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精准饲喂对后备奶牛采食、瘤胃发酵、消化以及排泄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不同精粗比日粮精准饲喂对荷斯坦后备奶牛营养物质采食量、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以及粪尿排泄的影响。综合13篇相关文献的70个处理,通过Meta分析探究发现,在精准饲喂条件下,日粮精粗比与后备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瘤胃丙酸比例具有显著的一元一次回归关系;与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采食量、瘤胃乙酸和丁酸比例、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粪便湿重、干重和含水量以及尿液排泄量具有显著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综合本试验中日粮精粗比与瘤胃pH及粪污排放的回归关系发现,当日粮精料含量不高于80%时,既能保证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牛津杯法,设金霉素、土霉素及凝结芽孢杆菌等3个处理组,以抑菌圈直径(DIZ)判定凝结芽孢杆菌对肠道主要有害菌、肠道有益菌、饲料源有害菌、商业饲用益生菌等4类11个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判定标准:“不敏感”,DIZ=7.8 mm;“敏感”,7.8 mm 16 mm。结果显示:凝结芽孢杆菌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达到“高敏感”,金霉素和土霉素为“不敏感”。凝结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K88和K99、鸡白痢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敏感”,且对肠道有益菌罗伊氏乳酸杆菌"
Sirt2对雌性动物的生殖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实验旨在探讨小干扰RNA(siRNA)干扰颗粒细胞Sirt2表达后,对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FSHR以鉴定颗粒细胞纯度,qRT-PCR检测干扰效率,随后利用MTT法检测干扰Sirt2表达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后利用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Bcl-2及抗氧化相关基因FoxO3a、SOD2、CAT、GPX4的表达,利用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显示:10 nmol
为探究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将120只体重(86.02±6.35)g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半),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分别饲喂以苜蓿、黑麦、燕麦和花生秧作为纤维来源的饲粮,试验期共28 d。结果显示: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苜蓿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高于燕麦组(P<0.05),黑麦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高于花生秧组(P<0.05);聚类分析显示燕麦组与花生
本刊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部署,及时掌握我国重要水生动物疫病情况,做好水生动物疫病风险预警和防控,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水生动物疫情,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2020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对国家重要水生动物疫病进行了专项监测和调查,并于8月3日印发文件,对疫病监测和调查结果进行通报。
为研究复方中药发酵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0头经产母猪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20%的复方中药发酵饲料。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平均窝产弱仔率和仔猪腹泻率进行分析;在第0、15、30天测定2组母猪的血清生化指标,在第15天采集母猪粪便样品,测定微生物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平均窝产活仔数增加(P>0.05),平均窝产弱仔率(P>0.05)和仔猪平均腹泻率(P<0.
本刊讯8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我国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总体思路、框架体系、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主要涵盖农作物种业、畜禽种业、水产种业能力提升三个方面,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支撑。
本刊讯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农村部于8月2日发布第451号公告,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国家鼓励和支持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水产新品种必须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后推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规范渔船拆解活动,简化办理程序,服务渔民群众,农业农村部对《海洋捕捞渔船拆解操作规程(试行)》(农办渔〔2012〕104号)进行了修订,经多次征求沿海各地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研究制定了《海洋捕捞渔船拆解操作规程》。8月10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关于〈海洋捕捞渔船拆解操作规程〉的通知》(农办渔〔2021〕13号),要求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本刊讯7月28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加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明确,各有关单位要从加强海洋哺乳动物的保护和科学研究,摸清海洋哺乳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强化渔船渔港监管措施,减少近海捕捞业对海洋哺乳动物的伤害;履行区域渔业组织养护管理措施,强化公海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加强对水产养殖生产的监督指导,减少对海洋哺乳动物影响;实施渔业分级管理,制定针对性的监管计划和监管措施;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进出口水产品监管等
本刊讯为规范中国水产学会渔业科技成果评价活动,推进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促进科技成果评价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加速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水产学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和《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科技评估工作规范(试行)》,制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已经中国水产学会十届十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7月28日,中国水产学会印发《关于〈中国水产学会渔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