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地上鲜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的水稻田间试验,采用单变量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用1999年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水稻鲜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用2000年试验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数据;对其精度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高光谱变量与地上鲜生物量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拟合分析中,一些高光谱特征值如红边波长(λr)、绿峰最大反射率(Rg)和红谷最小反射率(Rr)以及它们的组合,蓝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SDb)与红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SDr)构成的植被指数为变量的相关系数与地上鲜生物量之间相关密切。运用逐步回归技术找
其他文献
以籽粒充实程度一好一差两个亚种间杂交稻及其亲本为材料,观察分析了两组合根系特征及其与籽粒充实程度的关系。结果如下;亚种间杂交稻齐穗期上,下层根优势较强;形态方面,表现为根
干旱和光照不足是干扰玉米光合作用,进而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了了解玉米叶绿素非光化学荧光猝灭(qN)对干旱和遮光逆境的反应,我们研制了qN的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
通过遗传差异较大的2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纯系亲本组合(HSTC14×宁油7号)衍生后代的世代家系群体分析,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家系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油菜千
选用6个玉米自交系,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进行幼胚培养,测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作为评价指标,用Hay—man双列杂交分析法和Griffing配合力分析方法1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胚性愈
对9个不同栽培处理。早晚两造种植的华南籼稻品种绿黄占品质性状进行系统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粒型呈显著性差异外,9个处理间其他品质性状差异不显著;出糙率,整精米率,不完善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1965年丁振麟用3个大豆品种在8个地点进行了试验,证明高纬度地区蛋白质含量较低,低纬度相反。1990年胡明祥的研究证明,大豆蛋白质含量与大豆生育
以6个典型的不同穗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对其部分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从光合日变化上看,重穗型品种冈优527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中穗型品种汕优63和轻穗
利用微卫星Xgwm261标记对中国小麦主产区近30年小麦主栽品种进行Rht8矮秆基因的鉴定,同时进行系谱分析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约42.3%的品种含有Rht8,但不同生态区的分布
如何确定合适的氮肥施用量及其施用时期一直是精确农业中的重要问题。有关作物氮营养状态的遥感估测,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主要是通过估测叶片中氮素的含量或积累量来诊断作物的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种子醇溶蛋白电泳(A-PAGE)技术对一个可能携带有10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Host)Liu&Wang)遗传物质的小麦新种质A-3进行了综合鉴定,用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