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歌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步歌评定与步态训练系统在帕金森病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在浙江康复医疗中心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PT/OT),每人每天15min肌力训练,15min平衡训练,30min步态训练.试验组接受进行步歌步态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视、听提示下的步态训练,每次步态训练为30min,每周5次康复训练,共3个月.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评测统一帕金森病分级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part Ⅲ,UPDRS-Ⅲ)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步歌步行功能分级(walking function rating scale of Ambulosono,WFRSA).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HOENHN-YAHR分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训练前UPDRS-Ⅲ、TUGT、WFRSA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UPDRS-Ⅲ[试验组(17.76±5.92)分],对照组(17.00±6.28)分,P>0.05),TUGT[试验组(10.76±3.56)s,对照组(13.73±8.76)s,P>0.05],WFRSA[试验组(3.24±0.62)级,对照组(3.24±0.63)级,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训练3个月后结果如下:UPDRS-Ⅲ(试验组12.81±3.08分,对照组16.95±6.20分),TUGT[试验组(7.87±2.60)s,对照组(13.48±9.06s),WFRSA(试验组(3.917±0.57)级,对照组(3.23±0.66)级].训练后试验组UPDRS-Ⅲ(P<0.05)、TUGT (P< 0.05)下降明显,WFRSA(P<0.05)上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训练前后各数据UPDRS-Ⅲ(P>0.05)、TUGT (P>0.05)也有下降趋势,WFRSA (P>0.05)呈下降趋势,但训练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UPDRS-Ⅲ:P<0.05,TUGT:P<0.05,WFRSA:P<0.05).结论:与传统康复训练相比较,步歌评定与步态训练系统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与步行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类固醇注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偏瘫肩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对照组给予肩峰下滑囊注射类固醇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被动肩关节活动度(PROM)、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就病程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肘屈肌群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的杨氏模量值,分析其与改良的Ashworth量表间的相关性,通过检查来确定对肘关节屈曲痉挛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探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确定痉挛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脑卒中所致的单侧偏瘫并且肘屈肌痉挛患者(17例女性和19例男性),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测定肘关节90°屈曲位、180°拉伸位时患者患侧和健侧肢体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的杨氏模量值,用三块肌肉的杨氏模量分别与改良Ashworth量表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