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学教师的努力。本文从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中学生物 实施 素质教育 思考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方面是突出智育,忽视其他方面,以文化课考试代替了素质的全方位要求。
  素质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社会的到来,基础教育不过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非“终结教育”。现代学校担负着两个课题:一是促进“人格形成”;二是促进“学力形成”,这种学力是由学习 动机、学习方法、可持续独立学习的态度这三个要素组成。学生时期是主要的学习时期,既要学会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本领,更要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校应创造适应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适应学生的校园文化。而应试教育则急功近利,为一时的分数的提高而排斥其他。
  素质教育注重开发个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学校的功能首先是发展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因此学校应从传统 的偏重单向灌输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有机会把某一方面的潜在的才智得到良好的启蒙、发现、培植和发挥,从而高于一般人。而应试教育注 重的是选拔,就很难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树立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
  1、政治思想、道德行为素质。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生物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生动。如世界是物质的原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观点在生物科学中几乎都可以找到例证。再如,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讲解《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渔业法》《婚姻法》等法规,帮助学生树立法制的观念。
  2、身体技能素质。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为此,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科学地对待自己体内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愉快地接纳自己(不管是男还是女,是胖还是瘦),并自觉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阐述,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了解绿色食品、各类补品,正确对待 减肥药品及增高妙方等等。
  二、探索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目前,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改革。通过对这些改革的思考和分析,我们认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生物学教育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构建好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具体制定单元课题的教育目标时,一定要全面、具体、恰当。所谓“全面”是指在文化科学、身体技能方面应指明达到的水平;在思想道德、心理、能力方面要指明通过哪些内容或活动培养哪种能力或品德。所谓“恰当”是指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水平。
  2、使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创造才能。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进行观察分析或 实验操作,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视学法设计。在教法设计的同时进行学法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学法指导,这是生物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法设计以章、学段为单位整体设计为宜,因为这样可以在一个更大范围内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规划。学习方法有很多,结合生物教材可以进行如下几种学习方法的指导:
  (1)自学方法。这种方法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学习阅读,即老师通过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逐字逐句的读 ,理解其关键的词语,然后逐段逐节的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开始由教师给出提示提纲,学生自己总结,再讲评交流;然后过渡到通过讨论写出提纲,自己总结,最后组织全班交流。第三步是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整体学习的方法。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进行教学。一本书从绪论开始先让学生对全书有一个整 体认识,然后再深入到局部学习,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如此,也就是让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这样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3)实验—探索的方法。
  (4)讨论交流法。课堂上教師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思辩方法、表达方法,讨论可以发展学生的交往素质。
  (5)知识整理归纳的方法。提炼要点,列表、归纳知识网络等。
  4、进行多边信息交流与及时反馈。我们所说的多边信息交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课堂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知识竞赛(10~15min),这种交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作为主导者和信息传递的中心,把握好时机,及时反馈,不仅 能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能够及时带给学生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这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师 素质提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
期刊
摘 要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高考大纲中也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提出了明确要求,且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就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英语阅读 理解能力 问题 培养 提高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
期刊
摘 要 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多媒体教学 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
期刊
初中生物探究性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前提,以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现行实验教材为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和情感体验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从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
期刊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绞尽脑汁”,甚至“矫情作假”,也不管这个情境是否合适,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
期刊
摘 要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通过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学习以及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探索,我认为除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技能、技巧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激
期刊
摘 要 作文写作的思路是教师引导的重点,学生不会写作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作文思路不清晰所造成的。一个思路清晰的框架集中展示的是学生对所选素材的准确把握。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其实并非易事,直观而生动的讲述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收效甚微。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 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关
期刊
摘 要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 转变  高中历史课是作为国家规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高中学生必须要认真完成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全面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语文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重塑教师自身形象,励练创新教学能力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堂中,教师注重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这不仅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激情 课堂教学 积极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巴班斯基也提出:“特别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激情的紧张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紧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