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汕尾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2010—2020年日平均气温、日雨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数据对汕尾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汕尾市平均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776℃/10 a, 各个季节的年平均温度变化同年变化相符,均呈上升趋势;升温率最大的为冬季,春季、秋季次之,夏季增温最小。汕尾市降水量整体呈上升态势,降水量上升速率为174.47 mm/10 a;汕尾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1.767 h/10 a。此外,气候变暖对农业有重大影响,导致作物种植熟制不断朝北边移动,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还会导致农业病虫害发生,给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关键词 汕尾市;气候变化;特征;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P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4–0035–02
  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大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发生频率也随之增多,这对全球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一些变化以及影响[1]。汕尾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整体气候特征为雨热同季,气候温暖,光照充足。在气候变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汕尾市各类气象灾害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这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就汕尾市近1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探讨汕尾市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这为今后更好地应对异常气候变化以及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中的资料来自汕尾市3个国家基准站2010—2020年的日平均气温、日雨量、日照时数等资料,并参照常规标准划分季节,即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翌年2月为冬季。采取线性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统计方法对汕尾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2 近10年汕尾市气候特征分析
  2.1 汕尾市平均气温特征分析
  由图1可知,近10年汕尾市年平均气温最低为22.2℃(2010年),最高为23.4℃(2015年),10年的平均气温值为22.8℃;汕尾市近十年的年平均温度总体呈升高趋势,升温速率0.776℃/10 a,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为0.74,通过0.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近10年,汕尾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符合全球整体增暖趋势,还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极端气象灾害。
  由2010—2020年汕尾市不同季节的年平均气温情况统计可见(表1),近10年来汕尾市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温平均值分别是22.1℃、28.5℃、24.7℃、16.0℃;其中,春季平均温度最高值为23.2℃(2018年),最低值是21.2℃(2011年);夏季平均温度最高值为29.1℃(2015年),最低值是28.0℃(2018年);秋季平均温度最高值是25.5℃(2015年),最低值是23.9℃(2010年);冬季平均温度最高值是17.6℃(2019年),最低值是14.4℃(2011年)。此外,汕尾市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是1.036℃/10 a、0.026℃/10 a、0.394℃/10 a、1.645℃/10 a,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近10年汕尾市各个季节的年平均温度变化呈升温趋势,升温率最大的为冬季,春季次之,秋季比夏季增温要大。
  2.2 汕尾市降水量特征分析
  通过剖析2010—2020年汕尾市降水量逐年变化状况得出结论(图2),近10年汕尾市降水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升高的变化態势,降水量上升速率是174.47 mm/10 a,上升趋势较为显著。近10年,汕尾市平均降水量为2 107.1 mm,年降水量最多达2 770.3 mm(2016年),年降水量最少仅为1 604.1 mm(2011年),这说明汕尾市雨量充沛,最多年份和最少年份雨量相差较多。
  2.3 汕尾市日照时数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汕尾市2010—2020年日照时数变化情况(图3)可得出结论,近10年来汕尾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1.767 h/10 a。近10年汕尾市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 842.3 h,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 053.7 h(2011年),年日照时数最少为1 642.8 h(2012年)。
  3 汕尾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3.1 农作物种植熟制向北边移动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水、光、热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这些气象因子的配置不同对农作物的影响也有所差异。气候增暖会延长农作物生长季,对我国的种植制度造成极大影响[2]。汕尾市农作物种植带将逐渐朝北边移动,二熟制以及三熟制作物的面积势必会不断扩大。
  3.2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对作物的生育期带来特别大的影响,因而未来气候变化也会对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产以及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若没有全新的技术,作物的生育期会有所缩短,生长量也会变少,这势必会使得作物生长期延长,进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3]。据相关研究,水稻的生育期平均温度每增温1℃,将会缩短14~15 d。在水稻当前的品种情况下,水稻的分蘖速度会因为生育期的缩短而逐渐变快,导致有效分蘖有所变少,进而使得作物的穗重以及总干重有所下降,进而降低作物产量[4]。
  3.3 气候变暖加重农业病虫害
  气候变暖会加重汕尾市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导致粮食因农业病虫害而减产。汕尾市水稻产区存在早稻、一季中稻、一季晚稻以及双季稻并存的情况,对于水稻病虫害的滋生以及传播十分有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稻白叶枯病以及稻纹枯病可能会在有些区域爆发以及蔓延。再者,近几年来,因为暖冬的持续存在以及春季高温少雨的影响,水稻灰飞虱时常爆发,再加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会致使整株的水稻死亡,严重影响到水稻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4 结论
  (1)近10年汕尾市平均温度整体呈升高趋势,升温速率是0.776℃/10 a, 各个季节的年平均温度变化同年变化相符,均呈升温趋势;升温率最大的为冬季,春季次之,秋季比夏季增温要大。汕尾市降水量变化整体为增加的变化态势,降水量上升速率是174.47 mm/10 a;汕尾市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1.767 h/10 a。
  (2)气候变化对农业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作物种植熟制不断朝北边移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气候变暖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给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晓华,高云,祁悦,等.IPP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结论对《联合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影响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14-19.
  [2] 吴群,谭雪玥.饶河县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 (20):294-295.
  [3] 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34-39.
  [4] 姜纪峰,顾芹芹,田展,等.上海市青浦区近5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349-353.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月亮田大五星枇杷种植点2009—2019年产量品质情况,应用兴义国家站、兴义市马岭镇两要素自动站相对应年份实测资料,通过对2009—2019年大五星枇杷生长周期及花期、挂果期的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再对不同年景的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特征和花期挂果期气候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总结丰年、偏丰年、平年、歉年、绝收年不同年景的气候特点,找出影响产量品质的气象要
摘要 马铃薯是世界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富含丰富的热量和淀粉,为人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养分和养料。在世界农作物范围来看,马铃薯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型农作物之后的又一常见农作物。在东北地区能够种植高产的马铃薯农作物,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农业丰富经营的发展。根据东北地区具体的实际情况,分析马铃薯的高产栽培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东北地区;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
摘要 根据恭城县1971—202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M-K突变检验法,对恭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恭城县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春、冬季增温尤为显著。年降水量呈现波动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代际变化明显,以9~13年的周期旱涝交替为主要特征,其中夏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突变点在1980
摘要 针对2020年济南市济阳区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可知2020年济阳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多,属正常范围,其中:冬季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冬季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年初出现罕见雨雪天气、春季霜冻天气频繁、汛期强对流天气频发、仲夏无酷暑天气且降水偏少、夏季强降水过程集中、秋末极端降水突破历史极值、岁末出现雾霾和强寒潮天气。  关键词 气候;特征;天气事件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B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逐渐引入高科技设备。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引入植保无人机进行飞行作业。就气象要素风、气温、降水、能见度、雷电和低云对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气象要素;植保无人机;影响  中图分类号:V27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4–0031–02  新疆昌吉主要种植棉
摘要 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都与天气息息相关。在进行气象观测的过程中,会使用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通过观测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得到相对精准的气象数据。如果仪器出现问题,那么观测数据就会出现严重偏差,进而造成错误的天气预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有关人员应该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仪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护维修,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提高仪器的观测质量。  关键词 地面
高寒地区西瓜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青海鲁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近几年来鲁源公司种植新安琪儿、月娘、小玉等品种。这种西瓜在高寒地区日光温室不同季节生产,容易管理。小型西瓜适应性较强,气温在14℃以上均能正常生长。在日光温室中栽培,早春栽培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35~40d,3月5日定植,6月1日上市,2kg以下的礼品西瓜在采摘节上受到游客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