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苏东坡的爱人和雍正的大臣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s8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得盛世真风流。
  写作十年,她始终有着诗意的初心,安意如说,事实上我没想讨好任何人,每个人心里都有潜藏的诗意,我只是给大家一个能接触诗歌感受诗歌美的东西,让这种美在心中生根发芽。
  长发如瀑,纤瘦窈窕的她说起话来豪爽十足,也难怪她的雅称是安公子。她直接调侃,自己专注被黑很多年,面对曾经的质疑,她说要有被人评论的度量,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写书。
  除了写之外,她和好友,央视主持人王曦梁也将开办公众号,王曦梁读诗,安意如品诗,让绕梁之音,意如初见。


  能反省就有诗意
  Q:最近很多人都被股市牵绊了,有没有觉得在这么一个务实的,甚至不怎么诗意的时代坚持写诗谈诗,是一个很吃力的路子?
  A:大家说这是一个欠缺诗意的社会,我恰恰相反,觉得这是反省的好时候,浮躁,物质,某种程度也是好事,如果在特别贫瘠的社会,能吃饱就不错了,而现在还能反省有没有诗意,这就是饱暖之外思考的好事。就我自己而言,一开始踏入写作,就在用解析诗歌的方式在写,小时候读过的书、文章、诗歌都有用到的,虽然,事实上我没想讨好任何人,但为什么也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潜藏的诗意,给大家一个能接触诗歌感受诗歌美的东西,让这种美在心中生根发芽。而我在写作时和古人相接,也挺爽的。
  Q:大家看你的文字,有凄美缠绵的一面,但你江湖雅号“安公子”又有相当洒脱豪气的一面,骨子里到底是如何的?
  A:凄美缠绵不是我文字的本质,但我不否认,我有这方面的特质,就像武功,有的人偏阴柔,有的人偏刚烈,有好卖相,也要有杀敌的威力。美不美,还有个标准是做作不做作,为什么有些感动过我们的文字,回头看觉得不行,就是造作,没有真实感情。我希望我的文字,在灵巧的运用文字之外,有深刻的感情,有对人生的理解。我是一个偏中性的人,就像李白可以壮怀激烈,欧阳修可以柔情婉转,我希望我的文字,刚烈与温存并具。人生最大的解脱是自由的心性,让文字有醒悟的痛,放手的自在。有那么多牛人也会倒霉惆怅,也有人看透风月活得自在,所以我骨子里不纠结,我把文字和人生分得很开,只有超脱才能驾驭,只有懂得多才能写得好。我希望在诗词中,把人生的底气修炼好,诗词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儿女情长,我们看到的是表象,该修炼内在的精神力量。
  Q:具体到这本书修炼了多久?从最初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后你转而写了诗经、汉乐府等,这次算是一个回归。
  A:从出道就开始攒,初见之后,很多出版商想让我写唐诗,乘胜追击必定大卖,但是我没有写,而是写了不少冷门的,这么多年,可以摸着良心说,自己没有依赖市场去写作,但还走下来了。这一次再回头写唐诗,把这些年读过的诗歌做了梳理,由浅入深。今天写《静夜思》和《春晓》,可以比以前更自在,我以我的标准做标准,不看知名度,在找值得分享的地方,如果这个诗词被埋没,我也要发掘出来,也要从李白杜甫等大家都熟悉的菜品中,找出不一样的,不会求全,可以说准备十年,下笔两年。我攒出了七分的力,还差的三分是学养和知识的广度,总觉得想看的书还有很多。
  不讨厌婚姻,不和自己的缺陷死磕
  Q:读诗写作之外,是不是也愿意把生活过得很诗意?
  A:没有诗意,不想让读者觉得我是对着白海棠都能吐两口鲜血的人。不会刻意去做古雅的事情,但是我让自己保持的是,让我做什么,我都可以,比如玩香玩茶,寻僧问道,我会让自己在思想逻辑上有个古老没有被摧毁的世界。除了交流比较现代化,我的生活很老年化。因为习惯夜里看书写书,往往中午起床,然后自己泡茶看书读经,很多人说你好悠闲,好慢生活,一天两天容易,像我这样差不多十年都如此可并不悠闲。
  Q:80后美女作家曾经是一个很醒目的标签,现在90后也出来了,有没有一些压力?
  A:真没觉得,我也常去南锣鼓巷,觉得满大街的姑娘,身材还没有我保持得好呢!除了年轻,还要有资历和阅历,如果智商、阅历、情商都高于我,那么我只能佩服和学习,更没有嫉妒的必要了,所以不会觉得90后出来就有压力,倒不是前浪推后浪,是每一个浪都遭遇过这个尴尬。
  Q:以你的性情,如果能和这些诗人相见,想和谁做朋友,和谁做爱人?
  A:我喜欢李白,但只是做驴友,他文武双全,能喝酒打架也善交朋友,但性格太随意,不适合做亲近的朋友,特别做他老婆,会很郁闷,他离婚三次,每次出去都很久,我在意的是,你要带我一起出去玩啊!还有,一年365天,有360天都是醉醺醺的,怎么沟通怎么聊天?杜甫对老婆子女很好,但是运气差了很多,一辈子争取上头条,也没有上去,跟帅也没有关系,温厚的外表下,骨子里是很狷狂的,成名晚,见到李白贺知章等,像粉丝见到偶像一样。跟他在一起,无论是朋友还是爱人,要做好吃苦耐劳颠沛流离的准备。也有人喜欢纳兰容若,我也想说,你喜欢的着吗?翩翩公子出身名门一往情深,如果人家娶了你,还在天天思念旧情人,你不委屈吗?肯定撕得血肉横飞了。所以这三个都不适合。如果一定选,我会选苏东坡,他人格健全,心里有你。你有他锦上添花,没有他也不会糟心受罪。他当过官,也隐居过,发达过,失落过,但是一生通达,这最牛逼。现在的女孩子也要想清楚,不要摇摆不定的纠结,下定决心就可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Q:曾说自己是一个不婚或者晚婚主义者?现在还这么坚持吗?
  A:我一直都有相处非常好的人在身边,但不觉得要拿婚姻束缚自己,作家蛮悲剧的,因为生活和正常人有时差,写作的时候也不能兼顾别人的感受,我选择我们两个人都舒服的方式去生活,这么些年了,只是差一个证而已。我不讨厌婚姻,也不畏惧两个人在一起,只是没有急切的领证为安的感觉。
  Q:不少人看到你需要拄着拐时,会挺心疼,自己怎么看圆满?   A:人有很多不如意,好看的还不一定智商高,不圆满太多,没有必要为了缺憾和自己死磕,就算我的腿好了,难道我就没有其他缺憾了吗?就会一帆风顺了吗?我相信水满则溢,如果不是天生福德特别厚,最好不要奢望样样圆满,老天给了你脸,不错的脑子,再求全,我真怕红颜薄命,我不希望自己那么没有挑剔,有一些缺陷,大家觉得这姑娘挺让人心疼,这种感觉我蛮舒服,我现在就是中档配置,没有必要和自己较劲。当然有些配置是外在的,但是有的是内在的,内在的缺憾比外在的更可怕,我很坦然,不会抱怨。
  想见雍正,欣赏有健全人格的君子
  Q:你的阅读启蒙什么时候?
  A:我5岁开始读唐诗宋词,原因倒不是为了培养诗书传家的技艺,只是为了训练记忆力,我父母很传统,7岁,我爸给我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四大名著连环画,之后不满足了就看文字版,十几岁,大家防着孩子早恋的时候,我把《金瓶梅》都看了好几遍了,那时候不觉得好看,还觉得好脏。还有杨家将,把电视和书结合在一起。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合理中隐藏合理,然后走到现在。因为腿不好,从小看书就比较多,我们家门口有个新华书店,我经常在那里看一天的书。我外公又是从小读私塾的人,也会给我讲很多传统章回小说中的故事,这样也就记忆深刻,写书也信马由缰,这种大杂烩的方式比同龄人要驳杂很多。《红楼梦》也是我读得最多的书,小时候读古典多一些,长大更偏向历史和人文,这种阅读下,相信我的文章也是有锋芒的。
  Q:你心中的文字英雄是谁?
  A:王国维,陈寅恪,钱穆这样的人,是大师,有健全的人格,是有涵养的君子。
  Q:如果拥有时光机,可以见到任何人,最希望他是谁,和他聊什么?
  A:想见雍正,想成为他的大臣,帮他干活,他是工作狂,让我觉得有意思,很冷萌,很闷骚。我看过专写他奏折的书,那种“朕就是这样的汉子,你不负朕,朕不负你”的感觉真是笑死人,直肠子,这跟他留下来阴狠心机的形象有些反差,可能两种都是他,我喜欢这样。他还让宫廷画师给他画了很多画像,很好玩,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当然还有一个是语言的问题,到清朝还能听得懂,回到唐朝,他们的话我听不懂啊,再说我瘦得像干柴,回唐朝也没有意思。
  自己的书
  《安得盛世真风流》
  唐朝,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黄金年代。文星璀璨,杰作频出,令人目不暇接。唐诗之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到《聊将锦瑟记流年》,从《诗经》到纳兰容若、黄仲则。历经十年酝酿沉淀,安意如回归初心,潜心写作那个她最爱的大唐和那些她最爱的诗歌篇章。
  书中安意如用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顺沿《全唐诗》流脉,从品赏李世民、杨广、魏徵等人的诗歌作品开篇,一直写到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白、杜甫为止,共计27篇,30余万字。其中重点赏析的诗歌近百首,不乏《静夜思》《春晓》《春江花月夜》《黄鹤楼》《蜀道难》这般传世经典,更有这些天才诗人尚不为人熟知的绝美杰作;无一不是细致入微、娓娓道来,为读者展开至美唐诗画卷。
  安意如爱读
  《大唐李白3:将进酒》
  “李杜诗歌万口传,李白的婚事却少有人知,他曾有一段无法拒弃的婚姻,然而诗、酒才是他的爱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枕草子》
  “去京都旅行,阅读日本经典文学的记忆在脑中若隐若现,日本的物哀并不在大街小巷,而是溶入了整个社会,溶入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
  “约翰·博格‘你眼前的原野,就如同你自己生活中的视野一般大小’这句话迅速打动了我”
  《与神对话》
  “我爱这本书胜过译者李继宏翻译的其他几本书《追风筝的人》《小王子》《老人与海》。”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著,谈瀛洲译,他名声在外,读后乃至复旦才子教授之名并非姑妄。”
其他文献
印象·秦皇岛  清晨随着东方的鱼肚白自然醒来,披一件衣服迎着海风等待日出,看宁静的沙滩被晨光撒上一片金灿灿。这是秦皇岛短行的开始。  印象里的秦皇岛曾是清末民初名流集聚的度假半岛,是毛主席诗词中的白浪滔天的壮景所在,更多人对它的印象来自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词汇——“疗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秦皇岛北岸的北戴河是人人向往的疗养胜地。我家的窗台上曾经有一个印着“北戴河疗养纪念”的白底红字搪瓷杯子,那
期刊
16年光阴荏苒,《生死场》后,我排了很多戏。我的心里准备并没有跟上我的名声,我的名字“田沁鑫”从媒体上看像是个大导演,其实我内心里一直住着个小姑娘,惴惴不安的。于丹说我怯生生,这个说法挺准确。我的爆发力和判断力,仅限于排练场,生活里,我比较游离。作为话剧院的专业导演,努力和勤奋是必须的,我很努力地做了《狂飙》《赵氏孤儿》,到我导演昆曲《1699桃花扇》后,我纯粹的艺术生涯告一段落。  2006年,
期刊
Max Mara 2015秋冬季将梦露在老照片中身裹的温暖舒适的毛毯与Max Mara经典的标志性外套大衣的设计相融合,将身体包裹,如沙滩巾般充满诱惑的美感。一如既往的极简廓形,驼色温暖成就了经典,宽阔的衣领与帽子连成一体,实现了多重穿着功能与不同风格的同时,增加了慵懒而性感的味道,简约的腰间束带束住了廓形大衣的臃肿感,流露的唯有优雅、迷人、性感与随性的自然之美。   Tips!  Max Mar
期刊
近两年,韩童生被大家认识是通过荧屏,他把一个个普通人演得鲜活生动,力道十足,几乎每演一部戏都能掀起收视狂潮。近日,这位戏骨回归了话剧舞台,在《生死场》里饰演另一位普通人,农民赵三。16年前,他演的同样的角色,摸爬滚打,与倪大红飙戏,过足了瘾。今天,他回到《生死场》中找寻一种记忆,“那时我们奔着戏剧理想,有巨大的真诚和热情,心无旁骛没有杂念,是把生命和灵魂扔进去演戏。”对于韩童生,站在舞台上听到观众
期刊
我想拾回我的神,我的纯洁  《生死场》首演几年后,田沁鑫平生第一次去了萧红的故居。那天有点下雪,孤零零的院子里只有她和白色的萧红像。田沁鑫看着萧红说:“我做了你的小说《生死场》,改编成话剧得了许多奖、许多俗世层面的认可,这些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可我想说的是,我深刻地理解了你。”田沁鑫觉得萧红真的在,聊着聊着就哭了:“我这么多年才来你家看你,你是一个漂泊的灵魂。”  时隔十六年,田沁鑫在自己的朋友圈发
期刊
对韩国有关黑帮电影的最初印象,大概是张东健主演的那部《朋友》。对打打杀杀的情节印象不深,倒是张东健在里面颓废的模样一直映在脑海里。那时还沉浸在韩剧中张东健欧巴的霸道总裁形象中不能自拔,却被这个有着同样帅气面庞的平头小子虐心了一把。即使穿着同样的校服,操着同样令人发笑的釜山方言,耍着同样混不吝的小混混姿态,张东健的大眼睛和高鼻梁也让他在一众演员中鹤立鸡群,这样帅气的他怎么混蛋起来都那么让人着迷!  
期刊
Chanel在法国大皇宫开始秀了,所有人都在惊叹老佛爷卡尔·拉格菲把诸多明星玩弄于股掌之间,是啊,他每次都“耍”人,上次是咖啡厅,上上次是超市,这次是赌场。  Kristen Stewart和Julianne Moore手拉手、手挽手,穿着丝绒的连衣裙和裤装,Kristen Stewart还叼着一个讲究的烟嘴,上面插着一支香烟。而名媛Kendall Jenner则是压轴出场的那最后一位,她穿着大一
期刊
月亮的表情  若月亮会自拍,估计它会成为自拍女神,因为表情实在是太丰富了。众所周知,月相代表了月亮不同的表情。“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这首月相变化歌体现了月相变化规律。顺便说一下,因地球纬度不同,在南北半球看月相的左右是颠倒的,如果你在北半球上,倒立拿大顶,看到月亮的情况就是在南半球的样子,
期刊
我们渴望自由,我们渴望释放,我们渴望着纯粹的蓝天。那一抹清澈的蓝,沁人心脾,清凉舒爽,仿佛能参透世间的一切,而在圣托里尼,那抹蓝,让一切都明朗了。  总是置身于灰色高层楼宇的大都市,伴随着乌烟瘴气,燥热难耐,节奏快如飞盘,脑细胞无限制消耗……最大的渴望便是置身于最令身心放松的度假天堂了,即使在儿时对于童话的想象中,圣托里尼蓝绝对是主角之一,与相爱的人望着爱琴海发呆,对着蓝顶教堂许愿,观着云朵吞吐蓝
期刊
自7月28日起,痛仰乐队将乘坐斥巨资专属定制的巡演大巴,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临沂、连云港、淮安、扬州、南京、上海12个城市进行剧场巡演,真正来一场“一直往南方开”的摇滚之旅。  此次为期一个月的巡演主打“摇滚巴士、极客上路”的概念,不仅会以“上车走人、下车表演”的形式进行整个巡演,还会使用多种高科技设备,为痛仰此次巡演做全方位的记录并进行互联网交互体验的尝试。乐队主唱高虎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