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那么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可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再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怎样议论纷纷、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样辛苦地练习跳跃、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样欢呼雀跃;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教室里孩子们的神态、心理活动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据文绘图,展开想象
  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先介绍鹳雀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的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有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反复训练,以培养想象
  想象力丰富与否并不是天生的,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开发、培养。要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够搏击风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文本潜在的资源、素材,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好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想入非非,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1.化略为详。
  由于表达的需要,一篇文章中常有略笔或虚笔。对此,可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化简略为详细。
  比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合理想象:小松鼠看到枯萎的花生秧,感到很奇怪,花生到底哪里去了呢?是谁把花生摘走了?然后,以《花生没有丢》为题,适当增加人物练习想象性扩写。
  2.延伸活动。
  有的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据此可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并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想象新的局面,构思新的情节,使它合理延续下去。
  比如教学《穷人》(2)的结尾,可通过设问来引发想象: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怎样做或怎么说?桑娜先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怎么样了?他们会商量些什么?他们今后的日子会怎么样?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练习想象性续写。
  3.变换思路。
  可利用教材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从内容、中心、结构、体裁、顺序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变换原文,改成新作,从而发展想象力。
  比如教学古诗《悯农》,可在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送别友人的记叙文。
  4.看图想象。
  图画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想象的直观表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彩图、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构思故事,展观景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然后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画面的蕴涵。
  比如,给出一个圆形,让学生尽情想象,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学生也许会想到篮球、大西瓜,想到十五的明月、火红的太阳、可爱的笑脸,也许还会联想到地球,想到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这样拓宽思路、大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学习中需要想象力,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应该指导学生丰富生活,开阔视野,接近自然,热爱生命,关注人生,留心生活,注意观察,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强的想象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课程教学的重要基本,课堂教学则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现状需要得到改变。“增效减负”是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要想真正的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必然趋势。本文首先简述增效减负的基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并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在“生”与“本”之间需要一个“支点”支撑,这个“支点”就是数形结合点。因此,学生学习特别需要借数形结合展开,要在细节上把握结合的时机,寻找一个结合的支撑点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形结合 具象 表象 抽象  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将数学问题转
期刊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生命所在,是国家的希望所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创新人才应从他们抓起,而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为此,本文着重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观察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五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抓住科学课程的特点,使科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平台。  关键字:创新;培养;兴趣;观察;想象力;实践;团结协作  “发展就是硬道理”,要发展
期刊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舞蹈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已经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接受、认可和喜欢。舞蹈是以姿体动作为语言作“心灵交流”的一项表达艺术,甚至在很多社交场所都能发挥作用。少儿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小分支,也在被更多的少年儿童所接受和喜欢。由于年龄的特征,少儿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
期刊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
期刊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转化成文字的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然而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使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弊病。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感到,应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总结了不少经验,如下:  一、深入生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作文教学不仅仅是追求升学,更是人才的培养。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
期刊
摘 要: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教学空间。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美术课堂是关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开放教学 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  要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充满活力的课
期刊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独立思考,可以把学生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学习中,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把知识学活。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明确的思考规则、教给有效的思考方法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写作是体现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更显其重要地位。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学生作文难的局面呢?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1.培养阅读兴趣;2.学会积累生活素材;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学会观察。  关键词:写作能力 积累 创新 想象  写作是体现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更显其重要地位。尽管各种辅助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很多学生苦于作文难,有的甚至一见到作文就心烦,作文教学的效率肯定要受到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无法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使学生由“感到难”转变为“乐甚业”。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名小学作文教改实验班的教师,几年来我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具有不同特色的中年级作文教学方法。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改实验中运用多渠道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