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房价是涨还是跌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产税会开征吗?
  
  种种迹象都表明,房产税离我们越来越近!现在的问题是,这回究竟是要动真格的还是依旧雷声大雨点小?
  
  沪渝房产税开征在即
  近期正在密集召开的各地市级两会频曝猛料,而“房产税”风头一时无两。
  1月9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该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几乎同时,上海市也有知情人士曝出,该市房产税开征也板上钉钉。
  实际上,重庆和上海两市早在2010年初就已向中央申请征收房产税。作为获中央批准的两个试点城市,过去的一年,关于两市房产税的种种消息铺天盖地,但是除了官方发布的一些框架信息之外,大多属于分析和猜想。而近期曝出的各种官方信息则证明了此前媒体和专家的诸多分析,也预示着房产税在2011年开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重庆市房产税开征思路已愈见明确。新华社最新消息称,财政部已同意重庆市征收房产税,具体政策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出台,而征收的对象主要是高档商品房。
  而据此前媒体分析,重庆市房产税征收方案历经多次修改,在税种名称上就经历了“特别房产税”“城镇房产税”“高档房产税”等变化,最初方案的征税对象还包括个人名下多套房。不过直到近期重庆市两会的召开,才让公众了解到最为确切的信息,那就是重庆市将只针对高档商品房征税。
  上海市房产税思路则有所不同。从目前的种种分析来看,上海市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会侧重新增购房,预计会对新增住房中,个人名下房产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部分征税。在1月11日上海市一场本地地产趋势论坛上,一位与会知情专家称,上海市房产税“只对新房征收,人均免征面积60—70平方米,税率或为0.5%—0.6%。”
  
  博弈之下力度或将有限
  在楼市疯狂的这几年,房产税从未如此受到国人的关注。
  很难想象,一个税种的专业术语,几乎成了普通百姓口中的“流行语”。而这一切皆因房产税事关重大。
  过去的一年,房价节节拔高,中央三次出台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然而效果仍有待观察。房产税几乎以一种“救命稻草”的姿态出现在媒体的专业分析以及百姓的街头巷议之中。在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推出房产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地方政府增加稳定的税收来源,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从而平衡财富。
  然而在房产税问题上,利益、影响乃至征税形式的考量都让这一税种的征收,始终处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
  房产税一旦征收,会不会引发房地产市场的较大波动,这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即使在民间,对于全面征税会不会影响普通阶层或者“中产阶层”的利益,一直以来也存在颇多争议。
  在种种利益博弈下,房产税最终可能不会成为公众期待的房市“救命稻草”。从目前沪渝房产税征收框架来看,其征税的范围其实并不大,重庆市主要针对高档房,上海市则侧重新增房。
  房产税“千呼万唤”终于要出来了,不过,其效果如何,其是否能改变我国土地财政模式,进而促进楼市发展走向良性,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观察。
  当然,不要忘了,房产税现在还仅仅只是“试点”,而且仅限沪渝两地试行。就在1月15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就表示,北京市暂不征收房产税,至于未来会不会征收,会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
  今年房价会降吗?
  
  高房价困扰民众多年,2011年,这样的困扰还将继续!唯一不同的是,其困扰程度会继续增加还是会有所减弱?
  
  楼市调控继续给力
  在过去一年,针对楼市的调控力度前所未有。
  中央先后三次出台密集政策,动用了各种调控手段。2 011年,这些调控政策还将继续,而新的调控政策也有出台的可能性。
  2010年年初,全国70大城市房价一路攀升,到4月份时已达到顶峰,涨幅达到12.8%。中央随即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第一轮调控政策,并于9月和年底又两次进行了密集调控,其力度历史罕见。而在轮番调控之下,从4月份开始全国房价各月涨幅也开始逐步回落,7月份降至10.3%,9月份9.1%,11月份7.7%。2010年12月底举行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议上,住建部部部长姜伟表示,2010年楼市调控“取得了一定效果。”
  然而从12月份开始,房价环比涨幅又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对此,新华社日前发文称,2011年我国楼市调控将会继续。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2011年楼市调控依然有出台新政策的可能。国土资源部就有消息称,2011年将完善土地招牌挂制度,土地供应不再完全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而会更多的考虑完善市场、保障民生。
  201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2011年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住房信贷将继续差别化思路,这是楼市资金链调控的利好消息。而重庆、上海两地房产税的开征日期也一步步地逼近,虽然有待观望,但是其对楼市调控信心的影响不可忽视。北京市市长郭金龙1月16日在北京市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表示,北京市将严格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房价下跌空间不大
  尽管楼市调控仍将继续,但是2011年房价大降的可能性并不大。
  实际上,2011年的房价到底会怎么样,现在几乎没有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定论。关于房价未来的走势,许多权威机构的分析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2010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住房绿皮书》,预测2011年中国房间将稳中有降,市场会有小幅波动。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则分析称,2011年房价走向有两种可能:上涨甚至暴涨,陷入恶性循环;略有下降或温和上涨。如此矛盾的分析引来了各路“板砖”,但是至少说明,房价趋势几乎成了目前中国最难预测的东西之一。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透过纷繁复杂的论调,看看决定房价走向的几项关键因素。或许这些更有助于我们理性的看待房价走向。
  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其地位短期内很难改变。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的房产税试点尚未启动,即使2011年开征,也只限于沪渝两地。住房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大,保障房建设的影响会因为建设周期有所延迟。货币政策直接关系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此前曾对媒体分析,在住房信贷收紧的政策下,预计开发商的资金链最多坚持到2011年6月,下半年资金短缺,可能会成为房价的“拐点”。
  不过,另外一些分析人士却指出,货币供应不会短期内回落,而且海外热钱以及自筹资金在房产开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降低了房企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因此2011年房价走势并不明朗,即使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也很难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
  保障房能保障吗?
  
  2010年,我国保障房建设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力。新的一年,保障房能否继续给力,目前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其对楼市究竟能带来多大影响,还是未知。
  
  保障住房进入快车道
  计划开工1000万套,其中公租房约400万套,这是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开工数量。而对比2010年的数字之后,我们就会看到,这一年我国的保障房将会多么给力。
  在过去的一年,我国保障房计划开工580万套,实际开工590万套,而2011年的计划开工数量则比2010年增加了70%还多,其面积几乎相当于2010年我国全年商品房的供应量。毫不夸张地说,2011年将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推出以来,推进最为给力的一年。
  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制度性建设始于2007年。当年8月,国务院出台意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始制度性建设。不过当时的保障政策还只限于低收入家庭,大量的中低收入家庭,即所谓“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日渐凸显,却很难得到保障。2010年6月,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广大“夹心层”的住房问题正式列入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
  仅就北京市而言,近日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就传出了保障性住房的各种利好消息。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介绍,2011年,北京市将开工建设20万套保障房,力争竣工1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宅用地的50%以上,其中60%优先用于公租房建设。而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预计建设100万套,能够解决约400万人的住房需求。
  
  究竟能多大程度上保障
  尽管如此,保障房建设究竟会对今年的楼市产生多大的影响,则需要更加理性的分析。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建设了35万套保障性住房,投入约1035亿。“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建设1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意味着,大约需要投入3000亿元,这不是个小数目。按照规定,各地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投入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不过国家审计署去年11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重庆等22个城市的资金提取比例并未达到这一要求,2007年至2009年,共计少提取146.23亿元。资金问题上永远存在矛盾。目前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的各种探索也正在进行,2010年住建部就出台政策,探索利用数额巨大的公积金建设保障性住房。
  还有一组数据,国土部2010年初公布的全年住房供地计划中,保障性住房用地为2.45万公顷,但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供应面积却只有1.34万公顷。尽管2010年保障房全年开工套数任务完成,但是以上数据至少说明,各地在保障房建设推进上,并不那么积极。而且保障房的质量问题以及配租过程中的舞弊问题,近年来也颇多争议,这些都是今年以及未来我国保障性住房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保障房建设的周期从开工、建设到投入市场,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这意味着,2010年以及2011年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并不一定能在今年立即就投入市场,因此,其对楼市的实质影响,可能会延迟到下一年度才能产生。不过其对于整个楼市调控信心层面的影响则意义重大。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就对媒体指出,保障房在土地供应和住宅供应量上达到六七成左右,会大大稳定人们对于市场利好的预期,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创造积极条件,能进一步增强各方对于楼市调控的信心。
其他文献
6月3日,广东省“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授牌仪式在广州举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黄龙云出席授牌仪式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普法领导小组组长朱明国主持仪式。  仪式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小川宣读了全国普法办公室关于通报表扬“全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
民政部近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中央提出的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要求,民政部表示今后持居住证的居民在遭遇大病、交通意外等急难时,将可与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临时救助。无居住证流动人口遇到急难,可向居住地社会救助机构申请相关救助。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说,社会救助机构原来只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服务,但今后将扩大职能。流动人口如出现务工困难、寻亲不遇、被偷被抢等急难情况,都可以申请救助。若遇到急难情况
从物资发放到征地,从板房搭建到过渡房安置,从动员百姓返乡到县里拆迁,从紧急避险安置到映秀重建……三年,他转战许多战场,从未休过假,甚至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因为物资紧缺被人指责、与插队的特权人物吵架、因为严格审批资产虚报他成了网络上的争议人物,还引来中纪委的审查……面对委屈他从未掉泪,却为众多百姓在网上力挺他的话语感动至今,每每谈及还不禁眼眶湿润。  他就是汶川县县长张通荣,堂堂一县之长不过是一
“会展名城”的殊荣在“义乌试点”的大背景下,显得意义深重。把义乌打造成国家级会展平台,俨然已从架构走向现实。  义乌市会展管理办公室似乎成了浙江省义乌市工作最充实的政府部门。为期4天的第8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4月30日刚刚落幕,会展办的工作人员又开始参与第1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第二届世界采购商大会、2013电子商务大会等活动的筹备工作。  就在几天前,国家商务部以文件形式向全国各
2014年10月28日,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在京举办“《水俣公约》及中国汞污染防治挑战”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对《水俣公约》签约一年来的国际限汞形势进行了分析,特别就中国在2015年底前应重点采取的限汞措施进行了评估和建议。与会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最迫切的限汞任务是限制汞的供应和贸易,以及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联合国《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简称《水俣公约》)
主持人 罗燕  事件回顾  所谓“光盘”,就是“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这件简单的事情因一条微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今年1月16日,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副社长徐志军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提出“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光盘行动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一时蔚然成风。  当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关注中国式“剩宴”,开展光盘行动时,公款
树形书架  威尼斯设计师kostas syrtariotis在2011年米兰设计周的kidsroomzoom活动中展出了自己设计的最新产品“树形书架”。这款书架顾名思义,取自树木的形态,它的枝杈在墙上伸展开来,使用者可以把书或其他小物件摆放在树枝上。设计师选用了乌木和梣木板作为制作材料,表面涂有一层抛光漆。“树形书架”可以在10分钟之内组装完成,它可以靠墙摆放,仅用两颗螺丝钉就可以固定。整体尺寸为
2013年顺利来临,给后末日时代留下了无限遐想,但雾霾天气让人们回到了现实:走在马路上的亲,你敢用力吸口气吗?  “雾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7年可能会出现肺癌高发期。”近日,一位网友引用了某肿瘤专家的相关论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一时间,“灰霾与肺癌有七年之约”的标题陆续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  当然,对于雾霾的主要成分我们并不陌生,它们是PM10与PM2.5。据环保部1月12日公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
这是一款由谷歌公司开发的“拓展现实”眼镜。包括了一条可横置于鼻梁上方的平行框架、一个位于镜框右侧的宽条状电脑,以及一个透明显示屏。这款高科技眼镜拥有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无需动手便可上网冲浪或者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还可以用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等。  健康腕带  这是Fitbit最新推出的一款可穿戴健康跟踪产品,名为Flex。Flex可以跟踪用户一整天的活动,包括行动距离、卡路里消耗
要告别加班,首先需要企业领导定时下班。  3年前42岁的中田茂树当了领导,他上任伊始对部下说,“我家里孩子还小,每个星期要有一天不加班。”  中田在一家营销企业工作,不加班简直难以想象。和众多的IT企业一样,能不加班到半夜就很好了。  领导这么做了以后,公司内的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三年下来,加班时间减少了一半,企业效率提升了。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结果看,2011年日本人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