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功的神话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870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华武侠小说中的神秘绝技,轻功大体上可以根据其功效分为三类,一类可以跳得很高,如郭靖郭大侠的“上天梯”;另一类可以跑得很快,比如青翼蝠王韦一笑的“草上飞、独步天下、来去如电”;还有一类体现为速度极快的闪避,比如段誉的“凌波微步”。
  单纯从影视作品和小说的描述上看,所有这些轻功的共同之处,似乎都是实施者通过完全克服地心引力完成的,其中很多细节似乎违背了科学常识。那么轻功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呢?
2012年10月22日,塔沟武校学员在第九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式上表演轻功。

  捕风捉影的历史记载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列子可以“御风而行”,但由于我们无法得知这是否是庄子所讲的寓言故事,所以作不得数。秦汉时代,贵族都喜欢求仙,《淮南子》曾记载过身体极轻可以飞到天上的人,也就是修仙得道的人。《后汉书》里提到过一名方士,叫赵炳,他可以轻松地跳到茅屋顶上烧饭,而不会压坏屋顶,同时还能坐在伞里过河。在这个时期,飞来飞去或者身轻如燕的“轻功实施者”,往往都还跟神仙或法术联系在一起,会轻功的不是法师、和尚,就是道士。
  而轻功真正成为传说中侠客的绝技,相关记载大概在唐代出现。在《剑侠传》中,崔生喜欢一个歌姬,于是他家的昆仑奴磨勒就在夜里背着他越过十重高墙,让他与这个歌姬相会,同时昆仑奴磨勒又卷了歌姬家的妆奁,背着两个人逃走。后来磨勒被官兵围捕,但见他“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翕,疾同鹰隼”,尽管官兵箭如雨下,却没能射中他。
  在清代的小说中,轻功成了行走武林的标配,你不会些飞檐走壁的功夫,在江湖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在石玉昆的小说《三侠五义》里,展昭就是个轻功高手,他曾给皇帝展示功夫,“忽见他身体一缩,腰背一弓,嗖的一声,犹如云中飞燕一般,早已轻轻落在高阁之上,于是皇帝赐了他‘御猫’的名号”。之后,武侠小说中的轻功被描写得越来越神,以至于后来在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四位武侠大家笔下,轻功已成为中华武学的超级技能,独步天下。
福建泉州少林寺武僧释理亮在借助三合板制作的浮桥上表演轻功“水上漂”

  民国四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奇书,叫做《少林拳术秘诀》,其中记载一种轻功,声称“数年之内练成,可以飞跃数丈”。然而到了1941年,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却在《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中质疑道,如果该书从出版之时起,即1915年,便有人练习此法,那么按该书所述,早该诞生五批轻功高手,然而从1930年到1936年间五届远东运动会的跳高纪录,却只有2米,还是外国人创造的。
  说了半天,以上记载基本都源于小说、传说、猎奇书刊,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我们也无法从中得知轻功是否存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官方的教材却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在2005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武术》中对轻功作了定义:“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使实施者蹦得高、跳得远的功法运动。”
  看来,轻功真的存在!而且属于一种弹跳练习。
2014年11月,一位武师悬浮在武汉长春观精武馆。

  轻功的真相
  原来,轻功是中国传统武术中一种真实存在的功法,但由于受小说或影视作品夸张渲染的影响,误导人们认为轻功不存在。
  其实轻功并不是反重力的体现,由于任何物体包括人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在地球上则表现为地心引力作用,即重力,也就是说,练习轻功并不能使人的质量变轻到“完全克服地心引力”,这是违背物理常识的。真正的轻功可以大幅提高练功者的奔跑、跳跃、闪转腾挪等能力,远超常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所以说,轻功虽没有小说或影视中表现得那样夸张,但“跳得极高、跑得极快、滞空能力超强”却是真实的轻功体现!
  事实上,轻功是“借力实现抛物线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当轻功者向前腾空时,所做的是一个抛物线运动。跳远运动员为了跳得远,需要助跑、起跳,以增加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和向前的初速度,当然如今的运动场上也出现了在空中蹬腿以提高成绩的现象,这事实上也是借鉴了轻功的方法。轻功者之所以飞得远,关键就是使用了“借力使力”的技巧。这个借力物,就是“草上飞”的草、“鼓上蚤”的鼓、“水上漂”的水。
  当然,轻功者必须斜向后蹬,借力物给予其的借力才是向前和向上的,这个力才能和其运动方向一致,发挥正面作用。因此,轻功实施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多次借力实现多次抛物线运动的过程。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我们跳一下,就是施展“轻功”的体现。所以要练轻功,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围绕这几个参数进行:初始运动时的速度、踏入借力物的速度和方向、踏入借力物的时间,速度越快越好,时间越短越好。
  假如有同学一心向武,非轻功不练,是否可行呢?
  练习轻功
  首先,练习轻功的人需要具备健康无疾病的体魄,还要求其身体动作轻灵,因为起高跃远无不以轻为功,身躯肥硕的人,由于体质条件所限,纵使苦练,也难望大成。
  在毅力上,习练轻功需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因为练习轻功自始至终至少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艰难困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完全不可能成功。正因为条件严,练功苦,武侠粉们大多又叶公好龙,所以真正学习轻功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学成出山的了。
  练习轻功还需要很多工具和设施,如木桩、弓房、跳台、铁衣、铅瓦、铁鞋、跑板、护踝等等,由此可见,研习这门绝技,还得长期待在特定的地方。
  习练轻功,必须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打基本功,由易到难,由浅而深,老老实实地按步骤进行,不能擅自跨越某一练功步骤,这是其一;其二,每日练功,在强度上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口吃一个胖子,不顾自己身体的承受程度而拼命加大练功量,因为贪功冒进者往往会损伤身体,练一日养十日,欲速反而不达。
  练习轻功的初级阶段,由跑步、跑桩、跑弓、顶功这四个练功层次组成,其目的在于锻炼脚步的轻稳和身体的浮劲。其中跑步可谓是轻功的基础之基础,此功夫要求轻功练习者最好从少年八九岁时期就开始练习,由此可见,那些想练轻功的大龄“奔三”老男孩们,晚喽!
  跑桩是轻功初级阶段的第二步,分跑马桩、九宫桩、梅花桩几种。
  第三步是跑弓,在跑桩功夫练得纯熟之后,练习者脚下的稳劲和身体的灵活性已相当可观,便可转而练习跑弓,若想练轻功,这也是由稳劲向浮劲过渡的阶段。
  第四步是顶功,练的乃是向上弹跳之劲。练习者需选一平地,身子正直站立,两手下垂,两腿并拢,用脚前掌向上弹跳。跳时两膝盖不得弯曲,同时意念上引,也就是意想头顶有一鹤冲天之势。如久练之则意到、气到,以意领气,功到自然成。此步骤需每天早晚练习,不计次数,感到疲劳方止。当练习者能达到直膝跳起1寸,则屈膝可跳起1尺;直膝跳起1尺,则屈膝可跳起1丈!所以古时练功家云:“一寸管一尺,一尺管一丈。”顶功这一步骤,如能练到直膝跳起1尺,则轻功的初级功夫就算练成了!
  当然,作为血肉之躯,在练功的同时也需要做好保护工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其他文献
据外媒报道,日前,法国夫妇尼古拉斯和朱莉在所售卖的糕点中藏了两颗钻石,以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销售额。据悉,活动规定,凡是当天在该面包店消费的顾客,均有0.25%的机率获得价值600欧元(约合人民币4225元)的钻石。活动当天,两颗钻石将被藏于800块普通糕点中,而且,为了避免误食危险,糕点内实际放置的是体积更大的钻石替代品。活动结束后,“吃中者”可以换取得到当地可靠珠宝商认证的真钻石。
这是一个惊悚得有可能令人产生不适的命题——人为什么不吃人?  要搞清楚人为什么不吃人,先要搞清楚人为什么要吃人?  在自然界中,同类相食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学者在文章中揭示,动物界的同类相食具有重大的进化意义。  一则,动物可能会在饥饿的状态下选择食用同类动物或者它们的尸体,以确保获取充足的营养。1992年,劳伦斯在葡萄牙进行的野外研究发现,大约31%的雌螳螂会在交尾后吃掉雄螳螂。而1988年的一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都隔着好几层门。有的人能够与现实世界无缝衔接,而有的人为了適应现实,把内心封闭了起来。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都不了解。所以人的一生,或许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吧。那么,你的内心藏着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1.当你受到委屈时,你会?  奋起反驳→2  低声哭泣→3  憋着忍着→4 2.不少人都觉得你很较真吗?  是的→4  不是→3 3.你觉得自己是个及时行乐型的人吗?  是
2018年7月的一个宁静的周五上午,马来西亚东北部吉兰丹首府郊区的村庄巴东伦拜克,一群中学生正在学校照常上课。在校门口卖黄咖喱饭的阿姨正像往常一样在准备食物,突然之间,她听到了一声尖锐的叫声,像是某个小女孩在尖叫。随后,尖叫声越来越杂,其间掺杂着各种哭嚎,听得人心惊胆战。  她放下手中的活向校园里张望,她看到9个小女孩被人拖出了教室,每个小女孩都像发疯了一样,在大声地尖叫、嘶吼、疯狂扭动,而其他的
30米望30米望遠镜之争:天文学家大战夏威夷土著(上)
法國机械艺术团队La machine最近创作了一只霸气十足的“巨龙”,在北部多个城市进行巡展。据悉,这只机械巨兽身高10米,全长25米,还能搭载50名乘客。而且内部结构复杂灵活,需要17个人同时控制才能“驾驭”。栩栩如生的巨龙一边咆哮一边从浓雾中缓缓走出,画面震撼值满点。
大约4万年前,一根细长的骨笛被丢弃在中欧的一个洞穴里。该仪器雕刻有五个指孔和一个锥形吹口,大约可以追溯到人类在非洲大陆定居的初期。  人类创作音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就连那支笛子可能也是我们音乐发展历程的一个近期例证。其精巧的设计显示出对声学的了解,可能借鉴了长期存在的音乐习俗。但更早期实践经验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第一首音乐肯定是借助身体和声音创作的,并随着创作者的死亡而消亡。查尔斯·达尔文
低沉的男声能促进记忆力;熟悉的声音容易被识别,也容易被屏蔽;女人会被低沉的声音所吸引……  1、熟悉的声音引人注意。熟悉的声音似乎会从嘈杂声中自动跳出,被我们所感知。在一次调查中,实验参加者听取了混有陌生人声音和自己配偶的声音的音频,结果发现,比起陌生人的声音,他们更容易识别出自己配偶声音所说的内容。  2、实验发现只要自己想做到,相比陌生人的声音,忽略自己配偶的声音也更容易。  3、当对自己所爱
中世纪的厕所只是地上挖出的一个坑,有时上面会放一根横木当坐具,四周并没有遮挡别人视线的东西。直到18世纪,人们才开始在木板房里挖出一个深深的粪坑,上面再放上木制坐具。  今天的社会学家一致认为,两个社会现象促进了抽水马桶的发展:一个是高人口密度下粪便处理的必要性;另一个是人类羞耻感的发展。1589年,英国出现了第一款抽水马桶。  羞耻感的形成或许源于等级社会的产生,上流社会的人士很注重将自己与平民
1.伴娘最多的婚礼  2013年,斯里兰卡夫妇尼桑萨拉与纳林在婚礼仪式上甜蜜微笑。他们当天打破了伴娘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伴娘126人、伴郎25人、男花童20人、女花童23人。此前纪录保持者是一位泰国新娘,她的伴娘人数为96人。2.拼接最长的口香糖链条  加里·杜施尔用口香糖包装纸拼接起的环环相扣的链条达23.9千米。加里从1965年3月到2014年3月,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已用3,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