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咏物诗 一位高尚人——读于谦的《石灰吟》有感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一般的咏物诗只是描写事物的具体特征,而这首《石灰吟》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托物寄怀,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自己不怕牺牲、为国尽忠的意愿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诗不仅言志,也来自于生活,于谦的这四句诗其实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千锤万凿出深山诗开头用了"千锤万凿"四字,
其他文献
策划人语95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95年,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又是如此漫长而久远。站在建党95周年这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近日,中央部署全党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极为关键的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重要部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怎样进行“学”与“做”,需要与实践、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寻找“学”与“做”的目标,达到“学”与“做”的最佳效果。因此,每个地方要带着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近来读明代《菜根谭》,作者在书中写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的确,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但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仍然存在不思进取、不敢担当、生活庸俗化等问题,饭桌上讲“段子”、交往中拉“圈子”、工作上看“面子”等情况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还有所表现。这些庸俗习气,不仅会败坏党内风气,也会带坏社会风气,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高度注意,努力戒除庸俗习气,自觉追求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再制造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主要形式,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家对再制造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河北省河间市充分认识到再制
先讲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一个小和尚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对生活感到痛苦厌烦。师傅看在眼里,一天早上,师傅叫小和尚去买一些盐回来。  当小和尚很不情愿地把盐买回来之后,师傅又让他把盐倒进钵子里兑上一些水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小和尚只喝了一口,就立即吐了出来,说:“师傅,很苦!”  师傅笑而不答,带着小和尚来到一个湖边,然后再让小和尚把盐撤进湖里,然后对小和尚说:“你现在喝几口湖水。”  小和尚感
人人都有喜好,官员也不例外。党员干部在闲暇之余,练练书法、写写文章、搞搞收藏,本无可厚非。但是,官员有着特殊的身份,握着一定的权力,自己的一些爱好、喜好,很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投其所好”的目标或“拉拢腐蚀”的软肋,甚至有些官员借各种“嗜好”“雅好”大肆索贿、疯狂敛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反“四风”、转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好转
[摘 要] 如何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进程中,厘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要求,通过掌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加强党组织建设及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坚持人民至上、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坚定维护人民利益和增强“四个全面”话语体系传播、认同和融入等措施,进一步从实践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四个全面;逻辑要求;实践进路  [基金项目]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领导干部每天与群众接触,讲话、办事、抓经济、搞调研、作决策、求落实,以及识人、选人、用人等等,能否做到“言能听,道乃进”,这不仅关系习近平对“四有”的要求,也关系到“四有全面”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关系到“把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要实现好,人民群众的近期利益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发展好”的贯彻执行。群众的话七嘴八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