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穿孔28例CT分析

来源 :基层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you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010年28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气体聚集于腹腔前部,在腹中线处、肝前缘与腹部之间形成透亮影21例;仅于肝门区、肝裂内、胆囊窝、脾脏周围、网膜囊、肝肾窝内发现游离气泡影7例。28例中1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结论当X线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而临床又高度怀疑胃肠道穿孔时,螺旋CT检查不仅能确定有无胃肠道穿孔,而且能发现并发症,并对穿孔部位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为揭示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华山松幼苗的抗寒机理,以华山松幼苗为材料,研究在低温(4℃)胁迫下,不同浓度:0mg/L(CK)、0.01mg/L(G1)、0.05mg/L(G2)、0.25mg/L(G3)、
为了解西南喀斯特白云岩石漠化地区的适生造林树种盐肤木、栾树秋季的光合生理特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试仪于9月下旬对盐肤木、栾树叶片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仅有1个峰值,光补偿点(LCP)为5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818μmol/(m~2·s)。栾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出现一大一小2个峰值,光饱和点(LSP)为475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潜在职业危害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感染科是负责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护理的临床科室,感
目的探讨新式结合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程和术后的临床观察,以及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58.]。方法对近7年来在我院实行
目的比较两种人工流产方法的特点。方法将自愿人工流产者100例分为A、B2组,每组50例。术前A组予以口服米非司酮,B组用芬太尼-丙泊酚全麻,比较2组术后出血时间及胃肠道症状。结果
为准确计量与监测木荷生物量以及准确评估其碳汇能力、生态效益等生态功能,基于160株木荷样木实测数据,以胸径(D)、树高(H)、冠幅(Cw)和冠长(Cl)作为模型的自变量,运用非线性
目的探讨在头位难产处理中合理应用胎头吸引术的意义。方法对52例实施胎头吸引术的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规范、灵活地应用胎头吸引术,在改善妊娠结局的同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所2008年1月—2009年9月4580例宫颈疾病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对其中1 164例阴道镜图像异常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男多于
为探索滇西北高原藏区开展森林康养的可行性,以滇西北稀有的温泉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该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可行性分析,建立滇西北森林温泉康养发展模式。结果表明,研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