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建议轻松摆脱“手机依赖症”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越来越多地“入侵”我们的生活,很多人甚至养成了很深的“手机依赖症”。看看下面这些症状您是不是也有?

1.手机不离身


  手机依赖的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把它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想我们平常都用手机做些什么。它可以被用来定闹铃、拍照、做计算、记事、查字典、看视频、听广播、导航定位等。那么多事全部用手机完成,可以说我们几乎和手机形影不离。
  建议:还原每一件东西原本的功能。有一些东西我们本来就有,而不必用手机代替。试着去用闹钟来叫醒自己起床或者用纸笔去记事吧,不要把它们放在家里积灰。这都是很简单就能做到的事,也对我们的健康更有益。

2.每一次吃饭前都要先拍照


  当我们在餐厅吃饭或者自己刚做了一顿别出心裁的饭菜后,总是忍不住想先拍个照。为了拍好照片要不停找角度、调亮度,拍一张还不够,要拍很多张才行。
  建議:吃饭的时候把手机放包里,不要拿出来。如果实在忍不住,就拍一张照,先吃完饭再把照片发出去。

3.喜欢用网络语言和发表情


  我们在网上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语言,当聊天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对方时,总是发个表情搞定。
  建议:有一些网络语言如“关注”“点赞”等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不去使用,尽量用平时规范的语言说话。

4.我没有不回信息的理由


  每天手机不离身让我们没有不回信息的理由。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亦乐乎地沉浸在手机上的某个应用。有时候我们不用手机,只是把它放在身边,让别人觉得可以随时联系到我们,但其实并没有。而且这总是让我们分神,不能专注做其他的事情。
  建议:关闭手机提醒,让自己不要分心,也可以给手机省省电。为了专注做自己的事,最好把手机放在自己视线之外的地方。

5.关注很多不认识的人


  我们总是密切关注着很多自己不认识的人,这种密切关注相当于在网上监视着别人的生活。这似乎有点病态。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关注到名人的“私生活”,就好像卡戴珊一家成了我们的邻居一样。
  建议:从自己的社交网络中筛选一下,只保留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以及那些值得贡献自己时间的人。拿自己与别人比较或者因看到别人生活完美而自我贬损只是给自己找不自在罢了,毫无用处。
其他文献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可支配的动产属性,可以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虽具有智力性、虚拟性的特点,但与现实生活中盗窃一般财产行
老人总爱教育后辈,在吃饭的时候要遵守餐桌礼仪,夹菜不能随便'越界'。但有时候,老人自身在饭桌上养成的一些'坏习惯',连自己也未必知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期刊
膀胱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但也是非常脆弱的一个器官,尤其是男性朋友,如果不好好呵护,很容易遭受膀胱癌的侵袭。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
今年初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实现农村火灾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空气中细颗粒物水平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生活在空气污染较重地区的居民,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几率较高.这是第一个显示空气
高校管理创新是高校教育创新中的子系统,管理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先导.理工科高校管理观念创新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
瑞典科学家发现,那些最焦虑、最具嫉妒心和最喜怒无常,且长期承受压力的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要比这些特性得分最低的女性高出一倍.研究者将神经过敏症定义为容易悲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