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记忆”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大多写各地节日风俗,也讲述民间艺人逸事。编者想通过这样的内容让初三的学生了解各地风俗和民间文化。我努力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拓展课外美文,精心设计了“舌尖上的记忆”话题作文。

一、上好课内精读课,渗透写作技巧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两篇写美食的文章:文学大师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女作家琦君的《春酒》。
  《端午的鸭蛋》一文通过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以及家乡的“端午的鸭蛋”,表现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善于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美,用浓浓的深情,酿出了人生滋味。有一段文字写得特别生动“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问学生:高邮咸蛋好吃吗?哪个词语和句子能体现出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美食要抓住它的色、香、味,调动多种感官来写。
  《春酒》中喝春酒、品会酒表现“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琦君的散文如行云流水,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酿制了浓香的春酒?从她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学生们能感受到“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是作者用联想的方法,形象地寫出了母亲受到表扬后的兴奋和欣喜,甚至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害羞的情态。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柔善良慈爱。通过《春酒》的学习,学生能学习到在写美食时可以突出人物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完《端午的鸭蛋》《春酒》两篇写美食的文章,我让学生观察爸爸、妈妈做美食,品尝美食感受其味,观察人物感受其爱,为整篇作文的写作奠定情感基础。

二、上好课外拓展课,感悟写作技巧。


  有些教材选文虽说是经典,但与学生的兴趣相脱离。因此,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兼顾经典与时尚。我确立了“舌尖上的记忆”这一主题,补充印发了四篇美文《香甜莫过槐花饼》《我爱家乡的鱼糕》《一碗百家粥》《锅盔》开阔学生视野,构建了“舌尖上的记忆”话题作文写作课程。
  我在课堂中和学生研读了《香甜莫过槐花饼》《我爱家乡的鱼糕》两篇文章。我确立了本次作文目标:1.在叙事中突出对美食、人物的描写。2.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抒发情感。
  围绕这两个作文目标,我让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一系列描写句,如“锅里的油已烧至八成熟,母亲把饼放进去,‘嗞嗞’的响声带着香味弥漫到屋子的每个角落,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卒章显志的句子有的情景交融“如今只要春天一来,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槐花。在浓郁的绿叶之间,那一串串洁白素雅的花朵,又该在柔风中轻轻摇曳了。”有的直接抒情“家乡的鱼糕,真的是令人唇齿生香,如果你有机会来我的家乡,一定记得要尝一尝。”我和学生找出来并共同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香甜莫过槐花饼》《我爱家乡的鱼糕》两篇文章在构思上有相似点,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先写……再详写……最后写……”,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美食类作文的写作思路:先引出美食,再详写制作过程,最后写表达的感情。我和学生共同画出了《香甜莫过槐花饼》的思维导图,我要求学生参照《香甜莫过槐花饼》的思维导图,构思自己的美食作文。
  引出美食:描写槐树态势、清香香甜莫过槐花饼
  点明中心:幸福、思乡
  有了范文引领和思维导图的准备,学生作文详略得当,描写到位,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自己对美食的独特体验。如张晏宁《爱一般的味道》中关于做水煎包的过程就描写得特别精彩:“和面时,面粉四起,那面团在姥爷的手中舞动,一会儿转圈,一会儿跳跃,好玩极了。姥爷在揉好的小面团中央扒一个窝,放进先前准备好的馅料。接着他便用灵活的双手打起褶子,手指上下舞动,灵巧极了。”张晏宁同学受了范文的启发,结尾写得委婉动情。“回想起在那小院的棚子下,吹着凉爽的风,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是吃进一缕沙,也不会在意。那爱一般的味道,永远不会抹去,将一直藏在我心灵的一角……”
  “舌尖上的记忆”话题作文写作课,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外拓展为抓手,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读有目的,写有抓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想好的作文课就应该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有思考有感触。
其他文献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从各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掌握高效的自主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而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保证,也是促进其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营造
期刊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野马尘埃之间,斥[安鸟]停止了对那遮蔽天空的庞然巨物的遥望,悠然游于草木山石之间。   笑问一出,即便渺小如粟,亦成其自我天地之大。   小人物,于独立中成为自我宇宙的中心。   “我们都需要别人的认可,但我们必须坚信自己的信念的独一无二。”《死亡诗社》中,学生们在纪律、荣誉的束缚之下苟延残喘。他们看不到自身的完
期刊
近来学了《逍遥游》,庄子的形象在脑海里愈加清晰,心里忍不住把孔子与庄子作了一番对比。   说到孔子与庄子的对比,不免就让人联想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对比。而人们似乎都更喜欢庄子、黛玉,若有喜欢孔子、宝钗的,似乎就让人觉得:这人真循规蹈矩,太没意思了!   为什么更多人会喜欢前两者呢?这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点:给人以“出世”的浪漫、不俗之感。而后两者,则代表着“入世”。那么“入世”就一定是“俗”
期刊
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笔者以为“教育”也指成长。 一、望闻问切,对症下良药   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被忽视、冷落的学生有时爱展现坏毛病。如果教师缺少中医式的“望闻问切”的智慧,有时就会出现更坏的结果呢。   想深一层,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也许就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应当善待他们,爱护他们。要知道“坏”学生不一定是真坏,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
期刊
自2012年以来,我校数学组在王爱星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课题研究,数学老师们你追我赶,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在此背景下,我进行了《乘法口诀表》的小课题研究。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教材用了两个单元来安排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完全部口诀之后,很多孩子有了自己的理解。尤其是上了一节复习课之后,很多孩子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地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乘法口诀表
期刊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淑村矿党委始终紧紧围绕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党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百年强企的新要求,不断强化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强化人、岗需求,分析、實施竞聘上岗机制,开展导师制、课题帮带等优化激励手段,构建动态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人岗匹配,使企业人才队伍配备更加科学合理,充分撬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潜在竞争力,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百年强企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
期刊
我的妈妈来自农村,她从小便知道生活在农村没有出头之日,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于是,她成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为了自己,也为了她的后代。   工作后的妈妈生活在镇上,我就是在这个小小的镇上出生的,一个白白胖胖的可愛小子。由于我的出生,妈妈更清楚了肩上的那份担子,和爸爸一起,扛起这份艰巨的责任。为了我,妈妈在学校里又当了班主任,比以前要忙上一倍;结束一天的工作,还要买菜烧饭,忙碌于各
期刊
我的妈妈,打小就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笔。   妈妈生在农村,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出了那个小村子,来到镇上读书。别的同学在那个年代,已经接触了当时叫作“时尚”的东西,有着许多新颖的爱好。但妈妈由于家境,无法和别的同学一样有着那么多的娱乐与爱好。而妈妈唯一的爱好,就是收藏各种好看的笔。周末在学校附近打打零工,一方面贴补学费与家用,其次就是为了买上几支好看的笔,来满足一下这唯一的小小的爱好。   或许是因
期刊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每当激昂的音乐响起,多少中华儿女轻轻落泪。简单的音符,又唤起中华儿女多么深沉的爱国情怀!   雄伟山河在你怀里,潺潺流水永不停息。长江黄河悠悠,孕育上千年的文化历史,它汹涌澎湃,它咆哮着,浪花激起我们的热血。长城之上盘旋着一条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在向世界怒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19年,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在时代的这一头,而你在时代的另一头,
期刊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在自身的成长中和学生们一起修行。在和学生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我分享几个故事。一、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妙招推荐:阅读存折用起来。我告诉学生们,读书等于攒钱。  通过这种虚拟的经济制度,让学生懂得奖惩规则和成功无捷径的道理。二、学生爱看漫画书怎么办?  故事一:上星期我发现班上的一个小学生居然在上课的时候还在看漫画书。当时的我火冒三丈,一把将他的漫画书收上来,并丢在讲台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