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兴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elra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介人
  杨少斌,1963年生,河北唐山人。1983年毕业於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系。1991年迁入北京圆明园画家村。1995年,迁往北京宋庄小堡村。
  郑义兴
  推荐词:郑义兴的作品,让我感兴趣的是对绘画语言及审美趣味的探索。他避重就轻的发展出了独特的工作方法,以轻盈的姿态面对现实的矛盾與挣扎,他将绘画作为平衡内心的工具,这让我想起莫扎特的生命和创作。尽管人在不如意的环境生存,但作品呈现出了优美、乐观的精神,这是天性或者生存的策略,把对现实的焦虑转换成一种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徘徊或者是逃离,没有归属感的精神世界拒绝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他反对已成为历史的东西,用技术手段网织他的内心需求,背景与主题不断的接通、刻露,模糊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且相互作用,像网络一样繁复无尽,画面中蓝色与白色的配置另人赏心悦目,以理性的绘画方式对抗非理性的现实景象。
  ——杨少斌
其他文献
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对现今当代艺术家仍有着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不过也有评论家认为,很难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社会雕塑”的内容,相反“社会雕塑”以及“扩展的艺术观念”却在他的对话、演讲以及行动中得以体现。随着 9月初“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的展出,关于博伊斯的话题进一步被人们所讨论,却鲜见有其本人的文本。本期解读我们即分享博伊斯本人的文章:《我在搜寻场域特征》是博伊斯在参加过1972年卡塞
期刊
1972年6月30日-10月8日:约瑟夫·博伊斯在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上设立了“公民投票直接民主组织”咨询室。  博伊斯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意在通过这个受国际尊崇以及访问的艺术论坛上的咨询室来再现以及公开他的扩展的艺术观念。在100天的文献展期间,博伊斯每天都在咨询室与访客讨论公民投票直接民主的概念以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约瑟夫·博伊斯在咨询室一天的事项记录,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Fridericia
期刊
“以最大的热情、最崇高的敬意,欢迎大家光临指导,请!”伴随着石虎一句话的开幕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石虎书画大展10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石虎经过十年的自身沉淀、潜心创作,将一千多件精品力作集中亮相,为广大书画爱好者奉上了一道丰盛的艺术盛宴,至今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石虎粉丝前来参观、学习,展览可谓影响深远、盛况空前。  中国美术馆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期刊
棉花画作,色彩瑰丽、笔触精微、线条曼妙。虽然一看就知出自女性之手,然细观,下笔之果敢、挥洒之自如、堆叠之雄浑—尤其是大画,有黄钟大吕之“气”在画中流动,引人共鸣。所谓气,即神气、大气、骨气、气魄。棉花画中的每一个笔触,都有其心灵之气,以真挚、淳朴、纯净的力量直入人心。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气”论几乎占据了中国古代社会全部意识领域,长期影响着古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
期刊
“我相信,寂寞有多长,幸福就有多长。”棉花用这十四个字诠释了自己的信念。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信念,因为寂寞难耐,难耐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真实得就像咬一口手背会感到疼,疼了就知道生活还在继续。然而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艺术,它可以让我们的心腾空而起,俯视生命中的一切落寞与无奈,给我们些许安慰与自由。  我看到棉花一幅很美的画—《没有人知道我的忧伤》。横流寒澈,落花苍凉,老树的花依然繁盛,但毕竟都在落去
期刊
推介人  杨建国,供职于今日美术馆,现任《东方艺术 · 国画》主编,著名策展人、鉴定家。  布日固德  推荐词:布日固德用抽象的横与竖书写性语言架构起他的绘画,看似简单,实则笔与笔之间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关系。他的用笔遒劲、有力道,有宽有窄,时疾时缓,它们堆砌在一起,形成了不同于书法的气韵、空间和节奏感,像在表述些什么,又似乎不易参透。布日固德深受传统书法的影响,却又有意回避了书法的笔画组合关系,同时
期刊
在国内当代艺术的双年展与艺博会日益增多的同时,各地的艺术节、艺术季也如雨后春笋,三亚艺术季即为其中的独辟蹊径者。11月13日,“ART · SANYA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据发布会介紹,为期3个月的“ART·SANYA艺术季”将于12月6日在三亚开幕,将展出作品近三百件,涵盖雕塑、装置、影像、绘画等形式,届时还将有几十位国内外艺术家莅临,为观众进行一系列艺术讲座和互动。  第二届ART ·
期刊
“多彩—中国油画作品展”于11月2日上午11:00在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盛大开幕。此次展览作为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与中国油画学会的首次深入合作,集结了国内诸多优秀油画家的作品,通过群展的方式,展示他们为中国油画艺术发展所做的努力。  近三十年来,中国油画艺术有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油画艺术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貌和学术品质,为中国美术乃至世界美术的发展做出
期刊
推介人  喻红,1966年生,北京人。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毕业於中央美院。  1994年读研究生。现任教于中央美院油画系。  推介词:陆超,200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留學。他创作的最初灵感来源于北京地铁站拥挤的人群,那种人头涌动的盲目感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之后他便沿着“人群”的这一条线索不断的延伸下去,对于他来说,描绘人群更像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