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
1.引言
1985年,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我国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此后信用卡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至2017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7.9亿张,2017年新增发卡量1.6亿张,同比增长25.9%,信用卡市场已初具规模。此种状态下,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长期发展下去,先后制定多项营销政策,甚至出现了违规操作行为,这些都是导致不良信用卡数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目前,信用卡风险警报已经形成,该部分因素也会导致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无法最终实现。所以,必须正确看待业务发展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角度入手,总结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完成相应对策制定,共同为提高商业银行所具备的综合竞争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类型
(1)信用风险
目前,信用卡主体包括银行与受卡人两方面,风险也是在两个主体内部形成的。首先,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银行收到了受卡人提交的信用卡办理申请,必须对其还款能力进行相应审查,通过严格的筛选,决绝不满足条件的信用卡申请。但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很多银行在受到信用卡申请以后,未按照要求去审核,甚至简单的初审过后即进行信用卡的发放,降低信用卡办理的条件限制,进而导致风险压力大幅度提升。其次,从持卡人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尚未对信用卡消费形成有效认知,作为申请人,一定要参照自身收入水平进行信用卡的选择,盲目办理很容易导致超出自身还款范围,进而导致信用卡风险形成。不仅如此,消费者也不能存在投机取巧的想法,如果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套现,势必对个人、企业、金融行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2)欺诈风险
所谓信用卡欺诈风险主要是指申请人利用不正当方式进行信用卡的申请,一旦拿到信用卡以后进行恶意支配,继而导致商业银行承担相对较高损失压力。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现阶段所采用的欺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欺诈申请,简单理解即是不使用个人真实信息进行信用卡申请;第二,窃取信用卡,采用偷盗等方式拿到他人信用卡,并进行恶意使用;第三,信用卡造假,仿造磁条或者芯片信用卡,进行资金的盗取;第四,账户盗用,利用非法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盗取;第五,未达卡,采用特殊手段对他人信用卡进行拦截,而后非法据为己用。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一种典型信用卡外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员工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而引发的风险,或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而导致相关风险形成。举例说明,对政策理解不当、银行员工职业操守较差,未按照银行要求进行资信审核等,一旦给信用度较低的人进行信用卡发放,则势必导致风险因素形成。包括银行信息系统故障等问题出现,也会影响交易成功率等。
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提高贷前审核力度
贷前审核在信用卡风险防范体系内占据十分关键影响地位。严格按照银行要求进行申请人的资信审核,参照综合评分进行信用评估,进而使办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整个阶段内,加大信用卡申请人的审核力度,通过开展分析活动,综合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同时将个人工作作风、还款意愿、收入渠道、投资管理水平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该部分因素都会对信用违约风险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等,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完成风险管理模型建设,其可以在潜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将线上、线下数据有效结合为一体,并积极参与实践应用活动。与传统风险模型建设方式相比较,在有效整合统计数据条件下,有针对性开展大数据客户评分操作,避免客户特征描述出现不准确现象。
(2)提高技术投入力度,降低欺诈风险发生概率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使防欺诈侦查系统效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全天候启动监控系统,监督信用卡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发现可疑操作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并采用动态跟踪方式对持卡人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欺诈犯罪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使收单业务技术平台功能可以持续完善,整个过程中,收单业务风险管理水瓶也会持续提升。商业银行应以技术平台为核心,对系统功能进行持续完善,打造在线审批系统,提供商户年检预报服务;升级侦测系统功能,有针对性开展商户交易数据分析活动,同时为整个系统平台提供信息支持服务,进而满足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3)规范信用卡业务行为,最大限度控制操作风险形成
加大信用卡审核力度,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对已经通过审核的客户信息再次进行审批,而后再进行信用卡业务办理。根据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要求,在不考虑银行级别情况下,都构建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使内部控制机制效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信用卡业务办理阶段内,对客户进行全面审查,尤其在信用卡发放控制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要求进行。客户信息搜集阶段内,以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为基础,强调信誉度的保护十分重要,这样有助于将不必要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内。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运作流程基本满足规范化要求,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势必有助于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显著增长。尤其在打造信用卡自动化审批系统条件下,可以开展信用卡申请的自动审批服务,这样不仅能够将人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同时还可以提供业务审批效率,共同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创造良好基础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参照实际状况,完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使其能够真正满足信用卡风险管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打造良好信用环境,共同为维持稳定的信用卡业务发展状态做好充分基础准备。
1.引言
1985年,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我国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此后信用卡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至2017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7.9亿张,2017年新增发卡量1.6亿张,同比增长25.9%,信用卡市场已初具规模。此种状态下,银行为了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长期发展下去,先后制定多项营销政策,甚至出现了违规操作行为,这些都是导致不良信用卡数量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目前,信用卡风险警报已经形成,该部分因素也会导致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无法最终实现。所以,必须正确看待业务发展速度过快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角度入手,总结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完成相应对策制定,共同为提高商业银行所具备的综合竞争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2.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类型
(1)信用风险
目前,信用卡主体包括银行与受卡人两方面,风险也是在两个主体内部形成的。首先,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银行收到了受卡人提交的信用卡办理申请,必须对其还款能力进行相应审查,通过严格的筛选,决绝不满足条件的信用卡申请。但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很多银行在受到信用卡申请以后,未按照要求去审核,甚至简单的初审过后即进行信用卡的发放,降低信用卡办理的条件限制,进而导致风险压力大幅度提升。其次,从持卡人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尚未对信用卡消费形成有效认知,作为申请人,一定要参照自身收入水平进行信用卡的选择,盲目办理很容易导致超出自身还款范围,进而导致信用卡风险形成。不仅如此,消费者也不能存在投机取巧的想法,如果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套现,势必对个人、企业、金融行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2)欺诈风险
所谓信用卡欺诈风险主要是指申请人利用不正当方式进行信用卡的申请,一旦拿到信用卡以后进行恶意支配,继而导致商业银行承担相对较高损失压力。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现阶段所采用的欺诈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欺诈申请,简单理解即是不使用个人真实信息进行信用卡申请;第二,窃取信用卡,采用偷盗等方式拿到他人信用卡,并进行恶意使用;第三,信用卡造假,仿造磁条或者芯片信用卡,进行资金的盗取;第四,账户盗用,利用非法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盗取;第五,未达卡,采用特殊手段对他人信用卡进行拦截,而后非法据为己用。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一种典型信用卡外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员工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而引发的风险,或金融机构监管不力而导致相关风险形成。举例说明,对政策理解不当、银行员工职业操守较差,未按照银行要求进行资信审核等,一旦给信用度较低的人进行信用卡发放,则势必导致风险因素形成。包括银行信息系统故障等问题出现,也会影响交易成功率等。
3.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提高贷前审核力度
贷前审核在信用卡风险防范体系内占据十分关键影响地位。严格按照银行要求进行申请人的资信审核,参照综合评分进行信用评估,进而使办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整个阶段内,加大信用卡申请人的审核力度,通过开展分析活动,综合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同时将个人工作作风、还款意愿、收入渠道、投资管理水平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该部分因素都会对信用违约风险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等,以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完成风险管理模型建设,其可以在潜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将线上、线下数据有效结合为一体,并积极参与实践应用活动。与传统风险模型建设方式相比较,在有效整合统计数据条件下,有针对性开展大数据客户评分操作,避免客户特征描述出现不准确现象。
(2)提高技术投入力度,降低欺诈风险发生概率
加大技术投入力度,使防欺诈侦查系统效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全天候启动监控系统,监督信用卡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发现可疑操作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并采用动态跟踪方式对持卡人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欺诈犯罪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使收单业务技术平台功能可以持续完善,整个过程中,收单业务风险管理水瓶也会持续提升。商业银行应以技术平台为核心,对系统功能进行持续完善,打造在线审批系统,提供商户年检预报服务;升级侦测系统功能,有针对性开展商户交易数据分析活动,同时为整个系统平台提供信息支持服务,进而满足风险管理工作要求。
(3)规范信用卡业务行为,最大限度控制操作风险形成
加大信用卡审核力度,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对已经通过审核的客户信息再次进行审批,而后再进行信用卡业务办理。根据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要求,在不考虑银行级别情况下,都构建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使内部控制机制效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信用卡业务办理阶段内,对客户进行全面审查,尤其在信用卡发放控制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要求进行。客户信息搜集阶段内,以客户提供的资料信息为基础,强调信誉度的保护十分重要,这样有助于将不必要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内。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运作流程基本满足规范化要求,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势必有助于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显著增长。尤其在打造信用卡自动化审批系统条件下,可以开展信用卡申请的自动审批服务,这样不仅能够将人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同时还可以提供业务审批效率,共同为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创造良好基础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参照实际状况,完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使其能够真正满足信用卡风险管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打造良好信用环境,共同为维持稳定的信用卡业务发展状态做好充分基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