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制造平台集成框架研究

来源 :中国机械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个由基础平台框架和应用服务框架组成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集成框架,介绍了关键技术和相关内容.建立了一套运行机制和支持体系以及与该框架相适应的标准和协议,使网络化制造平台独立于各种应用服务,从而为解决网络化制造中分布、异构的应用服务系统的运行以及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使用双端固定音叉的新型结构的谐振式硅微机械加速度计.它用硅梁侧壁形成的静电电容进行激振,并通过在音叉臂上制作的压敏电阻检测振动.该加速度计输出的是频率信
铣削残留高度是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CAD/CAM中确定刀具以及其它切削参数的重要依据.在分析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刀刃实际扫成面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际刀刃扫成面的方
针对难以一次定位的曲面形工件的超声检测,提出了一种双探头超声寻位检测方法.对涉及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开发了相应的检测软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理论分析与仿
在柔顺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概念;针对具体的装配状态进行几何和力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设置策略及主动
给出了一种新的散乱数据曲面重建算法。算法基于曲面的局平特性 ,通过二维Delaunay三角剖分到三维空间的映射 ,快速查找空间任意点的Delaunay近邻 ,然后根据散乱数据重建三角网格中顶点互为Delaunay近邻的原理 ,进行曲面拓扑重建。应用新的求解k-近邻和二维Delaunay近邻的算法 ,提高了曲面重建的算法效率。实验表明 ,该算法高效、稳定 ,对不均匀数据有较好的适用性
根据敏捷化生产的要求,分析车间控制系统的多Agent层次结构.提出动态逻辑制造单元的概念,用于组织车间制造系统资源,实现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车间制造系统快速重组、动态重构
介绍了目前研究纳米接触问题的方法;根据Hamaker理论,利用连续介质方法,建立了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和试样面接触的包括斥力项的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同实验现象一
通过对线圈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推导,并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线圈形状选择时遵循的原则:长形工件采用椭圆形线圈要优于圆形线圈,中心部位变形要求较高的工件应尽可能采用圆形
分析了常规有限元金属板料成形模拟的不足,提出了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的概念,在对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训
复合型超声波电机是一种新型摩擦驱动器,具有低转速大转矩、可用于直接驱动、断电时具有高自锁力矩、高转角分辨率、小型轻量、响应速度快、运行平稳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