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诊影像学特点与临床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诊影像学特点与临床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5日云南省经核酸检测确诊116例输入性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为5~84岁,男59例,女57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116例输入型患者中,不同年龄组间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9,P=0.006),21~55岁患病率较高,占44.83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昆明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安全性,探索其发生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构建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5年01月至2020年06月期间,昆明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数据库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报告222份作为观察组,同期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未发生不良反应的250份病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
目的建立体积定量分析模型,评价滑膜体积定量分析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的应用价值。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模型预实验及临床前瞻性研究,收集活动期30例经规律治疗1 a的JIA患者入组。对每例患者的同一关节进行治疗前、后MRI扫描,应用自主研发MRI体积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治疗前、后滑膜炎体积,并获取入组患者MRI检查同期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临床治疗初始阶段依靠内分泌治疗常取得较好的预后,但一旦出现复发和转移,总的预后并不理想,因此近年来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因耐药性的产生而受到各种限制,内分泌耐药的逆转被认为是让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回归慢性疾病治疗的新的方法和希望,延缓和逆转内分泌耐药的策略也逐渐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密切的关注。对延缓和逆转内分泌治疗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