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地区稻茬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铜陵市义安区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34万hm2左右,其中稻茬麦占60%~70%,由于常年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带病秸秆还田,农药、除草剂滥用,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威胁。为了提高稻茬麦生产技术水平,达到节本增效、绿色增产 、安全、环保目的,2014年开展了调整稻茬麦种植模式的相关试验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 稻茬麦;长期连作;问题;绿色种植;对策;安徽铜陵
  中图分类号 S511;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6-0051-02
  铜陵市义安区每年小麦播种面积为1.34万hm2左右,旱地麦占40%左右,产量为6 000 kg/hm2左右,高产田可达7 500 kg/hm2;稻茬麦占60%左右,为4 500 kg/hm2左右,高产田可达6 000 kg/hm2。
  1 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稻麦连作单一种植模式,种植大户多有“重稻轻麦”现象,品种选择和田间管理比较粗放,草害严重,农药除草剂滥用,对小麦的生产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带病秸秆还田,增加病源,引起病害高发。加上铜陵地区春季雨水多,稻茬麦易受渍涝,病害多,如果梅雨季节提前至5月中下旬,小麦收获困难,导致穗发芽、霉变、腐烂等,欠收或绝收现象普遍。
  1.1 耕种粗放,出苗率低
  稻茬麦田质地较黏重,含水量高,土体坚硬,宜耕期短,不易耕耙,整地质量差,无论是机械条播还是人工撒播,都难以做到小麦播种均匀一致,深浅适中。尤其是撒播,常出现丛籽、露籽、深籽、压籽和缺苗断垄现象,造成稻茬麦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早、晚苗素质差异大,产生子孙穗,降低穗粒数。
  1.2 种植品种多、乱、杂
  对品种的特征特性(冬性、春性、全生育期等)不清楚,盲目引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1.3 稻麦长期连作,地力下降
  水稻和小麦都是禾本科作物,又是需高肥种植的作物,稻麦长期连作,稻、麦争抢地力,导致地力下降。
  1.4 播种期太早、太迟现象较多,适期播种小麦不多
  种植大户承包土地多,播种、收获季节劳力、机械紧缺,播种太早、太迟现象普遍,播种期提早到10月上旬、推迟到12月底或次年1月的占比为60%~70%;适期播种10月底至11月中旬的仅占30%~40%。如东联乡种植大户引进“宁麦16”2015年10月上旬播种的25.3 hm2,2016年3月16日抽穗,遇上低温,30%~40%不结实。
  1.5 小麦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等)高发
  铜陵地区处在长江下游,春季雨水多,稻茬迟播、种植密度大的小麦往往病害高发、严重。据植保部门调查,近5年铜陵市义安区小麦赤霉病年平均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5.12%、病指9.27、病穗率17.30%、实际损失2 011.19 t(表1)。
  1.6 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滥用,次生灾害普遍
  稻麦长期连作,禾本科杂草泛滥成灾,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的滥用,致使周边农田灌溉水破坏,稻、麦苗害;2013年胥坝乡种植大户章翠萍20 hm2小麦喷施烯效唑5次,导致小麦绝收;2014年天门三泉、2015年西联乡凌玉静、钟鸣镇周天元等稻麦连作3年以上,禾本科杂草泛滥,引起水稻除草剂使用不当,大幅度减产。
  1.7 气候影响
  铜陵地区春季雨水多、台风频繁,小麦生育期间降雨多,特别是播种期间和生育中后期降雨过多。常因阴雨连绵误播、晚播导致减产。特别是中后期雨水多,湿害渍害重,发生早衰、倒伏、穗发芽、霉烂等一系列問题,导致减产[1]。小麦生长前期病害发生多,如2016年小麦抽穗扬花期长期阴雨和多次强降雨,造成赤霉病大流行,加上雨日多,防治难或防治效果不好,铜陵地区部分小麦因受赤霉病危害而减产。
  另外,成熟收获期遇到雨天收割困难,引起小麦发芽、霉烂等,台风引起倒伏小麦更为严重。如2016年5月15—31日,铜陵地区连续阴雨天气,晴天少(仅5月25日、26日、30日、31日4 d为晴天),许多高产小麦无法及时收获;种植大户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品质降低,损失极为严重。
  2 对策
  2.1 选择适宜品种
  铜陵地区处长江下游,属长江中下游早中熟冬麦区,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宜铜陵地区种植的品种[2]。进行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筛选适宜铜陵地区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
  2.2 适时播种
  根据品种的冬春性、全生育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铜陵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稻麦两熟形成了土壤湿度大、质地黏重、地温低、腾茬晚、整地难等独有特点,所以麦田要抓紧时机,抢时早播[2]。
  2.3 提倡冬季种植绿肥或休闲,保护耕地
  提倡冬季种植绿肥或休闲,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地力,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提高种植效益。
  2.4 病虫草害专业化综合防治,实现农药施用零增长
  根据当期的病虫情报,对小麦病虫草害实行专业化综合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小麦抽穗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召开专题会议、手机短信平台、印发资料、现场观摩等,告知种植大户及时防治小麦赤霉病,以减少损失。据植保部门调查,近5年通过专业化综合防治,年平均挽回小麦损失11 229.04 t(表1)。
  2.5 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
  宣传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增加施用农家肥、堆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2013—2015年在钟鸣镇、西联乡在水稻、小麦生长期进行生物有机肥试验示范,化肥施用量减少30%以上[3]。
  2.6 加强种植模式调整   为减轻稻麦长期连作争抢地力、导致地力下降。稻-麦连作2年以上,要进行1年或2年轮作,“稻 麦”种植模式改为“稻 绿肥”“稻 油”“稻 再生稻 绿肥(或休闲)”等绿色种植模式,2014年开展了调整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达到种地养地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6.1 “有机稻 绿肥”种植模式。2014年在天门镇“铜陵三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有机稻 绿肥”种植模式试验示范,有机稻“玉珍香1号”种植13.3 hm2。前茬种植绿肥,有机稻生产模式,病虫草害绿色防控,9月26日收获,平均产量3 900 kg/hm2(单价7元/kg),13.3 hm2收入36.31万元。实现节肥、节药、绿色、环保的目的。
  2.6.2 “杂交稻 油菜”种植模式。2014年在西联乡犁桥村徐小兔“杂交稻 油菜”种植模式杂交水稻“皖稻153”6.67 hm2。经田间测产水稻11 538 kg/hm2(单价2.8元/kg),6.67 hm2收入21.55万元;油菜产量3 085.5 kg/hm2(单价4.4元/kg),6.67 hm2收入9.06万元。油菜实行机械化操作,节本增效;改善环境,提高土壤肥力粉碎桔杆还田,改善环境,增加田块土壤养分;避免小麦与水稻争抢地力的矛盾;增加产量,改善米质[4-6]。
  2.6.3 “超級稻 再生稻 绿肥”种植模式。2014年在顺安镇绿涛家庭农场,“超级稻 再生稻 绿肥”种植模式“准两608”示范种植6.67 hm2。全程机械化生产,经田间测产(2季14 835 kg/hm2)头季稻产量10 152 kg/hm2(单价2.8元/kg),6.67 hm2收入19.96万元;再生稻产量4 683 kg/hm2(单价5元/kg),6.67 hm2收入15.62万元。杂交水稻培育再生稻,实现头季与再生季都高产,是杂种优势再利用的良好途径,是农民节本增效、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再生稻的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销路好,是基本上不用农药的绿色食品。
  3 参考文献
  [1] 陈金平,崔满星,郭祯,等.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2(12):15-16.
  [2] 张奎.稻茬麦早播增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8):54.
  [3] 薛晏辉.广德县稻茬麦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96.
  [4] 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等.影响稻茬麦出苗的关键因子与应对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2011(5):89-91.
  [5] 陈金平.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态条件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1):156-160.
  [6] 张玉林,刘礼明.稻茬麦高产优质节本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9.
其他文献
摘要 欣荣优华占是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欣荣A×华占(SC2-S6测恢系选)杂交选配的杂交晚稻组合,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较优,在兴国县已有大面积的种植。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施肥管理、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欣荣优华占;晚稻;栽培技术;江西兴国  中图分类号 S511.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
磷肥利用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利用17点次夏玉米肥效试验数据,建立夏玉米磷肥利用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函数关系,分析土壤有效磷不同丰缺状
运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栉孔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唇瓣结构。结果表明,2种贝的唇瓣结构都是中间一层结缔组织,两侧被覆纤毛柱状上皮,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栉孔扇贝唇
摘要 指出并分析了2015—2016年度枣庄市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中存在的問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品种优化布局、耕作方式的改良、精细播种、全面镇压、分类肥水管理、巧用叶面肥和除草剂等,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关键词 小麦;播种;管理;问题;对策;山东枣庄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89-02  Abstract Th
红花酥梨根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梨园施肥或耕作,收集根条,采用根接方法培育红花酥梨嫁接苗木,其成活率达98.3%,且苗木出圃率高,节〈了培育砧木占用的土地,缩短了培育成品
介绍常规早籼稻新品种温926在江山地区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在江山市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定量施肥浇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的内容,以
以取自中国黄海的22种鱼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鱼肉组织上清液的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从6种商业用酶和1种新型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MLAP)中,筛选出MLAP作为酶解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
拟指环虫病是严重危害养殖鳗鲡(Anguilla sp.)的寄生虫病,为了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免疫防治方法,对鳗鲡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spp.)的结构蛋白及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以鳗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