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例棘阿米巴角膜炎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qiang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及时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经过恰当的局部及全身治疗,6例棘阿米巴角膜炎均得到了临床治愈.角膜病灶小于2.0 mm×2.0 mm,无前房积脓的2例轻症患者,15~20 d基本治愈,视力恢复达到1.0;角膜病灶在2.0 mm×3.5 mm的4例重症患者,3~6周痊愈,但均遗留了不同程度的角膜薄翳和角膜斑翳,其中视力恢复至0.7者1例,0.6者2例,0.5者1例.半年后复诊无一例复发.结论 棘阿米巴角膜炎能够得到及时诊断、早期恰当治疗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避免不必要手术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情况,并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1421例进行比较.结果 14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88例经阴道分娩,51例再行剖官产,6例产钳助产,1例子宫破裂,无产妇死亡.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产发生率,差异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前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结果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更年期功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33例,使用炔诺酮治疗.观察用药期间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8.8%(26/33),对照组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总结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162例206眼青光眼患者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 32例(32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5.5%,均为单眼发病.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10 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加例(20眼,62.5%),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例(6眼,18.8%),结膜瓣渗漏5例(5眼,15.6%),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1眼,3.1%).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