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撞击导致始新世全球变暖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成果声称,在始新世时期曾经出现过一次与哺乳动物物种群落大繁荣密切相关的全球性气候迅速变暖事件。他们发现了关于始新世时期全球性气候迅速变暖的新证据——一些球形的玻璃碎片,并认为这些玻璃碎片应该是彗星撞击地球后熔化的残骸飞溅到半空中凝固而形成的,但一些相关专家对此观点和解释持不同看法。
  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学家丹尼斯·肯特教授介绍说,这些球形玻璃碎片发现于新泽西海岸的沉积层中,最初可能来自一顆跌入大西洋的直径约10千米的彗星。这次彗星撞击事件可能在5560万年前,是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的主要诱因,因为撞击事件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这起事件使全球气温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内迅速升高了6摄氏度。肯特教授表示:“急剧变暖的气候就表明了它的诱因何在。”这一温暖时期也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它也经常被拿来与今天由人类引起的气候迅速变暖情形相比较。这种气温的迅速升高,可能也与哺乳动物扩散到世界上其他新的陆地有密切关系。这些哺乳动物最后分化为今天仍然存在的三大类,它们分别是偶蹄类动物、奇蹄类动物以及灵长类动物,其中当然包括我们人类。
  现代的偶蹄类动物包括羊、猪、骆驼、长颈鹿等,而现代的奇蹄类动物则包括马、貘、犀牛、斑马等。关于这一哺乳动物进化大发展阶段的背后诱因,科学家们仍然未能完全搞明白。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地球表面基本上没有冰雪,海平面比现在也要高出许多,许多小型单细胞海底生物开始灭绝。但陆上的哺乳动物终于有机会踏上两极的土地,从而生存机会大大增加。
  主流理论认为,这一全球变暖时期大约持续20万年,它的出现可能与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但是,美国罗格斯大学科学家则在这些玻璃球中发现了一种令人感兴趣的矿物质,这种矿物质被称为“焦石英”。肯特教授介绍说:“焦石英通常形成于极高的温度,大约在1700摄氏度下才会形成。”如果没有太空撞击这样的极高能事件,难以解释这种矿物质的存在,因为火山岩浆喷发时的温度要低得多。第二项证据是,在其中一颗玻璃球中发现了“撞击石英”颗粒。这种颗粒只有在太空撞击事件中才能从高压状态下变形爆裂形成,而火山中的压力并不足以产生这样的颗粒。不过,未参与此项研究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太空撞击研究专家克里斯坦·科伯尔教授则指出,研究中“撞击石英”的鉴定是采用拉曼光谱测定法。“拉曼光谱测定法并非鉴定撞击石英的标准方法,因此它可能是撞击石英,也可能不是。”大约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在远离撞击坑的岩层中留下了一层明显的铱元素层。然而,彗星岩石少,冰块多,因此可以解释彗星的撞击为什么没有在古新世—始新世交替层留下明显的铱元素层。
  2003年,肯特教授首次提出了彗星撞击的观点,其依据是发现于新泽西的磁化黏土颗粒,他认为这种颗粒是由太空撞击事件形成的。肯特表示,此次“玻璃球”的发现为他的彗星撞击理论补充了有力的证据。“彗星质量的五分之一是碳。通过对太阳系彗星的光谱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痕迹,这种碳倾向于同位素一侧。此外,来自太阳系外层的彗星往往撞击速度能达到小行星撞击速度的三倍,而这些玻璃球证据表明了当时发生的撞击事件。但唯一不明确的是,这些玻璃球究竟是不是形成于古新世—始新世时期。目前为止获取的信息都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不过,这些玻璃球不可能来自其他地质层。因此,年代测定非常有用。
  (选自2017年5月《科学大观园》,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撞击这一现象简单吗?简单。两个物体剧烈碰触就可以产生。能小觑吗?绝对不能!因为撞击,恐龙灭绝;因为撞击,全球变暖。本文似乎坐实了“撞击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然而,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与气温的迅速升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
  读有所思
  1“.这次彗星撞击事件可能在5560万年前,是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的··
  主要诱因,因为撞击事件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文章第4段说:“火山中的压力并不足以产生这样的颗粒。”请从《被压扁的沙子》中为它找一个有力的证据。
其他文献
我习惯在晚上大概9点的时候去夜跑。我们小区旁有一家电器厂,每到晚上9点,就会有一大群骑着电动车的人涌出来,让冷清的街头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些人蹲在路口,手中拿着手机,用我听不懂的方言对着电话那头说着什么,大概是在等爱人下班;有些人已经骑着电动车和妻子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坐在后面的人双手搂着前面人的腰,搂得紧紧的;还有的人站在路口眼巴巴地抽着烟,大概还在等人。  在苏州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有那么
期刊
学校是一块净土,教师是一类洁人,尤其是农村教师,凭着微薄的收入干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无愧社会给予的诸多殊誉。教师清苦,班主任更是如此。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饱尝了酸、甜、苦、辣,现就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困惑谈谈认识。  一、农村地区学生本身的问题  1.学生对未来不抱太大希望,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小学或初中毕业就出外打工。理想的缺失直接影响求知欲,对很多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之产生逃课、缺课、打
摘 要: 《会计基础》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考内容。本文主要介绍农村中职学校支教过程中《会计基础》课程的讲授情况,以及就提高教学质量展开的探索,强调在教学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情境,让农村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 会计基础 支教 教学策略  为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教育部门推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地处偏远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因各方面条件所限,在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对口率低。  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专业水平偏低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是公办园教师虽然
技法指点rn写好说明文,除了要抓住事物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写作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展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并且符合人的认知规律.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安排说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