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InSAR的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冰崩碎屑流运动区地面变形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雅鲁藏布江色东普流域冰崩碎屑流运动区为研究区,选取2016-2020年91景降轨Sentinel-1A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采用小基线集(SBAS)方法获取了色东普流域冰崩碎屑流运动区地面变形数据,并分析了地面变形的空间特征及时间规律.结果显示,色东普沟上部冰崩区、中部流通区及下部堆积区地表均以下沉为主,堆积区下沉幅度最大.变形时间序列显示,上部冰崩区在冰崩事件前均未发现明显的加速变形规律,中部流通区在冰崩事件前后未见显著变化,而下部堆积区在冰崩事件后都出现了先堆积抬升后侵蚀下沉的规律.研究
其他文献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响应快、观测范围大、表达地表信息客观等特点,是监测洪涝灾害的有效手段之一。洪涝灾害发生时常常伴随云雨天气,灾害前后获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源多样,利用多模态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洪涝灾害进行一体化监测是大势所趋。然而,不同传感器类型的数据处理平台不同、处理流程不一,多源数据协同处理链路长、智能化水平低导致时效性难以满足应急响应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模态序列遥感影像一体化配准与洪涝灾害自动变
期刊
光学影像时序偏移量跟踪是滑坡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单平台光学时序偏移量估计时间采样率不足的问题,利用多源时序偏移量估计获取了白格滑坡2014-11—2018-09期间的形变。首先,基于哨兵2号和陆地卫星(Landsat)8分别进行单平台和双平台下的时序偏移量计算。其次,以稳定区域统计值和交叉验证两种方式进行精度评定。然后,基于双平台下的时序形变对滑坡进行阶段划分,并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1)双
期刊
In this paper,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coal fire were studied in the Jharia Coalfield(JCF), India during 2006–2015 through satellite-based night-time land surface te
期刊
长期以来,中国四川省茂县地区受地质、地形条件和构造活动的影响,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滑坡隐患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监测。以时序哨兵1号A、B卫星(Sentinel-1A/1B)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对茂县岷江河谷区段
期刊
为解决传统评价方法对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时存在评价预测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问题,开展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通过基于遥感技术的矿山多源遥感数据选取及特征对比、构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提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通过实验证明,新的评价方法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对地质灾害频率预测结果更准确,评价精度更高。
期刊
本文重点介绍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矿山测绘中的应用,并探讨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矿山测绘的作用,主要结论有:无人机航测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精度较高、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但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时仍需要综合考量测区范围的高度等因素;在矿山测绘中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手段后,矿山测绘成果可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利用、建设数字化矿山等方面。
期刊
针对矿区开采沉陷沉降量级大、形变剧烈,传统InSAR技术监测过程易出现影像失相干,监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山西省某矿区9103工作面为例,提出SBAS-InSAR和Offset-tracking技术联合监测的方法。采用SBAS-InSAR监测沉陷盆地边缘地区微小形变,采用Offset-tracking技术监测沉陷盆地中心区域大梯度形变,并将二者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整个采掘工作面上方地表时空变
期刊
针对传统开采沉陷监测方法的缺陷和现有预测模型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BAS-InSAR和差分进化混合灰狼优化算法(DEGWO)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预测模型,利用2018年10月—2020年3月的44景Sentinel-1A数据对陕西彬长矿区孟村煤矿进行开采沉陷监测,得到该矿区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时间序列累积沉降值。SBAS-InSAR监测结果表明,该矿区年平均沉降速率最高达到了
期刊
2020年,在山西省部分地区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中,利用无人机对调查点内的建筑物进行航拍,将无人机航拍照片进行拼接处理,根据产出的DOM(正射影像图)、三维模型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调查点内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和抗震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期刊
基于2017-2019年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小基线集(SBAS)偏移量跟踪技术获取喀喇昆仑山系Batura和Passu冰川时序表面流速,分析冰川表面流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Batura和Passu冰川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Passu冰川对季节响应存在异常现象,春冬季节的强降水增强冰川表面流速,夏季表面流速较小,沿冰川主流线,受坡度影响,表面流速起伏变化较大,冰舌末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