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字招

来源 :小天使·四年级数学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天圣年间,四川仁寿县的江知县上任不久,就受理了一桩田地诉讼案。
  原告张某是个专管征收赋税的小吏,告他的邻居汪某无端霸占他家良田20亩。
  汪某申辩:“并无此事,这20亩地是我祖父留下来的。去年张某来我家收税,说如把田产划归他名下,可以不交赋税,不服徭役。我正为交不出赋税犯愁,就答应了。当时我们商定在字据上写着将我的田产过拨给他, 但实际上田产还是属于我的。”
  张某说:“10年前,汪家遇到急事,主动提出把20亩地卖给我,有字据为证。”
  知县接过字据,仔细审阅。这张叠起来的字据是用白宣纸写的,纸已发黄,纸的边缘也磨损了不少,像是年代很久了。知县将字据叠起又展开,展开又叠起。
  突然,知县眼睛一亮,把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刁民,竟敢伪造字据,诓骗本官,还不从实招来!”
  知县从字据上发现了什么破绽?
  
其他文献
一、丁丁同学在5~10岁的每年生日时都要测体重,下面就是他测量体重的统计表(10分)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二、下面是某地9月20日白天气温情况统计表。(20分)    1.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要反映这一天气温变化的情况,用()统计图更合适。  2.从统计图中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以下内容,适合用条形统计图的画,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画 。(12分)    1.自己
期刊
哈哈乐为大家精心烹饪了“习题套餐”,到底是啥滋味儿?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别猜了,去尝尝就知道喽!    酸——醋溜杂烩   把1、3、5、7、9、11、13、15、17这9个数填在左图的方格内,使每横行、竖列和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巧置硬币  西子贝和橘子皮两个人轮流将相同的硬币平放在圆桌上。当桌子上再也放不下硬币时,最后一个放硬币的人就赢了。   你能否找到一个总能获胜的诀窍
期刊
在下列乘法算式中,每个字母代表0~9的一个数字,而且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  A S  × A  —————  M A N  A代表0~9中的哪一个数字?  (提示:如果式子中每个字母都有一个解(确实是有一个解的话),那也需要首先求出A的值。)
期刊
鸡妈妈昨天夜里丢了两只小鸡崽。孩子丢了,做妈妈的怎么能不伤心?鸡妈妈一大早就坐在屋前哭诉。  山羊、猴子、小熊等许多动物都来安慰鸡妈妈,瘸腿狐狸也一拐一拐地走来了。  狐狸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说:“我睡得正香,谁一大早就大哭大闹的?吵得人家睡不好觉。”  小熊一把揪住瘸腿狐狸,问:“昨天夜里是不是你偷吃了鸡宝宝?”   瘸腿狐狸一翻白眼说:“说话客气点!你说我偷吃了鸡宝宝,有什么证据?
期刊
排除了以上6个角的度数,还剩下22°、83°、75°,22°+83°+75°=180°,这3个度数正好就是锐角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补充练习佩佩用量角器测量了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得到了9个不同的度数,它们分别是73°、79°、90°、30°、100°、60°、28°、25°、55°,其中锐角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例1有一
期刊
知识导航  在这一章中,我们需要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之间的关系,会为三角形作高;掌握三角形分类的方法;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三角形拼组不同的图形。    巧用排除法解题  贝贝用量角器测量了3个三角形的内角,得到了9个不同的度数,它们分别是22°、90°、83°、14°、40°、50°、75°、148°、18°。由于贝贝粗心,把这3个三角形的9个角的度数混在一起了,请你帮贝贝把它们
期刊
【例题1】一天小明发现爷爷拿着一张统计表发愁。原来爷爷抽烟时,不小心把爸爸工厂一张产量统计表上的数字烧掉了一些。小明拿过来看了看,又拿起笔算了算说:“爷爷,我知道是多少了。”爷爷惊奇地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小明给爷爷讲了讲他的算法。(下面就是被爷爷烧坏的统计表,画□的地方数字看不见了。)    你知道小明是怎样算的吗?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这个厂一周共生产机器的台数是79×6=474(台
期刊
美国已步入电脑和太空时代,科学技术可谓日新月异。然而让世人大感惊异的是,讲迷信的美国人却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平民百姓,而且也有达官显贵以及专家教授级的知识精英。特别是在9·11后,更多的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讲迷信了。  在今日美国,“911”这个数字毋庸置疑地成了最不吉利的“黑色数字”。不少城市中“911”路公交车非得改动号码,不然就无人登车,因为唯恐遭遇厄运。宾馆里“911”号房间自然也无人问津。甚
期刊
七巧板又称“智慧板”,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简单单的七块板,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可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竟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边形,6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
期刊
问号小子:咱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这些照片上分别是航天飞机、相机,还有博物馆里面展示出的远古的鼎。你们发现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陈小润:它们都是由三条腿支撑的。  问号小子:嗯,非常正确!可是为什么它们的腿都是三条,而不是两条,或者是四条呢?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吗?  牛小顿:我想,这个应该是运用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数学原理吧。  问号小子:是的。点两个点,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就是一条直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