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坛 大爱育人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隆回县司门前镇中学政教副校长魏华钧忙完校内工作又驱车来到了智障学生小廖家,给她带去了作业本、水彩笔和糖果,并开始耐心地开导她。尽管她反应迟钝、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魏华钧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她能接受的知识,跟她讲述张海迪、海伦·凯勒等人顽强拼搏的故事,鼓励她与厄运抗争。
   看到她的字写得端正多了,也会读“a、o、e”等简单的韵母了,10以内的加减法也会算了,魏华钧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离开小廖家时还反复叮嘱她继续多看点书。
   每月的送教上门,魏华钧都带头按学校计划执行。他的同事告诉笔者,不管在教学还是日常管理上,魏华钧都扎实肯干、身体力行。
   他自从2003年下学期进入司门前镇中学以来,勇挑重担,2013年起,除了负责学校政教工作外,还承担了学校新校区的基建工作,一个人做了多个人的事。但是,为了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一直努力奋斗并坚守在三尺讲台,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雨露滋润着祖国的花朵。
   这些年来,他认真贯彻实施“八个一”养成教育,即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养成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习惯,写一封感恩信,参加一个班级兴趣小组或学校社团。同时他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要求所有学生做到“三随手”“四轻”“五不”“十三严禁”,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深刻意识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途径、新措施,有效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魏华钧查阅诸多资料,多番思索制定方案并付诸实践。这些年來,魏华钧多次找违纪学生谈话,将误入歧途的青少年拉入正轨。
   天道酬勤。他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表彰。他的生物和体育教学效果显著,班级评分居年级之首;辅导陈好等多名学生写的作文刊登在省市甚至国家级刊物上;2017年,他被评为邵阳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近3年连续获县嘉奖,多次获县优秀教练员;在他的努力下,学校多次荣获安全文明校园光荣称号等。
   面对取得的成绩,魏华钧更加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他认为这是为人师者的本分,他无比热爱着教育事业,他不断提升自己,将自己变成一棵参天耸立的大树,让学生能遮风避雨。“把汗水洒下教坛,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知识、累积着经验。”魏华钧说,默默耕耘,平实无华是他的本色,而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是他不懈的追求。
其他文献
每到教师节,我总会想起手执教鞭的小学班主任——袁晓春老师。   袁老师是位代课老师,四十来岁,高高瘦瘦的,经常穿着一件洗得发黄的白衬衫。记忆里,他喜欢背着手踱步,手里捏着一根细长的教鞭。   教鞭是用棕树的枝条做的,食指粗细,匀称直溜,手感较好。这寻常的棕条子虽然不起眼,但到了袁老师手里就仿佛魔法附体,在我们眼里有了灵魂,也有了杀伤力。袁老师似乎很享受手执教鞭的感觉,上课不离手,课间操也拿着。那根
期刊
说起老家望城,还真是有山有水的鱼米之乡。爬山到黑麋峰,玩水去团头湖,靖港为古镇,铜官是陶都,乌山产贡米,乔口有渔都。   我出生的地方叫望城乌山,八曲河穿过我们小村庄。出来参加工作已有十余年,每次回老家一进门,迎接我的,是母親手上端着的一碗喷香的芝麻茶。   在我们老家,女主人的待客之道,首先就是泡茶,泡姜盐茶。   既是泡茶,当然离不开茶叶。村子里有块山地叫“茶树坡”,整整齐齐种着一垄垄的矮茶树
期刊
晚清名臣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中进士,入翰林院,组建湘军,以儒家思想治军,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故居富厚堂座落于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位于南侧的藏书楼,曾是曾氏子孙读书的家庭学校。每天,富厚堂人流不息,天南海北的游客来此感受、传承曾氏家风家学。   最好的传承在校园。在“国藩故里”双峰县各学校,以曾国藩修身治学为校园文化底色,令曾氏家风家学在孩
期刊
红色文化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是中华儿女伟大奋斗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时代内涵,运用新理念、新要素、新技术革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让红色文化浸润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精神底色,应当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自觉。  挑战前所未有
期刊
2013年以来,新建成幼儿园、中小学校27所,解决学位39150个,所有完小以上学校建成“合格学校”,所有村小达到“标准化学校”。   建设教师公租房、周转房2800套,3200名教师搬进新房。   40余所中小学成功创建全国、省、市、县足球特色学校、文明单位(学校)、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   揽获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两项督导评估考核”
期刊
她在学生心目中是一名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脸上总带着善意的微笑,哪怕是调皮的学生也能被“征服”。有学生称她为“良师”,有学生叫她“姐姐”,毕业后还不时有学生跟她谈及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向她“取经”……一个普通年轻的教师为何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一切皆源于爱心来成就。  立德树人,厚德载物   贺维固守教师之魂,敬守教师之德,谨记教师之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 “静心教书,用心育人”的教
期刊
不久前上映了动画电影《愤怒的小鸟2》,结合第一部,作品在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也给很多父母带来了一些家教启示。  让孩子勇敢做自己   有一棵小番茄秧,人们告诉它,只要努力,就可以长得很高,结的果实像西瓜一样大,味道像香瓜一样甜,并且还会像苹果一样有营养。小番茄秧很努力地吸取养分。结果,它的果实仍只是小小的番茄。最糟糕的是,小番茄秧不再认为自己是番茄秧,它甚至连一点儿自信心都没有了。   我们总会
期刊
“能当一名人民教师是福分。”衡阳市一中教师宋桂林扎根教坛担任班主任21年,他以一颗质朴而赤诚的心,在教育的广袤麦田里辛勤地耕耘,微笑着收割教育的丰硕成果。  教育“德”为范   为提高师德修养,宋桂林坚持阅读书报,收听新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提高专业素养,他加强业务学习,坚持阅读专业书籍,在反思中超越和成长。他热爱学生,争做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典范,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期刊
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41年3月,前身是湖南省立第六中学,1952年12月学校更名为“邵阳市第一中学”,并确立为湖南省首批六所省重点中学之一,1988年学校被冠以“三湘名校”载入国家教委主持编纂的《教育大辞典》,2004年成为第一批挂牌的湖南省示范性高中,2013年起托管邵阳市第十五中学(初中部)。首任校长是毛主席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张干先生。办学80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周总理亲笔书写并署名的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的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有着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超越课堂,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新课标 课外阅读 以读代讲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顾眼前的苟且,看得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