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粉刷”的设计大师

来源 :装修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e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驹过隙间,又是一年的告别,又是一季的开篇。首先自然是恭祝大家事事顺意,安居乐业。形式难免流俗,心意却真挚热切。
  春节遇到了刚装修好的表姐,听闻我的职业,倒是没有使出“年终奖拿多少”、“什么时候结婚”等极品亲戚必杀技,而是彻底把家庭聚会变成了她一人的“吐槽大会”。她装修伊始就泡论坛,刷新N个帖子后,粉上了某明星级设计大师。大师的收费自然要和身价相符,表姐内心“抖豁”了一下,还是义无返顾的用物质表达了膜拜。看到这般开头,兴许你也猜到了下文。后来大师对本职的设计工作,兴趣索然,动不动就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1000多万的豪宅我都能搞定,你个小房子算什么。但是推荐起各类建材却耐心细致,眉飞色舞。
  好不容易完工,大师扔了一堆PS的竣工图颐指气使:去论坛发个好评帖,表姐忍无可忍断然拒绝,大师不甘示弱:你不发也无所谓,我弄个马甲发一样的。表姐幡然醒悟,原来众星捧月似的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表姐的经历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司空见惯。大家习惯利用网络的便捷去搜集信息。而网络开放与自由的属性,使其本身的力量被不负责地滥用。微博的爆红,使大家相识的方式,从互留电话转换成了“互粉”,人与人的距离被浓缩在了140个字和一张即时即传的照片中。人们索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变得更加简便,甚至是轻率,我们浮躁得只需三言两语或仅仅只是一张照片。弊端也接踵而至,看似全民真实参与,可在发布、评论和转载的过程中,最初的意图与导向却慢慢发生偏移。更有甚者,完全把网络和微博当作自我营销的平台,借助公关公司或网络“水军”,博眼球搞炒作,让有真实需求的消费者一时真假难辨。
  基于这样的背景,许多已经舍弃杂传统阅读的人开始回归,大家依旧相信平媒的权威性。而这,恰恰是我们今年的工作核心,我们将肩负媒体的舆论公正性,从读者的视角出发,强调真实与实用,让我们的杂志,为你家的装修,实实在在发挥作用,回归最初的“让别人的教训不再是你的教训,让别人的经验成为你的经验”!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