就喜欢趴在父亲背上,其实是喜欢坐父亲的自行车。每当日落时分,听到一串清脆的铃声,我就飞出去迎接父亲,然后被父亲抱上车,一路按着铃回家。铃声在空气中回荡,爱意渗满车轮滚过的痕印。   长大了些,父亲便开始教我骑自行车。父亲的自行车在我看来是一个庞然大物,那时我只会骑所谓的“三角架”。父亲说话算数,从来都说一不二,可他有时也骗我。学自行车,他在后面帮我,明明说好不放手,却总是趁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