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思连”:血性胆气最美丽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人民军队曾经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人民军队用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党的信任、人民赞誉,也赢得了世界尊敬。”
  这个英雄宣言,出自革命烈士杨根思。1950年,朝鲜战场炮火连天,飞机在天上轰炸,炮弹如暴雨般坠落,地上无一完木。面对气焰嚣张的敌人,杨根思吼出“三个不相信”,就像吼出了一团烈火,燃起了战士们心头热血,烧出了一团通天胆气。
  如今以杨根思命名的连队驻扎在河南省许昌市,九月桂花正开,战士们的豪情锐气在桂花清香中,像一杯烈酒,只消饮下,就是火辣辣的激昂。英雄的连队从来都不乏英雄,几十年过去了,连队英雄的故事仍在一个接一个地上演……
  战场拼出胆气
  2015年12月2日,又一批中国维和官兵离开祖国,飞往南苏丹任务区。下了飞机,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让士官于明彬深深震撼 :放眼望去,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衣衫褴褛的难民随处可见。滚滚硝烟中,一个又一个扛着 AK47突击步枪和火箭筒的武装人员在喊叫、厮杀……
  贫穷、落后、战火纷飞,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暴乱和死亡,是维和官兵们面临的最现实的环境。但没有人退缩,甚至来这片让死神都感到暴戾的土地,都是官兵们的主动请缨。
  战火一刻未停。7月10日,维和营地附近再次爆发激烈交火,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展开拉锯战,交火位置直逼哨位一线。已经执勤一天的下士李磊主动要求继续留在战位,原本未安排当日执勤的杨树朋也主动找到连长,请求上前线。
  18时39分,于明彬驾驶乘坐着李磊、杨树朋等战友的105步战车执行难民营封控任务。突然,一声巨响在他耳边炸开,巨大的冲击波裹挟着令人窒息的热浪直冲头顶,空气仿佛在一瞬间化为齑粉,车顶舱盖承受不住排山倒海般的冲击,轰然弹开。 于明彬被震得头昏眼花,耳膜里像藏了雷电一样鼓噪,待到稍微清醒,猛然意识到步战车遭到了炮火袭击。
  爆炸声连绵不绝,密集的子弹如同一张大网,在头顶炸出滚烫狰狞的烟幕。于明彬与车长李东从侧门下车,转到后面,看到步战车后门黑烟滚滚。又是一声炮响,于明彬卧倒在地,在血汗模糊中看到前方的杨树朋倒在一片血泊中。战友受伤了!这一讯息甫一传进大脑,他与李东便顾不得危险,立即顶着炮火抢救伤员。
  把伤员转移到隐蔽部后,于明彬突然想起冒着浓烟的步战车里还有几箱炮弹,400升柴油。如今周围聚集了大量难民,一旦出现二次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危急之际于明彬飞身抱起灭火器,奔向步战车。疏散难民、灭火、转移弹药,他把众多难民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他的战友李
  磊、杨树朋两位烈士却由于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两位战士将生命留在非洲,把名字雕绘成了杨根思一样的“英雄”。
  赛场拼出意志
  2016年 7月,“杨根思连”九班班长陆亚东在郑州乘机赴哈萨克斯坦参加军事竞赛,同一天,李磊、杨树朋两位烈士被静静地接回家。郑州机场少了往日的喧嚣,时间将行人定格成一帧一帧的默剧,肃穆而悲伤。两行泪就这么毫无预兆地流出来,陆亚东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告慰牺牲的战友。”
  与往年不同,这次“国际炮兵射击能手”竞赛有不少变动:参赛装备改由哈方提供,比赛课目增多,强度增大,比赛规则有所改变。甚至直到比赛前一个星期,主办方才将比赛的装备交到战士们手中。对于战士们来讲,新装备非常陌生。主办方派出一个炮兵班指导战士们如何使用这
  一型号的火炮,东道主 2 分钟完成发射,而我方初次使用时却耗时4分钟。
  只要努力,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火炮玩转!”大家拒绝了一切不必要的活动,随身携带干粮,几乎泡在了训练场。仅仅几天后,4分钟变成45秒,我方成绩成为其他参赛队伍的“标杆”。
  27日,靶場上进行着最后的赛前射击训练,忽听一声炸响,靶场浓烟滚滚,血雾瞬间弥漫开来——安哥拉队员在射击中操作失误,炮弹炸膛,造成多人受伤、一人死亡。一些参赛队为了安全,主动放弃第二天的正常射击训练。放弃还是继续?老连长杨根思的影子在那一刻闯进陆亚东的脑海,男儿的血性与斗志刹那间被重新点燃,“‘杨根思连’的兵,就是要战胜一切危险,克服一切困难!”次日,大家慷慨激昂地走上阵地,圆满完成了射击任务。
  老连长的英雄气概和两位战友的牺牲,铸就了陆亚东沉甸甸的信念,赛场上的他凭借目标全部精准命中的好成绩,被评为“最佳火箭筒手”。其他参赛队不知道的是,这个优秀的火箭筒手,之前却是实打实的装甲步兵。
  沙场拼出豪情
  平时砺精兵,沙场显雄风。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杨根思连”的战士悄无声息地走出营地,在一片平静的草原上认真勘察地形,一阵夜风吹过,战士们回返时,确认了通道畅通,基本没有阻碍。这是“跨越——2014·朱日和 C”实兵对抗演习中进攻战斗打响的前一夜。
  然而就在攻入“蓝军”阵地的紧要关头,一条宽2米、深约1.5米的反坦克壕突然横亘面前,挡住去路。“蓝军”已经察觉到了“敌方”要进攻,并在两边高地布下伏兵。情况十分危急:下车,很有可能被“蓝军”“打掉”;不下车,就无法按照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战士们当即兵分两组,一组上高地歼灭伏兵,一组直接破障。没有铁锹,战士们便直接用手掘土填坑,手臂肌肉紧绷到极致,强制性连续爆发近10分钟。下士魏业伦的手被利石划破,鲜血渗入泥土糊在手上,如铁一般暗红。到最后,一些战士的手甚至失去知觉,但却无人叫一声累。仅用10分钟,他们便成功跨越障碍,并在第一时间端掉“蓝军”指挥所,为后续部队的冲击开辟了道路。
  时隔一年,英雄的连队再次踏上这片草原。凌晨5点,朱日和的天空依旧挂着寒星,草原上的风猛地扑过来,将地上的蓬草打乱,露出青黑色的沙石。官兵们从飞机上下来,脚还没站稳,就接到“参加城市进攻作战演习”命令。他们距离目的地足足25公里,25公里的武装奔袭,已远远超越大纲要求。没有休息、没有调整、没有补给,在半荒漠地带携弹奔袭,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杨根思连”的战士却有信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广袤的草原一眼望不到尽头,更无法预测终点,低垂的天幕在某一个节点与大地乍然相接,森然俯视着朱日和的荒凉。艰难与未知碰撞出滔天豪情,战士们的热血在一瞬间被点燃,脑袋里擂鼓一般跳着一个字“跑”!跑!跑!跑!全身的毛孔都在淌汗,每一滴汗珠都在嘶吼。脚上磨
  出血泡,袜子沾上鲜血,便由着它继续黏住脚板,陷进沙地,铆劲儿拔出,继续狂奔。草原苍茫茫的清晨,通天彻地地响起“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最终,“杨根思连”最早、最快到达指定地点。
  一个人的肉身于浩瀚天地渺小如蝼蚁,而英雄的境界却可气吞山河。出身英雄连队,“杨根思连”一代代的战士接力扛起英雄的荣耀,于 岩之途,砥砺前行。
  相关链接
  “杨根思连”是诞生于福建宁德革命老区的红军连队,其前身为1933年3月成立的闽东工农游击第三支队。1950年入朝参战,在第二次战役围歼美陆战一师的小高岭阻击战中,时任连长杨根思带领官兵英勇奋战,在战斗仅剩一人的情况下,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1951年,连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根思连”。
其他文献
《天方夜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无赖为了求得商人的一匹好马,乔装成重病行人躺在树下。商人见状,将他扶上马,他得马后分外得意,嘲笑商人愚蠢并夸耀自己的机智。商人叫住他说:“马可以给你,但希望你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因为我怕当路边真的有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再也没有人下马相助。”  借助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天方夜谭》中“佯病骗马”的故事如今正以主打悲情牌的“慈善众筹骗局”的方式频频上演。不少人借助“
期刊
提起雷锋的名字,今天听到最多的是“好人”一词。然而,雷锋能成为 20 世纪 60 年代家喻户晓的时代楷模,绝不仅仅因为他只是一个能时时处处助人为乐的“好人”,而是像当时一首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中所唱的,雷锋是一个理想坚定、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并把对党、对人民的满腔赤诚投入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行动中去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集中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坚守纯洁灵魂、
期刊
雷锋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体现,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共产党人先进思想的精华,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雷鋒精神为什么能跨越半个世纪而依然屹立于新时代?是因为它其中蕴藏的人性光辉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它迫切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
期刊
中秋国庆临近,为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防反弹回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中秋国庆期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专区开设了“我要举报”窗口,欢迎广大网友通过网站、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对节日期间公款吃喝、旅游,党员干部收送节礼,出入隐秘场所,组织隐秘聚会等不正之风进行监督举报。  專区“每周通报”栏目将从9月20日起,集中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期刊
面对这一话題,不禁想起了张嗲嗲。  张嗲嗲是一位退休老干部,两年前,老伴去世了,一个人在家,总感觉屋里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经常暗自伤神。  一天,张嗲嗲出门买菜,遇见一个小伙子,自称“志愿者”。小伙子一路跟着张嗲嗲,热心地拉家常,还不时地扶一把张嗲嗲,让张嗲嗲感觉特别温暖。在菜市场,小伙子帮着选菜、砍价,令张嗲嗲充满了幸福感。买菜回来,张嗲嗲热情地邀请小伙子到家里坐一会儿。在闲聊中,小伙
期刊
“售票厅内有不法分子,以购票、取票、改签、退票为名,变相向旅客收取费用……”只要走进北京西站,在任何一处都能听到广播里循环播放的“防骗提示”。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帝都西站,骗局众生相》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中提到,燕俊(化名)在北京西站取票时遭遇“假雷锋”骗局,被骗取521元后追讨钱款,并与协警合作“抓人”,但骗子最终还是趁乱逃跑。  此前媒体报道称,据当事人燕俊透露,其在北京西站使用自助取票机
期刊
雷锋的故事家喻户晓,今天想再说一说,是因看到一篇名为《帝都西站,骗局众生相》的文章,说是有人以“雷锋”的名义骗取旅客钱财。这不由得让笔者心生感慨。  记得当年笔者去外地求学的时候,那时的火车还是绿皮车,人多,热水总是供应不上。火车到了某个小站停下来,有几名提着水壶挂着“学雷锋车组”绶带的工作人员,吆喝着送热水,等大家把杯子从车窗里递出去后,他们把杯子放在地上,注满水,然后收钱,一杯两块,不给钱的就
期刊
7月25日至8月6日,由陆军军医大学和桂林联保中心昆明总医院组成的医疗队,赴老挝开展“和平列车——2017”医疗服务活动。在12天里,陆军军医大学的6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一队,在老挝琅南塔省开设帐篷医院,共诊疗军民3461人次,赢得了老挝人民的高度赞誉,也摔打锤炼了卫勤队伍。  老挝琅南塔省,位于湄公河、南塔河交汇处,山林环绕、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都十分落后。  居民昂派的左手腕关节腱鞘囊
期刊
7000多年前,乌海地区的先民在岩石上刻下了众多的岩画,其中以太阳神图案最具代表性。“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太阳神精神”,一直照耀着这里的人们。如果把煤比作太阳石,“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煤炭产业工人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从地心深处采掘光明、无私奉献热力的“太阳神”。乌海煤炭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便是一曲气壮山河的“太阳神之歌”。  周总理为城市命名  60年前,乌海地区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
期刊
共和国礼炮部队,以展示古老华夏礼仪为神圣使命,蜚声军内外、名扬五大洲。礼炮兵们用最响亮辉煌的方式记录着伟大祖国的历史荣光,用无悔的青春和激情的汗水鸣放出祖国的尊严与强大。  “国之命在礼”。400年前海军相遇鸣空炮以示并无敌意的习惯,经过历史的演变,已成为世界各国盛大庆典和迎宾活动的一种礼仪。  “国运昌则鸣”。而今,每一个神圣的庆典时刻,轰鸣的礼炮都会发出震撼人心的回响。  诞生于1937年的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