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盾构下穿既有地下通道变形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来源 :天津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铁建设中,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下通道是设计和施工的难点。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盾构掘进对地下通道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导致地下通道产生不均匀沉降,沉降量最大处位于两条隧道的中间;控制地层损失率在3‰以内,可满足地下通道的变形控制要求。采用信息化施工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和优化盾构机的掘进参数,控制地层损失率,同时加强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管理,可以保证盾构顺利穿越地下通道。
其他文献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型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水温测控装置.用干簧管切换接点将分级水位信号转换成电压,实现水位信号的二线制传输,水温采用PN结传感器,配以精密V/F变换器将温
癌症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持续增加,发病率与死亡率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之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修订的肺癌
根据省教育厅教秘人[2009]1号文件.我院申报的22项2009年度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中,共批准立项1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本文介绍了笔者自1984年以来在高烈度区的三个场地利用振动挤密碎石桩加固可液化饱和轻亚粘土地基的主要经验。研究表明,用挤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特别是可液化轻亚粘土地
作者简介谢和平,男,中国矿业大学岩石力学与分形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岩体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而形成的复杂结构体,存在不同阶次的随机分布
为使电动汽车的驱动轮在紧急制动时,既能防抱死,又能回收制动能,提出了再生制动力矩优先作用的机电协同防抱死制动控制策略。即在任何制动工况下,只要再生制动力矩有效,均优
本文给出了一系列关于土压力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期望和方差的近似公式,这些公式在结构可靠度分析和抗震可靠度分析中有实用价值。
对“复合土工薄膜及其防渗设计”讨论的答复陶同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所,210029)顾淦臣教授对笔者在1993年第2期上发表的“复合土工薄膜及其防渗设计”一文的讨论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意
近年以来,中国移动大力发展各种适合用户需求的业务,为了更快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快速建设并上线及支撑维护,保障业务开通与运行的稳定。2020年伊始,新冠性肺炎在全国范
本文阐述了在本钢采空区地表建设炼钢车间厂房、汽车厂大型工业建筑群及水泥厂运料架空索道工程的可行性和加固措施的研究成果,按随机介质理论及矿山地表移动的三维问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