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对杂交水稻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tqyw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利用磷肥资源,确保良好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下杂交水稻根系生理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施磷极大地促进了杂交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干重的增加,保持适当的施磷水平能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并保持较长时间.磷的适宜质量浓度50.4,100.8 mg/L处理,杂交水稻各生育期根冠比为:分蘖盛期为0.23~0.24,孕穗期为0.17~0.19,齐穗期约为0.15,灌浆期为0.10~0.11.杂交水稻对N的吸收主要在分蘖盛期和灌浆期,对P的吸收主要在孕穗期,对K的吸收主要
其他文献
为研究n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问题,求证了n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的通解和特解的积分表达式.利用韦达定理和一个变量替换,对n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观察了38例雏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其主要特征是各脏器出现亚急性浆液--纤维性炎症,有大量嗜异性白细胞浸润并形成化脓灶,局部组织水肿、坏死,同时淋巴细胞增生
针对非材料学专业学生在工程材料学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前期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考核方式这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在机动脱粒机上设计安装切碎装置,使秸秆在田间就地切碎还田沤肥.结合实际情况,对切碎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就切碎装置容易产生的问题提出
项目化教学改革已在各高职院校全面展开,本文首先对项目化教学内涵进行阐述;其次,对近些年来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最后结合我校项目化教改现状提出了几点建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6份甘蔗种质(39份祖亲种、57份栽培品种或品系)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利用筛选出的7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构建了甘蔗96份种质的ISSR指纹图谱,这7对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