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鉴赏水平。因此,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不单单是满足小学生实际需求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构建音乐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基于此,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具体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审美能力;教学有效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等问题,导致无法在音乐课堂上专心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很难在音乐课堂获得学科素养、提高音乐审美品位。可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价值较高,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全面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于全新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热烈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学习并且有效习得知识。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美育教育
教学目标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教师在探索有效性教学方法时候,一定要先明确音乐教学目标,通过深入研读教材以及音乐课程标准,分析学情从而完善教学目标,尽可能凸显出音乐美育、德育等功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的情况来对音乐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借此来充分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让音乐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而学生也能在音乐课堂上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音乐素养。
二、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自身具有浓厚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才可以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中,和音乐歌曲中所蕴藏的情感展开交互。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大的激情展开音乐知识的学习,为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例,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讲授《童年的回忆》这节内容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以兴趣作为切入点。首先,音乐教师可以运用童年游戏“跳房子”“123木头人”作为课前导入,借此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歌曲,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歌曲的过程中,与同学沟通自己最喜爱的片段,边聆听音乐边用手势依照图谱形状进行划动。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歌曲来模仿兔子跳,再跟随音乐歌曲模仿小乌龟爬,借此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音乐歌曲的节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欣赏歌曲《童年的回忆》,这时,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比如,歌曲中的第一段、第二段的速度是怎样的?鼓励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大胆发言。最终,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依据歌曲的节奏自由创编舞蹈动作,学会用动作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创新现有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贴合新时期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教师可以从现代化教学思维出发,对音乐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比如,多媒体教学方法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那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懂得结合实际的音乐教学主题,围绕音乐教学内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将相关的音乐素材直观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要根据音乐主题提出相关的音乐探讨问题,从而引领学生正式走进音乐教学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一边探讨问题一边学习音乐课程知识。
四、联系实际生活,强化学生音乐感知
生活本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音乐作为艺术重要部分,自然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素质教育就有提到,小學音乐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而展开,及时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生活来强化学生音乐感知。为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可以将音乐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声音和音乐片段为学生创设出新鲜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声音自主学习音乐创作,不仅能凸显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创新生活素材在音乐课堂之中的应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更好地抒发自身情感和体验。
五、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从以往小学音乐学习情况来看,在音乐课堂结束之后,很少有学生会去自省,会去主动发现自己存在哪些音乐学习上的不足。那么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这类音乐学习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及时指出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小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改进和反思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同时,在指出小学生的学习不足时,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以及语言使用方法,不应运用过重的语气,要懂得照顾一些心灵比较脆弱的学生,慢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音乐教学评价才更有效。
首先,根据每节音乐课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记录每节音乐课上小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做好汇总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利用每节音乐课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在评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指引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学习路径,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但是,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指出他们行为上的不足,并且结合一种较为严厉的语气进行批评,同时也结合班级同学的意见,向这部分学生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对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革新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利.浅论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教育, 2020,15(8):200.
[2]吴晓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J].新智慧, 2020, 13(31):102.
[3]陈玉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北方音乐, 2019,37(20):196.
关键词:审美能力;教学有效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等问题,导致无法在音乐课堂上专心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很难在音乐课堂获得学科素养、提高音乐审美品位。可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价值较高,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全面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及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于全新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热烈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学习并且有效习得知识。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美育教育
教学目标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教师在探索有效性教学方法时候,一定要先明确音乐教学目标,通过深入研读教材以及音乐课程标准,分析学情从而完善教学目标,尽可能凸显出音乐美育、德育等功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实践期间,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理解与吸收知识的情况来对音乐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借此来充分凸显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让音乐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而学生也能在音乐课堂上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音乐素养。
二、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自身具有浓厚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才可以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中,和音乐歌曲中所蕴藏的情感展开交互。因此,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大的激情展开音乐知识的学习,为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以人音版音乐教材为例,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讲授《童年的回忆》这节内容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以兴趣作为切入点。首先,音乐教师可以运用童年游戏“跳房子”“123木头人”作为课前导入,借此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歌曲,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歌曲的过程中,与同学沟通自己最喜爱的片段,边聆听音乐边用手势依照图谱形状进行划动。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歌曲来模仿兔子跳,再跟随音乐歌曲模仿小乌龟爬,借此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音乐歌曲的节奏。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欣赏歌曲《童年的回忆》,这时,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比如,歌曲中的第一段、第二段的速度是怎样的?鼓励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大胆发言。最终,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依据歌曲的节奏自由创编舞蹈动作,学会用动作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三、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创新现有的音乐教学方式,使得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贴合新时期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教师可以从现代化教学思维出发,对音乐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比如,多媒体教学方法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那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懂得结合实际的音乐教学主题,围绕音乐教学内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将相关的音乐素材直观展示给学生。同时,也要根据音乐主题提出相关的音乐探讨问题,从而引领学生正式走进音乐教学情境之中,促使学生一边探讨问题一边学习音乐课程知识。
四、联系实际生活,强化学生音乐感知
生活本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音乐作为艺术重要部分,自然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素质教育就有提到,小學音乐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而展开,及时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生活来强化学生音乐感知。为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可以将音乐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声音和音乐片段为学生创设出新鲜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声音自主学习音乐创作,不仅能凸显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创新生活素材在音乐课堂之中的应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更好地抒发自身情感和体验。
五、音乐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从以往小学音乐学习情况来看,在音乐课堂结束之后,很少有学生会去自省,会去主动发现自己存在哪些音乐学习上的不足。那么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这类音乐学习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及时指出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小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改进和反思中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同时,在指出小学生的学习不足时,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以及语言使用方法,不应运用过重的语气,要懂得照顾一些心灵比较脆弱的学生,慢慢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音乐教学评价才更有效。
首先,根据每节音乐课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积极记录每节音乐课上小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并做好汇总和分析,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利用每节音乐课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在评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指引他们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学习路径,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但是,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指出他们行为上的不足,并且结合一种较为严厉的语气进行批评,同时也结合班级同学的意见,向这部分学生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从而促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对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审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音乐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革新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利.浅论提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J].教育, 2020,15(8):200.
[2]吴晓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J].新智慧, 2020, 13(31):102.
[3]陈玉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北方音乐, 2019,37(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