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算盘:儿童营养,精打预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近30年,城乡儿童的身高、体重不断增长,体重率、营养不良率和贫血率也明显下降。但是,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面临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低体重儿童仍然存在,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不足或缺乏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正悄然威胁儿童的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素养,堪忧!
  我国儿童营养健康素养较低,普遍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调查显示,我国15~24岁人群中,仅9.4%的人具备健康素养,具有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人仅占12.0%。
  * 中小学生仅40.1%的人参加家务劳动,42.3%的儿童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
  * 6.5%~14.2%的儿童不吃早餐,即使吃早餐,营养质量也较差;
  * 儿童的快餐食用率较高,尤其是西式快餐,有10%左右的儿童每月吃快餐频率大于5次;
  * 吃零食、喝饮料现象较普遍;
  * 12岁以上中学生曾饮酒率高达51%,其中28%在10岁以前就尝试过饮酒。
  除此之外,我国学龄儿童存在身体活动不足、静坐及视屏时间长、睡眠不足等现象。有15.1%和58.5%的儿童在学习日和周末的视屏时间超过每天2小时, 7~12岁儿童视力不良率为40.9%,13~15岁达到67.3%;77.6%的13~17岁学龄儿童睡眠时间不足。
  扫“营养盲”,从娃娃抓起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同时,指南根据学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针对学龄儿童提出了五条建议:
  别让孩子成为“五谷不分”的“营养盲” 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儿童应了解和认识食物及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学习和传承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
  固定饮食,才适合儿童有限的消化能力学龄儿童的消化系统容量和消化能力有限,一日三餐时间应相对固定,每天吃早餐,早餐的营养要充足,午餐和晚餐要做到营养均衡、量适宜、少在外就餐。多数快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油、盐等调味品较多,经常吃会增加超重、肥胖发生率,从而导致慢性病。
  含糖饮料,能少喝就少喝 经常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学龄儿童龋齿和超重肥胖的风险。
  少时不放松,长大无“胖病” 学龄儿童的营养应均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偏食、挑食和过度节食则会影响他们的营养素摄入,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暴饮暴食在短时间内会摄入过多的食物,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更容易延续到成年期,增加慢性病的危险。
  不做“小宅男宅女”,出门“玩”起来儿童应减少久坐少动和视屏时间,开展多样化的身体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每天的活动应至少达到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充足、规律和多样的身体活动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最古老的计算机”,承载最殷切的期望
  为了让这些建议能够付诸实践,指南修订专家又专门设计了形象、实用的“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形象地描绘出食物的搭配和食用份数,适用于所有中等身体活动水平下的8~11岁儿童。
  算盘被誉为“最古老的计算机”,是中国智慧的象征之一,用来呈现儿童平衡膳食,寓意非凡。平衡膳食算盘中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食物类别,用算盘珠的个数表示膳食中食物的份量。算盘共有6档,从下往上依次为:桔色代表谷薯类,每天应吃5~6份;绿色代表蔬菜,每天应吃4~5份;蓝色代表水果,每天应吃3~4份;紫色代表动物性食物,每天应吃2~3份;黄色代表大豆和奶制品,每天应吃2~3份;红色代表油盐,每天少量摄入。
  在算盘的底部,有一个儿童身挎水壶跑步,代表每个儿童都要足量喝白开水,天天运动。
  专家简介
  马冠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妇女儿童问题专家,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其他文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肿瘤医院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诊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前列腺肿瘤诊治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擅长前列腺、膀胱、肾脏、睾丸、肾上腺、阴茎、腹膜后等部位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擅长前列腺癌、膀胱癌、肾脏肿瘤的早期诊断、根治性手术和综合治疗。  肾脏是人
心率也是高血压预后的“晴雨表”  已有研究证实,人体交感神经的激活、高盐的摄入等,都会影响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心率是这些机制作用结果的一种生物标记,在预测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增快一般指在非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心跳次数每分钟超过80次。心率增快的本质是发生了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高血压的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增快往往提示其交感神经兴奋
疾病预防类  高危人群要做HIV检测:一半人不知自己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最近指出:一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一般传染病的统计数据,发现多少报告多少,可信度高:艾滋病却不一样,发现的仅仅是实际发生的一部分。据测算,全国近50%的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比如,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死亡2.2万人,其中约一半是当年检测发现的。早检测、早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戒毒专家提醒公众,尤其是年轻人,要远离不良习惯、远离毒品。  在朋友影響下,她开始吸食大麻  一位15岁女孩在家长陪同下来到戒毒所。家长说孩子是学音乐的,在酒吧听摇滚乐,和不良少年们一起抽大麻。女孩住院戒毒时,在病房笔者与女孩接触之后,发现家长的描述过于粗暴和浅薄,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以音乐来打开话题后,笔者渐渐了解到:这位女孩一直以来都有些特立独行,喜欢小众的
赵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副主任、物质依赖学科带头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委员等。擅长焦虑、抑郁、成瘾行为、冲动攻击等的诊治。  杜亚松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评估、行为和情绪障碍的干预、学习困难儿童的指导及各种心
脸色苍白,居然是“尿毒症”  某天,门诊来了一对青年男女,女方婚前检查时被诊断为“尿毒症”,他们不相信,特地到上海大医院确诊。原来他俩是一对恋人,双双在大学读研究生,今年研究生毕业,又一起申请到了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出国前,他们准备结婚,可万万没有想到,婚前检查结果女方被告知患了“尿毒症”,这犹如晴天霹雳,他们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平时女方忙于做实验,有时会觉得累一点,脸色苍白一点。检查发现,
最近,张女士总感觉自己一阵阵潮热汗出,脾气烦躁,似乎月经量也少了好多。医生说可能更年期到了,她大吃一惊:自己才45岁啊!同事刘女士比自己年纪还大,但看上去神采奕奕的。交流后才得知,刘女士之前的症状更严重,不仅潮热出汗、月经紊乱,还整夜失眠、尿频、情绪低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才慢慢好起来的,据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女性的生命网络有调控作用。生命网络?新名词啊!到底是什么呢?  生命网络:强调天人合一,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旅行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否说走就走呢,出行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旅行途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糖友”旅行攻略  解放军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许樟荣 王玉珍  出行准备1:考量身体状况  为了能够愉快游玩,糖尿病患者在做旅行计划时,要评估自己的体能和其他指标。最好到医院检查血糖、尿常规(观察尿酮体、尿蛋白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对25万多人进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恶性肿瘤患病率显著高于糖尿病前期及糖耐量正常人群。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糖耐量正常人群所有恶性肿瘤患病率为1.02%,糖尿病前期人群为1.05%,糖尿病患者为1.45%;女性分别为1.86%、2.17%、2.87%。男性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增高的肿瘤是结直肠癌、肺癌、膀胱癌和肾癌,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增高的肿瘤是乳腺癌、子宫内膜
世界无烟日:做好准备,迎接平装香烟  5月3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做好准备,迎接平装香烟”。平装香烟,也称为“标准装香烟”,其实并非“平装”,而是指在香烟包装上明显标示香烟危害健康的文字和图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平装香烟是有效减少香烟需求的手段之一。这类包装能降低香烟的吸引力,限制通过香烟包装自身做广告的形式,减少了香烟包装和标识中的错误引导信息,并能让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