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增强国民整体素质关键在于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最大限度地完成学业,减少辍学率。但是,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这种辍学现象不但使学生本人不能得到最起码的教育,也使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低下,而且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制约着广大农村文化、教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就其辍学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便班主任、教师及学校管理者深入调查研究,走访学生和家长,掌握学生心理,从而“对症下药”,也期待社会各界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关注,从而提高国民素质。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1.这些退学的大多基础差学不进去。农村许多小学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差,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确实有困难,学不进去就丧失了读书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心理。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无所事事,坐立不安,上课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活受罪,是一种痛苦。所以他们只好选择退学。
  2.缺乏理想而厌学。许多初中生对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感到迷茫,总认为自己早晚是回到农村干活,于是丧失了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得过且过,在学校,他们就是混日子,“玩”成了他们的“职业”。逃课对他们来说在所难免。逃课多了就干脆退学。
  3.懒惰心理在作怪。这类人因为意志薄弱,如果觉得困的话就叫同学代请假装病,干脆在家里睡觉。无视学校纪律,久而久之,只好退学。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
  1.家长缺乏供学生上学的信心和决心,致使子女产生失望心理。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比较低,实惠心理特别突出。家长们亲眼看到一些初、高中的农村青年,与没有读过的人似乎也差不多,甚至有些学生还染上了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再加上“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使农村有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花钱上学又不能找到“工作”做,不如趁早回乡劳动或者加入打工队伍去赚点钱。以上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家长供孩子读书毫无热情,尽义务而已。而家长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让那些本来就基础差的孩子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退学是他们顺理成章的事了。
  2.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期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退学也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反机和不满的表达方式了。
  3.家庭的不和谐因素,如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我班有一个女学生,在学校里是属于那种绝对懂事的学生,但就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一个月能旷课两天,而且还找不到人。后来问其原因是受不了父母在家吵架。一个和谐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关键。
  三、老师方面的原因
  这里主要指课堂管理所引起的。
  1.高压管理,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绝对权威,要求课堂绝对安静,绝对服从。这种课堂类型如下描述:
  “我害怕上课,老师的眼睛一瞪,说话声音一大,我就不敢抬头,恨不得自己像水汽一样蒸发了。总害怕今天被批评的是我。而老师如批评其他同学,我就松了一口气。每天我都处于紧张状态。”
  教师高压的课堂管理,会使学生产生诸如怨恨、愤怒、敌意、受挫、窘困、恐惧、焦虑、忧愁、无能、沮丧、冷漠等心理感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逃课是他们“爆发”的一种表现。厌学情绪很自然就产生了。
  2.曾经受某科目老师的“伤害”而逃学。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一句无意的批评,都可能造成他(她)心灵的伤害。如果一旦造成伤害,学生往往就会失去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对该任课教师充满敌意、怨恨等情绪。由此,该学科他(她)就会逃避。
  四、来自于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有很多农村的社会青年没什么文化,成天在外面闲逛,经常到学校滋事,学校也奈何不了,小事嘛政府部门也不会成天来过问,这样那些本就不想上进的学生也跟着他们走,最终走上了退学的道路。再者农村中学一般都建在镇上或乡上,这里是一个乡最繁华的地方,各种娱乐设施也多,如网吧、电子游戏厅、歌厅、酒吧。甚至有麻将馆。这些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自然就充满了诱惑,有些学生会因为好奇有了第一次,因意志不坚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无法收场。厌学的情绪自然也就有了。
  总之,“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学校面临的普遍而又严峻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辍学的原因很多,也呈现地区性、家庭性、个体性的不同,只有社会、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与关注,在物质支持、制度保障和舆论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营造良好的“社会气候”。这样,辍学问题才会最终得到根本的解决。
  (作者单位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朱梅中学)
其他文献
<正> 为解决广州市民用燃煤中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白1980年开始,和市环保办科技处、市煤建公司试验室共同成立一个科研小组,探索用工业生产后的废渣(锰
<正> 日本环境厅会同建设省等经济部门,共同商讨重新估价日本的环境评价制度。由于目前内阁议会决定的评价制度,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评价报告书审定只要求环境厅长官审查,不要求
一、情景导入,生活感知  1.導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与圆有关的美丽图片,一起欣赏。(幻灯片播放)  师:漂亮吗?难怪有人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因为有了圆才如此美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2.提问  你们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圆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课本出现的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并抽象出圆。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圆,看
高职院校系教学秘书是学院一线教学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在学院一线教学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在系级教学管理中找到秘书的位置,提自身高素质能力,这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有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各章节教学内容如何渗透环境教育,以及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习题等各个环节如何结合环境教育作简单阐述.
摘 要:将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学习兴趣  二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他们的思维活跃,要求参与的愿望较高,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思维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为主,需要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与快乐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通过交往互动,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所以,采用适用的激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