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面是紧锣密鼓建设中的中国泥人博物馆,一面是日夜兼程四处奔走的藏品征集组,位于无锡惠山古镇的中国泥人博物馆,在各方的关注下,正有序紧张地推进着,预计十月的开馆,将会给世人一个极大的惊喜。
在2010年底由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界》杂志社、《鉴宝》杂志社、汉隆文化传统文化保护中心等共同发起的、面向全国收藏网络的藏品征集活动,并联合国内活跃的收藏界网、翰龙雅集收藏网、盛世青铜网、古泉园地网、天下花泉网、复兴致远收藏网、新开元收藏网、草原文化收藏社区、钱币纵横网、鉴宝联谊会网等多家收藏网进行藏品征集活动,揭开了传统博物馆与新型民间收藏结合的新模式。
自从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各收藏网络与藏友踊跃参加征集活动,纷纷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中国泥人博物馆藏品征集群服务QQ号进行咨询。参与的藏家、爱好者与古玩经营者向中国泥人博物馆藏品征集部门提供了泥人泥塑、陶塑和相关资料等几百件,真可谓把天下民间藏友紧紧地联合在了一起!
征集组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将每个应征的藏品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按照产地、物品描述、藏品性质、尺寸材质、损好情形、价格等梳理整理,打印成册,提交给专家组研究。专家组在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按照泥人博物馆所需藏品要求进行综合考量,科学筛选,放弃了一些与泥人关系比较疏远的、质量一般的、价格不符合征集要求的,以及由于远程交流所导致的种种不便的物件。专家组及时与若干应征方联系,并以严谨的态度实地考察。4月7日,中国泥人专家征集考察组一行就来到古都西安,得到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先生的盛情接待。征集考察组一面与西安的网络征集联系者密切沟通,逐一仔细考察与交流,一面到凤翔泥塑的发祥地进行考察调研,收获极大。征集小组专家沈大授高兴地说:“这次可征集到了中国泥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次网络征集藏品活动,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很多藏品得到泥人业内专家的认可和肯定。通过这次网络征集活动和广泛的沟通交流,中国泥人博物馆的知名度也进一步被大家知晓和认可。征集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作为中国泥人博物馆,征集藏品与捐献藏品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开始。各方有识之士,可以继续与我们联系携手,为中国泥人博物馆的完美亮相与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中国泥人博物馆是我们大家的博物馆。
中国泥人博物馆占地面积11163平米,设计高度17米,整体建筑呈青瓦覆盖,斜面大屋顶形制,与江南古镇传统建筑十分协调。目前中国泥人博物馆展陈、布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泥博馆除了展示中国泥人藏品外,还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泥人文化精髓,更要考虑的是游客的文化体验、文化互动、文化创新的,为此在泥博馆,我们会设立10间左右的大师工作室,通过泥博馆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大师们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影响力,彰显泥人文化的时代魅力,使更多的人了解泥人、读懂泥人、发现真正的泥人价值,培养更多的参与者、认同者、践行者。
在原先惠山泥人厂址上,已在三幢老厂房原址启动活化泥人的展示、推出泥人互动活动、购买泥人产品等三大板块的内部装饰布置。其中一间将活化展示惠山泥人的传统制作工艺,多方位、新视觉、酣畅淋漓地展现泥人艺术魅力,着力体现手工艺的时尚、品位、高雅元素,营造出愉悦的艺术氛围和创作环境,增强人们对惠山泥人的认同感、接受度,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在老厂房还将有泥人互动区域的参与活动等着大家,大家可以充分感受玩泥巴的乐趣和轻松感,领会艺术熏陶的乐趣。
在传播中国泥人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挥大师们的文化传承作用,树立中国泥人文化榜样形象。在大师们授徒传播泥人文化的同时,通过泥博馆平台,积极展开与社会的交流互动。如与本市南长街小学、五爱小学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宣传、引导泥人文化从娃娃抓起,进一步推广泥人文化,使民族、民俗、民间的泥人文化在学校推广发扬传承。在取得良好效应后,酝酿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提升惠山泥人等非物质文化在学校的普及性和认知度,撒播泥人的种子。同时依托泥博馆展示平台,策划组织“泥人交流沙龙”、“我爱泥人亲子手工”、“我们一起玩泥巴”等参与性活动,壮大民间爱好者群体,筹划泥人文化、泥人技艺学术出版物、发行光碟等。(责编:辛友)
在2010年底由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界》杂志社、《鉴宝》杂志社、汉隆文化传统文化保护中心等共同发起的、面向全国收藏网络的藏品征集活动,并联合国内活跃的收藏界网、翰龙雅集收藏网、盛世青铜网、古泉园地网、天下花泉网、复兴致远收藏网、新开元收藏网、草原文化收藏社区、钱币纵横网、鉴宝联谊会网等多家收藏网进行藏品征集活动,揭开了传统博物馆与新型民间收藏结合的新模式。
自从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各收藏网络与藏友踊跃参加征集活动,纷纷通过热线电话、电子邮件、中国泥人博物馆藏品征集群服务QQ号进行咨询。参与的藏家、爱好者与古玩经营者向中国泥人博物馆藏品征集部门提供了泥人泥塑、陶塑和相关资料等几百件,真可谓把天下民间藏友紧紧地联合在了一起!
征集组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将每个应征的藏品资料进行分门别类,按照产地、物品描述、藏品性质、尺寸材质、损好情形、价格等梳理整理,打印成册,提交给专家组研究。专家组在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按照泥人博物馆所需藏品要求进行综合考量,科学筛选,放弃了一些与泥人关系比较疏远的、质量一般的、价格不符合征集要求的,以及由于远程交流所导致的种种不便的物件。专家组及时与若干应征方联系,并以严谨的态度实地考察。4月7日,中国泥人专家征集考察组一行就来到古都西安,得到陕西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先生的盛情接待。征集考察组一面与西安的网络征集联系者密切沟通,逐一仔细考察与交流,一面到凤翔泥塑的发祥地进行考察调研,收获极大。征集小组专家沈大授高兴地说:“这次可征集到了中国泥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次网络征集藏品活动,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很多藏品得到泥人业内专家的认可和肯定。通过这次网络征集活动和广泛的沟通交流,中国泥人博物馆的知名度也进一步被大家知晓和认可。征集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作为中国泥人博物馆,征集藏品与捐献藏品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开始。各方有识之士,可以继续与我们联系携手,为中国泥人博物馆的完美亮相与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中国泥人博物馆是我们大家的博物馆。
中国泥人博物馆占地面积11163平米,设计高度17米,整体建筑呈青瓦覆盖,斜面大屋顶形制,与江南古镇传统建筑十分协调。目前中国泥人博物馆展陈、布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泥博馆除了展示中国泥人藏品外,还要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泥人文化精髓,更要考虑的是游客的文化体验、文化互动、文化创新的,为此在泥博馆,我们会设立10间左右的大师工作室,通过泥博馆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大师们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影响力,彰显泥人文化的时代魅力,使更多的人了解泥人、读懂泥人、发现真正的泥人价值,培养更多的参与者、认同者、践行者。
在原先惠山泥人厂址上,已在三幢老厂房原址启动活化泥人的展示、推出泥人互动活动、购买泥人产品等三大板块的内部装饰布置。其中一间将活化展示惠山泥人的传统制作工艺,多方位、新视觉、酣畅淋漓地展现泥人艺术魅力,着力体现手工艺的时尚、品位、高雅元素,营造出愉悦的艺术氛围和创作环境,增强人们对惠山泥人的认同感、接受度,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在老厂房还将有泥人互动区域的参与活动等着大家,大家可以充分感受玩泥巴的乐趣和轻松感,领会艺术熏陶的乐趣。
在传播中国泥人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挥大师们的文化传承作用,树立中国泥人文化榜样形象。在大师们授徒传播泥人文化的同时,通过泥博馆平台,积极展开与社会的交流互动。如与本市南长街小学、五爱小学建立课外活动基地,宣传、引导泥人文化从娃娃抓起,进一步推广泥人文化,使民族、民俗、民间的泥人文化在学校推广发扬传承。在取得良好效应后,酝酿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提升惠山泥人等非物质文化在学校的普及性和认知度,撒播泥人的种子。同时依托泥博馆展示平台,策划组织“泥人交流沙龙”、“我爱泥人亲子手工”、“我们一起玩泥巴”等参与性活动,壮大民间爱好者群体,筹划泥人文化、泥人技艺学术出版物、发行光碟等。(责编: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