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硝酸甘油作为雷诺氏病的辅助治疗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诺氏病的治疗仍是不满意的,伴有胶原病的患者尤甚.血管痉挛涉及中枢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局部的手指血管这两方面的异常.作者以外用市售的硝酸甘油软膏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剂辅助治疗雷诺氏病,评价其疗效.17名患者女13名,男4名,年龄21~63岁.

其他文献
人甲棘壳孢(Pyrenochaeta unguis-hominis)系1975年首次报告,是从一老妇人趾甲中所分离出来,鉴定为棘壳孢种,此种曾于1974年由English等从一老人脱色的趾甲中获得.两个患者均来自英国西部,甲直接镜检均能查到菌丝.病例报告:85岁老妇,住在英国中东部,右手小指甲有一小块棕色色素改变,损害缓慢扩大.患者作家务劳动.第一次检查未查到菌丝.一年后,患者诉说一年来变色区稍有
期刊
儿童寻常性天疱疮并不常见,而新生儿寻常性天疱疮则尚未见报道.旧文献中的"新生儿天疱疮"指的是一种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本文病例具有表皮内棘层松解、细胞间免疫球蛋白沉积和细胞间循环抗体等特点,是一种真正的新生儿寻常性天疱疮.
象复发性荨麻疹这样在治疗上如此困难的皮肤病不多。据统计病程6个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其中40%的病程将缠绵达十年,而且有些往往找不到发病的线索。他们对常规的H1受体阻滞剂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反应可能很差,甚至加用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胺也无帮助,可见组织胺并不是引起风团的唯一血管活动因素。复发性荨麻疹的病人常猜想他们是对某种物质过敏,但研究往往是徒劳的,因为除非病史中有线索,否则用何种致敏原来作皮试很难
期刊
近来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已证实有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存在于正常人或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中,而不与正常人皮肤或银屑病患者无皮损皮肤的角质层抗原相结合.
期刊
近几年来血浆替换术(exchanges plasmatiques EP)日益时兴,实际上已用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不同于血浆去除术,后者去除血浆,归还血的有形成分,而EP则重新注入维持血容量的取代液.
报告一例女性60岁本病患者,5年来皮损反复发作,主要有二种:一为两肘、腕、指关节伸侧和臀部的丘疹及隆起之红色斑块,中央色紫,常形成水疱甚或坏死溃破,持续数月.另一为在隆起红色斑块基底上的大疱损害,疱壁紧张,直径可达数厘米,见于两大腿前面及前臂屈侧、胸、面部及口腔,几周后可自愈.两者愈后均残留色素斑.实验室检查包括免疫荧光镜检等多项免疫学检查,除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外均正常.组织病理象示表皮坏死
家族性蕈样肉芽肿(MF)罕见.作者报导了父亲死于MF24年后女儿亦得病的病例.例1:男性,66岁.于1952年5月初诊,经组织学检查,证实为MF肿瘤期.长期以来,患者表现为慢性地图状皮肤的炎性斑块.以往曾两次住院治疗.经多个疗程的放射治疗未见效.体检:背部的红色斑块上见有许多溃疡性结节和肿瘤.两侧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腿部极度水肿.
期刊
本文报告了2例环状肉芽肿用Shakhnes所推荐的划痕方法治疗,获得成功.例1,女,59岁,患环状肉芽肿8年.曾口服维生素E、照射境界线及肌注去炎松治疗无效.
期刊
本文报道了110名免疫损伤的住院病人霉菌性菌血症的发生情况:一、110名病人中男6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6.9岁.二、致病菌株:白念珠菌40例;热带念珠菌25例;光滑球拟酵母菌22例;副拔毛念珠菌13例;新型隐球菌6例;克柔氏念珠菌3例和伪热带念珠菌1例.发现热带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在增加,而白念珠菌菌血症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期刊
材料与方法:67例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的鼠蹊或股淋巴结作穿刺,其中LL48例,BL19例。穿刺吸取作二张涂片,用May-Grunwald-Giemea法染细胞及用萋尼氏法(Fite等改良法)染抗酸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