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与外语教学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过程谈起,论证了语言测试和外语教学相互依存的关系,分析了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并就如何提高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测试;反拨效应;外语教学
  语言测试主要运用于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及教学研究领域。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被称为反拨效应。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测试学的理论和原则,努力使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起到良好的、正面的反拨效应,以推动教育事业和全社会的发展。
  一、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
  语言测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悄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国内外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方法,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语言测试作为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关注。
  语言测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科学前语言测试阶段、心理测试—结构主义语言测试阶段、综合—社会语言学测试阶段和交际性语言测试阶段。
  二、语言测试与外语教学
  语言测试和外语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语言测试既是衡量外语教
  学成效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习者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必要的评估方法,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方面,测试为教学服务,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另一方面,外语教学实践又为语言测试提供宝贵的信息,使测试更符合教学需要,更科学,也更有的放矢。
  三、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反拨效应是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指语言测试对课程设置、教育者及人才培养等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因此,无论是外语教师、测试的设计者,还是行政决策者和教学管理人员,都必须重视测试对教与学的反拨效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反拨效应,降低负面反拨效应。
  (一)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首先,语言测试最大的反拨效应是获得测试对象的准确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标准,从而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学需要测试来检验评估其效果;研究机构需要测试来完成科研项目;中高考、大学外语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对学生选拔、淘汰也都需要测试。可以说,测试无处不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方式能够替代它,语言测试亦然。
  其次, 好的语言测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经研究发现,周考比月考更能提高学习成绩,因为前者给予学生的信息多,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也随之提高。同时,如果定期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使学生口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给学生一些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此外,语言测试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压力,迫使学生在考前积极准备,而这种紧张的备考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
  第三, 测试还可以促进教材和课程设计的规范化、科学化。比如,目前很多学者通过对测试的研究及新旧HSK的比较,帮助课程及教材设计者在教材改进、补充材料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做出调整和优化。
  总而言之,好的语言测试可以对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及对整个教育和社会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形成一种测试、教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正是语言测试正面效应的实质所在。
  (二)语言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语言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也不容忽视。
  首先,对教育者而言,测试成了指挥棒,使其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很自然地向考试看齐,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它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影响了课堂练习形式,影响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造成“应试教育”的弊端。
  其次,对学习者而言,不良的测试使学习目的扭曲。仅以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为目的,而不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热衷于应试技巧,热衷于“题海战术”,知识面窄,交际能力差,导致“高分低能”。同时测试结果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考前往往焦虑不安,考后又会因成绩不理想而一蹶不振,压抑其学习兴趣,影响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此外,语言测试的内容具有局限性。任何性质和类型的语言测试在本质上都是对测试内容的抽样检查,应试者面临的试题只是被检测内容的一部分。语言测试只能有限的反映学习者试卷中所体现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很难反映全貌。
  总之,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反拨效应是同时并存的,只是两种效应有大小之分和程度不同而已。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反拨效应,增大正面反拨效应,使其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四、提高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学习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
  (一)重视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语言测试的两大基本属性,理想的语言测试应该是二者的相对结合。那么怎样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呢?从测试的内在因素来说,测试内容和技巧必须与教学目的一致,使试卷本身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从测试的外在因素来说,要正确运用测试手段,避免干扰因素出现,保证测试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二)保持语言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与外语教学目标的一致
  Hughes(1989)认为:“如果一个测试被认为是重要的,那么对它的准备就可以支配所有的教学活动。但如果这个测试的内容和测试技巧与授课目的不一致,则极有可能带来有害的反拨效应。”实践证明,测试内容和方法与教学目的相一致,就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否则,就会将教学引向歧途。比如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变为以听说为主,英语教学评价系统就要相应地从评价阅读理解能力为主转变到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上来。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开始采用新题型,以促进新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强化语言测试的设计
  一是增加产生性运用试题和综合技能试题的比重。主要是指写作、口语测试及听、说、读、写技能的试题。二是注重语言测试的情景化。主要是指测试材料本身的上下文和材料以外的情况尽可能真实。三是注重语言测试的人性化。测试材料可多用故事性、幽默性的资料;测试方式可用多媒体,也可以彩印试卷,改变一贯的黑白面孔。四是考前模拟,考后讲评。前者使学生熟悉题型和技巧,后者使学生知道问题所在,以便今后学习中加以解决。
  (四)加强对外语教师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防止学生外语能力发展的不均衡和畸形。同时,建议有关部门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些有关测试方面的培训课程,掌握充分的测试知识,以便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充电”内容,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五、结束语
  威尔金斯指出:“测试的形式对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影响相当大,不容忽视。”的确,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反拨效应正日益显露出来,并将伴随外语教学的变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外语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不懈努力,以寻找更合乎客观规律的测试形式,使语言测试更有效地服务于外语教学,优化其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让外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 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 邹申. 语言测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 2005 (1).
其他文献
肝素钠是一种生化药品,有抗凝血作用,可防止人体血栓的形成,在降血脂和促进人体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大约3000副猪小肠可生产1千克肝素钠粗品。我们希望通过以下介绍
新媒体的出现对电视新闻编辑产生很大的冲击,加强对电视新闻采编发展的创新就显得比较关键。文章主要就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现状以及特征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7例MHD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与68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MHD病人SCL-90(除外
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属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兔尾鼠属,是新疆荒漠草场的一种野生害鼠,对新疆荒漠草场造成巨大的损害,严重威胁着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化学毒杀、诱捕、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在传统PI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对PI参数进行在线调节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对该算法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并通过ARM
采用碱溶与热变性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除去内组织复合物中的蛋白质 ,以D2 54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作为交换剂 ,进行分级分离肝素钠 .对肝素钠的分离方法作一定的改进 ,提高了分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对于资产的管理也需要进行升级强化。政府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作为资产核算的基础,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创新运营管理。文章将从
因混沌系统具有初值敏感性和参数敏感性,混沌理论初步建立,人们就想到利用这种特性进行微弱信号检测或测量,但混沌系统是不稳定的,且对噪声存在相同的敏感性,所以,抑制噪声成为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