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是否应该加入特长训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经历学校体育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涉及7个领域已经走向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国家体育政策已经由竞技过渡到以体育教育为主导,并由政策、法规引导学校体育发展。以国家对体育事业政策为依据,对西安市大学区内小学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小学体育是否应该加入特长训练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
  【关键词】政策 德育 小学体育 特长训练 特长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政策指向发展学校体育,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升学状况,论小学体育是否应该加入特长训练内容。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国家政策指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基于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全市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数据测试和上报工作,国家以考试形式入学,这些考试内容主要以全面健身项目为主,锻炼学生体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针对学生力量、素质、协调性为主的训练形式,并没有给学生一个主导特长思想,在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专注运动项目的训练,没有引导学生发展自己有兴趣的运动项目,使学生对爱好的项目进行专项的发展,就此针对小学生体育学科学情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体育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国家政策也是这样规定的,体育教师必须先从道德观念来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德方面有进一步的认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大环节,注重小细节,通过引导、教育、自律让学生成为认识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体质对后期成长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体育教学时实现具体目标(特长训练)
  (1)把握水平标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紧紧围绕水平目标(大纲要求)和相应的具体目标(特长训练)来确定,以便全面贯彻标准精神,把握课程标准在该水平学段。并且将水平目标(大纲要求)和具体目标(特长训练)转化为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位,而到位的标准是在操作层面上是否实现了课操作化和可观察化。
  (2)用水平目标(大纲要求)和具体目标(特长训练)统领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实现以后的人生目标,水平目标(大纲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社”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特长训练)有利于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多出一项技能,课程标准中的水平目标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而我论述的具体目标即特长训练是让学生在水平目标上,选择自己感兴趣,更加爱好的运动训练项目即特长训练。
  (3)体育教学应当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尽量的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创新式、自主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使学生能在积极的学习中主动达成各学习方面的目标(水平目标、具体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研究、设计、实验、使用有助于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学习方面目标组成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给我学习”转化为“我要学习”。
  3.关注个体差异,进行公平教学
  (1)关注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现在体育教学中,公平就是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情境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尤其在课堂上对体育薄弱生进行鼓励性训练,对优秀生进行策略性训练,在新《课标》中的表述“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教师更好地教授”,那么面对“不一致”的学生实施教学过程,应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着的、有差异的个体,根据学生体质特点进行“特长训练”实施与之相适应、最合适的、最优质的教育或者学习行为。
  (2)“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公平最重要的体现,建立在素质教育(水平目标)高标准、高要求的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的一种动态新的教育形态,其实质是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可以按学生水平差异大致分层,因人而异制定学习目标,训练目标,从心理水平、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练难度、教学步骤、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那么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再完成水平目标的同时,去训练自己的特长爱好完成具体目标。
  (3)《课标》在强调“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等课程设计思路。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尊重个体差异”,提倡学习新技能,发展每个学生自己内身个体特质的训练项目,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一技之长”,能在今后运动的项目中,既能展现个人特长水平,又能加强自己对运动的兴趣爱好。
  4.国家政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体育课一味地强调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法,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同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能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此,新课标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多样性,在做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游戏中学,练习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从注重学生德、智、体、美方面出发,先培养学生体育美德心理,加强身体素质提高,把“健康第一”引入实际教学模式,制定水平目标(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提高学生体质,加强学生身体协调性、力量的训练后,导入个体差异,因教施材提出具体目标(特长训练),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之后,针对自己兴趣爱好,加上教师引导对所选项目进行强化性训练,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特此论证从教师、学生、家长角度对特长训练的赞同程度,把学校体育教育的水平目标(大纲要求)完成,更要特色的发展学生具体目标(特长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國学校体育》2002年4月
  [2]《体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4]窦美婷等,《中国学校体育》2013年11月
其他文献
《新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真正地组织好课堂教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學习活动时具有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还有独立性等方面,这些因素都是学生主动学习程度的有力表现. 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够将自身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也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积极主动,开心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乐于读书和善于读书,但目前的教育仍是一种“应试教育”,还没有真正过渡到“素质教育”,以致阅读教学收效甚微。要想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是关键。究竟什么是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分为直接阅读兴趣和间接阅读兴趣。直接阅读兴趣指由读物或阅读活动本身引起的阅读兴趣;而间接阅读兴趣是由阅读活动目的、任务引起的兴趣。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课本以外,
期刊
一、课题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应用意识应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么在新课程倡导下的数学问题,就蕴含着大量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和实际问题,那么在面对这些灵活和现实的数学问题中,能正确审题,提
期刊
【摘 要】将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网络 多媒体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形式及质量效益等与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密切相关。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生物学是
期刊
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深化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和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其核心工作。我们作为这又一代的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值得深思,值得去探究。新的理念,新的课程模式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的认识和大胆的尝试,下面我就针对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及创新学结合谈一谈自已的点滴体验。  一、走出自我  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我们老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急需改革
期刊
二十一世纪,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  一、多媒体的运用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
期刊
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由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电磁学)以及力学(力、运动、简单机械)组成。这五大板块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声学、光学和热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可以从学生生活实例和亲身体验激发他们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力学部分涉及到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综合性较强。而电学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多,难度较强,但同时又是考试的重难点,教学中需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做大量
期刊
【关键词】高中音乐 愉悦 兴趣 互动 评价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感到愉悦?我们应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让知識在尝试的兴趣中轻松掌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美育要求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当前的高中音乐课
期刊
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模式,是继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途径,近几年来逐渐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