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xi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经临床确诊的CPSF患儿32例。整理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及结果,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①32例CPSF患儿中,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首次发病年龄2~17岁,病程1月~4年。所有病变均为单发,好发于左侧(96.9%)。临床表现以复发性颈部肿块、颈部脓肿及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为主。本病感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改良颅窝减压术在Chiari畸形Ⅰ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男57例,女53例,年龄(38.21±4.11)岁,年龄范围为20~60岁。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施传统颅窝减压术的传统组(n=61)与实施改良颅窝减压术的改良组(n=49),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治疗效果、影像
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优化管理、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各行各业都先后开展了数字化改革。煤炭行业数字化有利于推进煤炭产业深化改革发展,有利于煤炭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对当前各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分析煤炭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发现煤炭行业的数据资源面临数据标准尚未形成、数据共享困难、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数据处理相关人才和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兼容等问题,数据资源价值大大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信息标准化、构建整合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员工数字化素养的煤炭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升策略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8月—2021年3月于我院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AVF狭窄的患者24例,将其术前与术后超声测量的狭窄处内径、峰值血流速度、肱动脉血流量及透析时泵控血流量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24例AVF狭窄的患者均行球囊扩张成功,PTA术后狭窄处内径、肱动脉血流量、透析
针对裂隙分布对岩柱或煤柱强度和稳定性影响问题,采用合成岩体模型技术(SRM)重构岩柱模型,研究裂隙密度和裂隙倾角对岩柱稳定性影响。合成岩体模型中分别采用平直节理黏结模型(FJBM)、光滑节理模型(SJM)和裂隙网络模型(DFN)模拟岩块、裂隙和裂隙网络。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和单轴抗拉试验标定岩块宏观力学参数(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数值模拟标定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数值模拟模型细观力学参数能够很好地匹配实验室岩样宏观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内裂隙将显著降低岩体抗压强度,岩柱强度随裂隙密
软弱顶板条件下,巷道在原岩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用下会出现深度较大的塑性破坏区,引发剧烈的巷道围岩变形,甚至出现冒顶隐患。为掌握采动过程中塑性区在软弱顶板中的演化规律,以敏东一矿回采巷道为工程背景,系统研究了采动前后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上区段工作面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叠加影响下,采动巷道周边两个主应力比值急剧升高,同时,受邻近工作面覆岩移动影响,巷道围岩周边应力中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也将发生大幅度的偏转。伴随着软弱顶板采动巷道围岩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不断演化,最大塑性破
病例男,68岁,偶然发现右侧胸部肿物1枚,无疼痛,无皮肤改变。体格检查:右侧胸壁相当于腋前线Ⅲ~Ⅴ肋间可触及约3.0 cm×1.0 cm肿物,触痛阴性,边界尚可,质韧,活动度尚可,双侧腋下、锁骨上窝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右侧胸壁相当于腋前线Ⅲ~Ⅴ肋间胸大肌层可见低回声,范围约2.82 cm×0.61 cm,形态规则,边界较清晰(图1),血流丰富(图2);弹性成像:质软(图3);双侧乳头后方未见腺体样回声,双侧腋窝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提示:右胸壁低回声,考虑实质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建议进一
病例例1,男,46岁,因“鼻塞、头痛、脓涕1月余”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塞,呈间断性、交替性,伴头痛、脓涕偶有涕中带血,右耳闷胀感,于受凉后加重。入院后体格检查:鼻中隔左偏,各鼻窦区压痛,左侧颈部Ⅱ区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活动差,质硬。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抗原CA72-4为10.66 U/mL。影像检查:鼻窦MRI表现为右侧鼻腔、筛窦及鼻甲区团块状T1WI低信号、T2WI稍低信号、D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范围约57 mm×25 mm×45 mm。
目的:探讨超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联合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sCD40L)对子痫前期(PE)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PE孕妇95例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n=53例)、重度组(n=42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均经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sCD40L表达水平。比较各组PI、血清HMGB1、sCD40L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
病例男,52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慌1周”就诊。查体:血压104/80 mmHg,心率75次/min,律欠齐,每分钟可及3~5个早搏。辅助检查:心电图(ECG):窦性心律、房早,右位心。胸腹部CT平扫:(1)左侧少量胸腔积液;(2)右位心,心影增大,少量心包积液;(3)全内脏反位。经胸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左房右房、功能左室(解剖右室)增大,二尖瓣轻微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少量心包积液(图1)。主动脉CTA:(1)肺动脉起自解剖左心室;主动脉起自解剖右心室;(2)解剖右心室增大
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