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超微结构分析和羟脯氨酸测定

来源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wfq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效应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及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15只豚鼠,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给予60W/10 kJ微等离子束照射,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部位皮肤行组织病理维多利亚-立春红染色,透射电镜分析和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60 W/10 kJ即刻表现为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部分表皮出现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表现和明显均质化;特殊染色显示微等离子束主要影响真皮胶原纤维,形成局灶性胶原纤维凝集和变性。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有少量组织细胞。1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粗并排列致密,弹力纤维呈局灶性增粗。透射电镜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的表现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浅层胶原纤维排列明显致密。羟脯氨酸测定显示微等离子束作用1周后羟脯氨酸含量要高于作用之前,但是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羟脯氨酸含量要明显高于作用前,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对豚鼠皮肤胶原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刺激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促进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其他文献
本文引入了电桥法测量杨氏模量,用自制平行板电容器对传统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电容的变化来表征微小位移的变化,通过实验原理、误差分析,结合测量结果,由此给出了一种测量
冷库设计中存在大量的符号推理及经验数据的选取 ,传统程序只能处理精确数据 ,而对符号推理和非精确性数据无能为力。采用专家系统模型 ,运用模糊逻辑方法 ,结合小型组合式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本文结合个人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研
为更好的把动物模型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动物的选择、传统动物模型、新型特殊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优缺点
<正>1、滇南小耳猪开发利用现状1)数量规模逐年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市场流通步伐加快,与外界交往增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了纯种滇南小耳猪的数量逐年减少,已
着重从开发者角度出发,先对SourceForge.net开源社区项目与开发者数量增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见证社区的快速发展;随后以两个月为时间段分析新增开发者、合作的数目,并将开
分析了北京大恒公司产12线/mm正交光栅的空间频谱分布现象。该光栅的缝宽与周期比值为1∶2,所以其空间频谱的偶数级频谱点消失,出现"缺级"现象。文中并给出了理论推导。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肉食不再仅是传统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含脂肪低的肉食正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使得肉牛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商机,如何养好肉牛就摆在
介绍了运载火箭领域快速测试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梳理美国、日本快速响应运载火箭在快速测试发射技术上所取得的最新进展.针对国外运载火箭的研制情况,对电气系统智能化
<正>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这个ICAC,就是蜚声中外的香港反贪机构———廉政公署。2014年2月15日,廉政公署成立40周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