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问题的分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
  
  农民收入和消费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农民收入变动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元,收入增加额3453.4元。
  (二)农民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迅猛增长。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6年的43%。
  (三)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动分析
  1、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即农民消费水平随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2、农民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比较先进的农业经营方式并未得到应用、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耕作方式的原始等原因,农业的收入在相对减少。今后,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借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外的合作进而带动二、三产业快速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必将有新的突破性增长。
  3、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水平随之提高,今后表现为食品消费比重继续下降,即恩格尔系数将逐渐下降,而农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用于文化教育、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支出上升。
  
  二、我国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原因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意识不足
  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产品结构特点是:大路产品多,精细产品少;农药残留产品多,无公害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因此,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国内消费的升级和国际市场需求。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仍习惯性认为只要蔬菜、果树的面积上去了,品种优化了,就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今天的市场已不是产品短缺时代,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产品的优质化程度、产品的加工转化、产品营销等问题,农业效益的实现要向加工、贸易方向延伸。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人口总数中,农民占绝对多数。据统计,“户籍农民”约占七成多,绝对数在8亿以上;“职业农民”至少有三成,绝对数在4亿以上。因此,矛盾突现在农民多而耕地少,存在着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仍有2亿多个劳动力是多余的,陷于隐性失业。同时,耕地递减、人口递增的背离趋势还在发展,使农村劳动力的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营理念
  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树立科技意识,引进和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生态农产品。
  (二)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
  1、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刺激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科学种田的需要,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要求。要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关专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同时,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陈柳钦.产业发展与城市化[OC].www.zisi.net。.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4]曾庆学.“三农”问题的思考[J].时代观点.2006(10).
  
   (作者简介:孟晓虹(1982—)女,汉族,河北涿州人,学士,助教,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杨 念(1981—)女,汉族,四川营山人,学士,助教,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主要从事世界经济研究。
   李 甡 (1978—)女,汉族,北京市人,学士,助教,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室,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其他文献
俗语云:手艺不如口艺。不管怎么说,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是吃开口饭的。没有一点讲功是不行的。因为强调素质教育,因为强调学生主体,“讲”字渐渐成了语文教学中颇为忌讳的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
物理的理论和规律都来源于实践和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物理课堂知识学习的实用性,已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
本文阐述了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及性质,对该制度存在的立法缺陷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该制度的立法建议。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content and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现代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阅读兴趣、探究兴趣和品味兴趣.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快
从世界农业、农村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的发展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农产品的产量显著增加,种类也更为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比较高的农产品消费水准;但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作用,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给农业、农村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当前,农业、农村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化肥、农药、农膜大量使用等自身问题具有普遍性,如
传统的高中学校在进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课文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笔者根据很多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经验,总结并提出了语篇分析教学法.接下来我们对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已得到了rn长足的发展,但它也推动了致病菌种群组成的变迁,厌氧菌rn及L型(缺壁)细菌大量出现,且常与需氧菌等混合感染,这rn使得传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